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人死,賊皆氣懾"唐陌刀何以喪突厥之膽

突厥,是中國歷史上繼匈奴、鮮卑、柔然之後的又一興起的遊牧民族,突厥鼎盛時期更勝過匈奴,連滅數國,建立起龐大的突厥王朝。

後來隋以離間之策將突厥分化為東西兩大漢國,隋滅以後,東部突厥趁機發展壯大。

唐朝初立,國力尚弱,突厥來襲,唐高祖李淵屈辱求和。中原少馬,不能建立起騎兵部隊,步卒又無力與突厥騎兵抗衡,為了對抗突厥,唐朝開始尋求一種能夠有效殺傷騎兵的武器。

"陌刀"是唐朝根據漢朝"斬馬刀"仿製升級成的一種重型步兵武器。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

陌刀極為鋒利,砍殺效果極佳,在戰爭中主要用來砍殺敵騎兵,其戰術作用相當於今天的反坦克武器,而且由於其威懾力大,又被用於文武高官及藩鎮的儀衛。

但此刀工藝複雜選料講究且用量大,只有富裕的唐朝才能勉強實現陌刀的制式化,到宋朝長矛長刀等對騎兵同要有效的武器被髮明出來,這種武器慢慢就退出了歷史,到如今早已失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