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之“双塔” 隐居在市井中的宝贝

苏州双塔又称罗汉院双塔,是一处始建于宋代的古塔建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的双塔院内,二塔“外貌”几乎完全一样,分为7层,东塔高33.3米,西塔略高,33.7米。双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是一对佛塔,两塔间相距仅20来米。像这样紧紧靠在一起的双塔全国是惟一的,因为能在这么近修建两座塔,对地基的要求相当高,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建筑之科学精巧,智慧之高超绝伦。现苏州双塔与正殿遗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

苏州园林之“双塔” 隐居在市井中的宝贝

苏州双塔不仅在苏州是惟一的,即便在全国也绝无仅有,而双塔的塔刹之谜苏州双塔,更让其多了一份神秘色彩。双塔位于定慧寺巷的双塔院内,二塔“外貌”几乎完全一样,分为7层,东塔高33.3米,西塔略高,33.7米。双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是一对佛塔,两塔间相距仅20来米。像这样紧紧靠在一起的双塔全国是惟一的,因为能在这么近修建两座塔,对地基的要求相当高。风雨千年,但双塔依旧挺立,这引起了中外建筑学家的高度关注,每年都有很多建筑学者慕名而来,有的建筑学教授甚至将自己的学生带到这里,进行实地教学。

苏州园林之“双塔” 隐居在市井中的宝贝

苏州园林之“双塔” 隐居在市井中的宝贝

当然,引起建筑学家关注的不仅仅因为这些,塔冠上高达10米的塔刹更是让他们匪夷所思。据了解,这两个塔刹都是用生铁铸成,每个足有5吨重,当时的人是如何把这巨物“搬”上去的呢?建筑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有的猜测是先用土将塔围起,然后沿着土坡将沉重的塔刹“牵”上去,但问题是由于当时般若院已经存在,那么大的土坡又如何堆呢?也有人推测是架起石梯后再登上塔顶的,但这样的难度同样也不小。至于双塔的塔刹是如何被运到20多米的高处装上的,至今还是一个谜。正是这奇妙的谜,并不大的双塔院每年都能吸引5万多游客前来参观。

苏州园林之“双塔” 隐居在市井中的宝贝

苏州园林之“双塔” 隐居在市井中的宝贝

苏州双塔是东西比肩而立的两座七层八角楼阁砖塔,形式、结构、体量相同,底层墙表相距仅15米,高约33.3米,底层对边5.5米。双塔形制模仿木塔,二层以上施平座、腰檐,腰檐微翘,翼角轻举,逐层收缩,顶端锥形刹轮高8.7米。约占塔高1/4,整体造型玲珑秀丽,旧时喻之为两支笔。腰檐以叠涩式板檐砖和菱角牙子各三层相间挑出,上施瓦垄垂脊。

苏州园林之“双塔” 隐居在市井中的宝贝

各层外壁表面隐出转角倚柱、阑额、斗拱,均仿木结构式样。平座亦以叠涩砖及砖砌栌斗、替木构成。座上原有栏槛,今已无存。底层原有副阶周匝,早已倾圮,仅存角梁和砖石台基。塔壁每层四面辟壶门,另四面隐出直棂窗。进壶门经过道导入方型塔室(仅第五层为八角形),内无塔心柱。方室逐层错闪45度,各层门窗方位也随之上下相闪,不但外观参差错落,富于变化,且使塔壁重量分布较为均衡,避免导致纵向开裂。塔室内敷设木楼板,上墁地砖,并有木梯可登塔。楼板以木制斗拱及棱木承托。内壁施砖砌角柱、额枋等。第六、七层方室中央立支持刹轮的刹杆,下端以大柁承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