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参考·对话|金立群:亚投行要理直气壮地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第三届理事会年会于6月25日至26日在印度孟买召开,大会议题是“调动私人资本——创新和合作”,年会还首次举办亚洲基础设施论坛,以探讨如何激活、吸引更多私营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锐参考·对话|金立群:亚投行要理直气壮地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带动民间资本投资基建

《参考消息》: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本次孟买年会的主题及亮点。

金立群:本次孟买年会是第三次年会,吸引全球各地逾3000人参加,大会议题是“调动私人资本——创新和合作”。为什么要强调这个议题呢?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而且也看到由于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严重的融资瓶颈。如果动用大量的公共资金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增加一些国家的债务负担,这个问题是值得警惕的。所以我们想,一方面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尽可能不增加项目国债务负担,于是就要调动私人资本。但调动私人资本存在重要的创新的问题,也有合作的问题,因此这次年会议题非常有意义。

《参考消息》:针对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如何更好地调动和吸引民间资本?

金立群: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一个开发机构,都不可能完全满足成员的资金需求。据测算,亚洲地区每年至少需要1万多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才能解决资金需求,但事实上国际多边机构,包括世界银行在内,所有机构的钱都加起来,也远远不够。国际多边机构要发挥示范效应,通过我们与成员的合作,来改善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其他各方面条件,从而使得民间资本更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所起的是催化剂的作用。

成功运营打破外界疑虑

《参考消息》:亚投行已经运营两年多了,从游说各国加入到不断扩容,从域内域外项目开始落实到短时间内获得穆迪、惠誉、标普最高信用评级,您如何评价当前取得的成就,这背后的成功要素何在?

金立群:第一个我认为是定位准确,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就是要将它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国际多边机构,按照国际多边机构的规则来运行,从而能够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支持和信任。我们有很好的治理原则、组织架构、资金管理方式以及贷款政策,这些都使评级公司对我们有信心,三个评级公司都给我们AAA级的评级。

亚投行成立18个月时就能获得这样一个等级,原因何在?第一,从现状看,我们有很好的理念,很好的管理团队,很好的治理结构。第二,在此基础上,评级公司相信我们以后会继续按照这样的规则来运行。我们获得信用评级已经一年了,每年都要进行重新审议,我们现在已经在和三个评级公司逐步交流。他们看到我们的运行,对我们十分有信心。

这两年半以来的工作说明了好几点。中国主导发起成立亚投行,愿意为亚洲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承诺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中国政府言必信行必果,这一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信服,我认为这非常了不起。中国作为最大股东,在亚投行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国是通过董事会来发挥作用,我们的管理部门,行长是大家选出来的,管理团队,比如副行长,是我提名董事会来任命。我们有非常严格的招聘人员的标准,建立了一支比较有能力的队伍,在运营中坚持精干、廉洁、推动绿色经济的理念。中国作为最大股东的这种视野、胸怀,让亚投行可以按照国际多边规则来运行。亚投行开业以来取得的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所取得的成就,使许多怀疑中国能否成功建立起一个这样的多边机构的疑虑被打破了。

《参考消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投行支持的各种项目也越来越多,项目的效益评估如何完成?

金立群:我们的项目刚刚开始,我们每做一个项目,都要严格考虑到财务的可持续性,即这个项目不可能是亏损的;第二,对于环境应该是友善的,应该促进改善环境,而非污染环境;第三,要为当地民众所接受。这是三个最重要的条件,是我们考虑任何一个项目能否得到支持的基本条件。我相信,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准备项目,结果是不会差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跟踪、监督,保证项目能够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亚投行的高标准,最终结果是非常好的。另外,我们还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对于项目的执行方进行监督检查,我们每年会组织一定的力量,他们独立来考察这些项目的运行情况,所以我很有信心。

成员对中国投信任票

《参考消息》:亚投行是新型的多边机构,又是中国主导的国际多边机构,您能否就此谈谈新在哪儿?

金立群:亚投行作为21世纪成立的新型国际多边开发机构,新在发展中国家是这个机构的大股东,亚洲域内国家在亚投行股份占比75%,域外国家占比25%,应该说亚洲发展中国家作为大股东是非常重要的,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体现了亚洲国家在过去三四十年来的发展经验。当我们讲国际规则的时候,应当想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不能把最佳准则和管理经验仅仅理解成西方国家的那一套理念,在当今世界必须吸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如果亚投行不能成为这样的机构,就不能成为具有21世纪治理理念的新型国际多边机构。

在亚投行的设计上,一方面体现中国主导作用,中国占30%份额,拿出大量资金来支持其他国家的发展,同时在运作方面,中国通过董事会来发挥作用,充分体现了这个国际多边机构的运营原则。我们说,要把资金留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我们也充分考虑可以对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项目,比如第一个对中国的2.5亿美元项目——北京煤改气,贷款金额并不太多,但可以有效协助成员落实巴黎气候协定,示范效应非常好。

从亚投行的管理架构来说,尽量做到精简、精干。亚投行没有常设董事会,这样就把董事会和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得很清楚,同时能够做到非常精干,我们力求以最少的资金办最多的事情。两年多来,非常设董事会跟管理部门的合作被证明是非常好的。从运营原则来讲,我们根据业务条块来工作,把决策权放在亚投行总部,目前是集中管理集中决策,效率也比较高。亚投行实行全球招聘,我们的专业人员来自世界各个国家。我们所有项目也实行全球招标,不管相关公司是否来自亚投行成员,这也是其他机构很难做到的。这样做,能够使我们得到最优秀的人才,也能够使借款国家得到最好的设备和最好的服务,这些方面均体现了新的特点。

我要特别强调,中国确实向世界展示了令人敬佩的姿态。作为大股东,我们怎么跟其他成员一起合作?我们从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开始谈判,到后来有56个创始国,到现在86个成员,这是对中国政府投的一张信任票。

印度目前是最大借款国

《参考消息》:能否介绍一下亚投行在印度的相关项目现状以及特点?

