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不羈才子的溫情教育經,曾給女兒寫80封信……

李敖:不羈才子的溫情教育經,曾給女兒寫80封信……

3月18日,繼科學巨匠霍金之後,又一名大師級人物李敖離世。

你也許不知道李敖先生是誰,有過哪些作品,但你可能聽過那句李敖改自富蘭克林的話:“這裡是我的國家,我要使它自由。

李敖因為“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而被稱作“臺灣狂人”,也被西方媒體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

他曾罵蔣介石,罵李登輝,罵民進黨是一群爬樹的猴子。他罵了一輩子,抗爭了一輩子。他也很謙卑,在昔日恩師面前單膝跪地,為老師穿鞋。

在文學史上,李敖是特立獨行的怪傑。那麼,在家庭教育方面他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鑑和思考的東西呢?

身教第一:狂得有理,處事謙遜

李敖先生的狂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有人曾拿他和魯迅先生作比較,他說:“魯迅的文字抽掉情緒後,就沒什麼營養了,而我的文字抽掉情緒,全是論據。”

但他的謙遜也有記錄,在一次活動中,李敖5分鐘內,對工作人員表示了4次感謝。他的好友魏明倫追憶與李敖的第一次見面,由於李敖顯得很年輕,就開玩笑說是李敖讓自己的兒子來接待客人了。而李敖當即爽朗一笑:“哈哈,那就請您檢驗吧。”謙遜、好客,這是魏明倫給李敖的評價。

這些行事風格對他的兒子也很有影響。李敖之子李戡,在2010年做的兩件事,使他迅速進入公眾視野:

  • 寫了一本《李戡戡亂記》,矛頭直指臺灣教育的種種問題。

無論是棄臺大選北大,還是出書痛斥臺灣教育,都讓人們從中隱約感受到他父親身上的那股狂狷之氣。但他的這本書卻被臺灣著名媒體人陳文茜所贊。

細看之下,人們所看到的李戡的“狂妄”之舉,基本上都是源於他對臺灣教育現狀的“不吐不快”。而且一坐到書桌前,李戡就會立即表現出謙卑謹慎的態度。

思維傳承:理性判斷、成熟思考

儘管對學校的教育方式非常不認同,覺得教科書上的東西都是“臭雞蛋”,但是李戡卻從未試圖以犧牲自己的學習成績來與令他失望的教育體制進行對抗

李敖17歲時主動休學在家卻依然名聲顯赫,但李戡卻表示如今已不是父親當年那個時代,不會效仿父親當年的做法。

而這也正是李敖對兒子的期待。面對比自己小57歲的兒子,李敖會告訴他,“有些彎路我走過了,你不必再走。”“有些事你不必這樣做,這樣做對你沒什麼好處。”

李戡有時會覺得,父親對自己的學習成績看得太重,生怕他不能融入這個社會。所以有時會與李敖產生爭執,但是靜下來後又會說:“成績好本來就是一個學生應該做的事,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爸媽負責。”

明確身份:教育之事,點到即止

有人覺得李敖這種身份,這種言辭談吐的人,一定會很強勢。讓人驚訝的是,李敖在家庭教育上的態度恰恰相反。

在一次媒體的採訪中,李戡對父親李敖表現得畢恭畢敬,同時又不乏父子情深。當父親拿起話筒站起來講話時,李戡認真聆聽,並目不轉睛望著父親。在父親與媒體互動時,他在旁邊也是協助父親,耐心等待。

李敖:不羈才子的溫情教育經,曾給女兒寫80封信……

李敖強調自己並不會對孩子的人生有太多的設計,而且捨得讓孩子放手去闖、去摔跟頭。

由於李敖比兒子大57歲,他很清楚年輕人討厭大人囉嗦,有時候看到兒子做得不妥當的地方,或者看他不順眼的時候,會適當說他幾句,但點到為止,絕不囉嗦。他真要做什麼事,讓他自己做主。

所以在談起自己的父親時,李戡是這樣說的:“他是很有正義感,很博學的一個人。大的事情才讓他給意見,和他相處起來很輕鬆。”

父愛之沉,如山不顯

其實李敖還有一個女兒,叫李文。桀驁不馴的李敖一生曾三次入獄,第二次入獄時,給7歲的女兒李文寫了多封書信。

李敖:不羈才子的溫情教育經,曾給女兒寫80封信……

與給人的不羈印象不同,李敖的書信文字柔情款款,妙趣橫生。出獄後李敖將其集結成《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八十封信》出版。

在書的序言裡李敖寫道:“我對李文的最大虧欠是我一生麻煩,使她不能跟我住,不能好好教育她;我對李文的最大恩德是我始終堅壁清野,使她念美國學校,不念三民主義,不受國民黨教育汙染。”他還說:“世之有感於父女之情、憂患之書者,必將啼笑以視斯文。”

李敖寫給李文的信每一封都以“親愛的小文”開頭,這80封信的內容皆以英文教學的趣事為主,每一封都有一個主題,比如這個禮拜講“海外人魚”,下個禮拜就講“蒼蠅的老婆最多”。

所有的信加起來,好像一本手寫的百科全書。為了增加趣味性,每一封信李敖都儘量配上插圖,切割得整整齊齊。

女兒李文曾這樣評價李敖:“雖然我一直認為老爸不是一個適合有家庭和孩子的人,但一旦成為了一個父親,他是投入了全身心的努力來扮演好這個角色的。”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李敖對李文的愛心和苦心,並非他常說的“只愛一點點,不愛那麼多”!

李敖先生雖然走了,但是他的文字、他的思想、他對孩子的愛、他的教育方式卻被留在了書裡。


福利:在匠心培優(jiangxinpeiyou)後臺回覆關鍵詞李敖】,就可以獲取這本《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八十封信》。從書裡感受一代大師對孩子的愛,去體會他的教育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