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是三姓家奴?趙雲投靠的君主被挖出來了,挺多的

一直以來,趙雲都以其忠勇聞名於世。勇武方面,劉備曾贊“一身是膽”,而忠誠方面,世人也多贊其孤身救主。但所謂成王敗寇,瑕不掩瑜。人們在高度的喜愛下,總會忽略掉一些瑕疵。

呂布是三姓家奴?趙雲投靠的君主被挖出來了,挺多的

看過三國書籍或影視作品的人,都會罵呂布“三姓家奴”,因為呂布曾投靠過三個君主。但其實趙雲也曾投靠三個君主,又有誰願意記得呢?

一、袁紹。

趙雲第一個君主很少人知道。

據史料《雲別傳》記載: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時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迴心,迷而能反乎?"雲答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遂與瓚征討。

呂布是三姓家奴?趙雲投靠的君主被挖出來了,挺多的

“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可以看出,趙雲是在真定有功績的,不然不會“為本郡所舉”。再一個,率領去投奔的軍隊,也不是單單“義從”,還有“吏兵”,如果趙雲沒有出仕,“吏兵”是不會跟隨,甚至接觸不到一個白身武士的。

綜上,趙雲的確在袁紹處出仕過,擔任的應該是地方小將領。作為地方小將領的趙雲是否算奉袁紹為主呢?當然算,這就決定了趙雲屬背主投敵。

這裡可以看出,趙雲其實是袁紹手下的人,但最終去投靠了公孫瓚。

二、公孫瓚。

趙雲投公孫瓚時,對公孫瓚說:“某本袁紹轄下之人。今見袁紹無匡國救民之心,特來相投麾下,不期此處相見。”瓚執雲手曰:“聞貴郡之人皆願傾心以投袁紹,公何獨迴心見某也?”雲曰:“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懸之危。雲願從仁義之主,以安天下,非特背袁氏以投明主。”

呂布是三姓家奴?趙雲投靠的君主被挖出來了,挺多的

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派遣青州刺史田楷佔據山東附近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地,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雲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

後來,趙雲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因此握著趙雲的手不捨得分別。趙雲向劉備辭別說:“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

但最後,趙雲與劉備的緣分還是續上了。

三、劉備。

建安五年,趙雲與劉備重逢於鄴,這時才算是重遇到明主,毅然效命。

這是史籍上的記載,與演義中的不同,雖然少了戲劇性,但平淡中也可以看出趙雲的忠貞與操守。

呂布是三姓家奴?趙雲投靠的君主被挖出來了,挺多的

其實三國時,武將謀臣改換門庭也很頻繁,有主動有被動。大家覺得呂布與趙雲比,差在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