金立群:印度是亚投行第二大成员,一开始就参与亚投行筹建。亚投行成立以来,印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印两国在亚投行的合作也很顺畅。有一点需要指出,中国作为亚投行主导创办方及第一大股东,为了能够多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资源,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姿态,就是中国基本上不会从亚投行借钱,除了边境上跟其他邻国的互联互通,大量的资金还是给其他发展中国家。由此,印度就变得很突出,成了最大的借款国。

现在看来各国最大的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是能源,一是交通。能源方面是电力、发电和输变电,交通方面是公路、铁路还有地铁。印度很典型,我们有印度的农村公路项目,可以直接给边远地区的农民带来福祉,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市场。电力项目也能解决印度对电力的需求,因为一个国家在扶贫方面取得成就,大批穷人脱贫后,首要需求的就是电力。还有像孟买和班加罗尔的地铁,这些都是公共交通,能够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有助于改善气候,减少空气污染。由此可见,我们在印度的项目,非常符合亚投行的基本精神。

《参考消息》:印度成为最大借款国,对于印度和亚投行来说,意味着什么?

金立群:印度开发的项目比较多,速度也比较快,自然就成了最大借款国,现在贷款总量在四分之一,逾10亿美元。但是我们董事会从资金分散、平衡和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也会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好地平衡对各个国家的放款,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去开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项目。印度也表示,在开始的时候,需要很快地推出项目,印度为此更好地配合。随着其他国家起来了,印度会更多地照顾其他国家,这也展示了印度友好的合作姿态。

《参考消息》:亚投行现在开始在域外支持一些项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金立群:在谈判成立亚投行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亚投行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我们也意识到,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区域合作、全球合作十分重要,亚洲不可能独善其身,亚洲地区经济跟其他地区经济有密切联系,亚洲跟欧洲的关系非常密切,亚洲与非洲、南美洲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所以我们在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同时,要适当支持其他地区国家。我们86个成员来自世界各大洲,在南美洲搞公路、铁路、港口建设,肯定有利于南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合作,非洲也一样。所以我们在设计亚投行的时候,已经把它作为一个全球合作的银行来设计。

第一个非亚洲国家项目在埃及,我们做的是太阳能。这里强调一下,我们非常重视推动和支持巴黎气候协定。

未来重点关注交通和能源

《参考消息》:能否谈谈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的关系?

金立群: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和其他国家现有规划进行对接,这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大平台,比如其他国家或地区区域性的合作方案,中国的“一带一路”要跟它们对接。这组成了一个大的合作框架,有些人狭隘地理解“一带一路”就是中国的规划,就是中国的企业拿到项目,这显然是误解。所以首先要真正理解“一带一路”的意义在于合作,在于推动世界经济协作。

“一带一路”跟亚投行是什么关系?它们都是中国领导人提出来的,就像一个飞机的两个引擎,各自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合作的大平台,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亚投行作为国际机构,按照国际机构准则来运行,两者相辅相成。“一带一路”给亚投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们开业以来,所有的项目都是在“一带一路”国家。我还想强调,这次年会有一场讨论就是讲互联互通,讲“一带一路”。印度作为南亚国家,它跟周边国家的合作,在互联互通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亚投行,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消息》:亚投行未来项目开发重点是什么?

金立群:根据需要,交通和能源仍然会是未来的重点。我们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亚洲地区城市化进程非常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城市如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接纳越来越多的人口,而不把农村的贫困转移到城市,在这方面很多城市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无论管理能力还是基础设施投入都不够,所以我们把这个作为重点。

交通方面涉及比较广,铁路项目将来会有,港口建设现在已经开始,将来也会有机场项目,包括物流等。我们会根据成员在实际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实际需要来解决。

《参考消息》:您对于亚投行未来有何期待,要将它打造成一个怎样的多边机构?

金立群:大家经常说万事开头难,这里有个创业和守成的问题。创业固然非常难,但是要保持创业时期的精神,一定要坚持。我们讲不忘初心,我们的初心是成立一个国际多边机构,这一点不能忘,要落实到每一步的实际行动中,所以真正的挑战是在今后漫长的时间中,始终坚持高标准,始终把创始时候的理念落到实处,这是不容易的。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做好了,大家有信心,今后的发展一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作为首任行长,除了要把贷款规划制定好,推出高质量的项目,最重要的一个根本性的工作是建章立制,让一套好的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如何保持精干、严谨,我们每走一步都要想想我们的初衷是什么,这就是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