真實歷史上的關羽什麼樣?

三國中有三絕,“智絕”“奸絕”“義絕”,其中“義絕”就是關羽,關羽也是三國中最被神話的人物,民間甚至直接封他為“武聖”。其實這只是封建統治階級故意抬高他,來愚弄人民。其實正史對他的評價雖然高,但他終究也只是一個凡人,凡人總是有缺陷的,今天就來談談被神化的關羽。

真實歷史上的關羽什麼樣?

真相一、青龍偃月刀

首先必須要承認,關羽的武力值確實很高,不然也不會是五虎將之首,但是能否萬人敵就值得商榷。但是從考古發現,漢代在冶鐵技術方面還不那麼發達,遠遠無法鑄造厚重的大刀,而且那個時候根本沒有長柄刀,所以青龍偃月刀的存在極有可能是後世的杜撰。

真實歷史上的關羽什麼樣?

真相二、屯土山約三事

劉備佔領荊州之後,讓關羽守下邳城,也就是太守的職務,後來曹操打來,劉備戰敗逃走,關羽直接被抓。在這之間並沒有什麼屯土山約三事,史書上就只有一句話--“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不過話說回來,關羽真心想回劉備身邊是真的。

真相四、千里走單騎

“過五關,斬六將”究竟是不是關羽所為暫且不說,即使是他做的,單看這幾個地方的位置就有點尷尬。第一個是東嶺關,這個地方在漢代是根本不存在的。第二個是洛陽,洛陽在許都的西北方向。第三站是汜水關,在洛陽的東南方向,有走回來了。第四個是滎陽,就在汜水關旁邊。第五個是黃河渡口,這個是很難考證的。所以按路線來講關羽不急著去找劉備,反而先去西北遊覽一番,殺幾個籍籍無名的蝦兵蟹將,然後再回來吹牛逼......

真實歷史上的關羽什麼樣?

真相五、單刀會

真實歷史上的關羽什麼樣?

但是,關羽為什在民間這麼受歡迎呢?

關羽死後,按照民間的說法,沒有得到善終,所以化成厲鬼,早期的關羽形象就是這樣。到了隋朝一位佛教高僧到了荊州附近的玉泉山,想在附近蓋一座廟,但是山上地形複雜,難以下手,忽然間聽到關羽、關平、周倉的鬼魂前來,大呼:“還我頭來”,高僧淡定的說:“你嚷著要還你的頭,那五關六將的頭誰來還”關羽經過點化,就答應了高僧建廟的要求。這是關羽的歷史形象第一次好轉。

真實歷史上的關羽什麼樣?

宋末年,大臣陸秀夫與宋朝小皇帝兵敗逃到南方,最後投海而死。明朝年間,這裡修建的關公廟中把關羽和周倉的塑像製作的一邊大,關羽、周倉是主僕關係,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這是不允許的,工匠們巧妙製造了一個傳說,說陸秀夫和宋皇帝的魂魄飄到了關公廟中,分別進入關羽和周倉的塑像,使關羽又具備了民族英雄的身份。

於是明朝萬曆年間,明朝政府開始了加封高潮,三次加封使關羽晉升帝位,朝廷加封關羽並不僅僅是為了順應民意,也不是關羽真的具有什麼超凡神力,而是他確實能作為教化百姓的榜樣,《三國演義》已全面將他塑造成仁、義、理、智、信美好品德的完美化身,他因此成為宣揚儒家倫理觀念的最佳人選,明朝末年他(關羽)正式取代過去的武聖人姜尚,成為中國第二任武聖。

真實歷史上的關羽什麼樣?

清朝也不例外,乾隆33年,關羽被賜封號:“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十個字,此後100多年間,歷代皇帝屢次加封,光緒5年最後一次被皇帝加封時,他的封號繁雜而冗長有26個字之多,清末時的統計,全國記錄在冊的關帝廟不下幾萬座,遠遠多於孔廟的數目,而他在普通民眾中的影響更是超過了孔子。歷經1700多年,時光輪換,改朝換代,尊卑起伏。關羽最終被人們塑造成至神、至聖,萬世仁及神奇。

讀者朋友對關羽還有哪些瞭解,歡迎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