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孫家灣香椿

在忻州市,能以一個村子的特產而聞名全市乃至享譽全省的,恐怕只有孫家灣了。

走進孫家灣村,只見大街小巷和家家戶戶的院落裡,都生長了一種全市少見的樹種——香椿。

孫家灣村800多口人,位於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的西北角。村莊倚山而居,坐北面南,背風向陽。全村1600畝耕地,平地、坡地各半,雖地少人多,但也旱澇保收。僅香椿一項,全村年收入20多萬元,人均增加收入300元左右。

孫家灣大約有四千棵成年香椿樹,每年的香椿收入也是這個村最主要和穩定的收入。大約“五一”前後,農民們剛剛把地種上,難得清閒一陣子,卻正是孫家灣村最忙的時候——香椿長成了。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忙著香椿的事兒,每天從早到晚圍著香椿樹轉:成年男人上了樹,手裡舉著長長的剪杆,一枝一枝地探著剪;老弱婦孺則在樹下,一株一株地往回撿。撿回去再成把論斤地整理好,然後就等著出售了。

香椿這玩意兒是個嬌氣的東西,有點像《西遊記》裡的人參果,見風就長,遇光而綠,節令短暫,稍遲則老,而且落地不久就要蔫了。香椿的“香”全在嫩紅毛毛兒,所以孫家灣村民侍弄香椿既辛苦又要趕時:香椿嫩芽剛剛冒出就得趕緊上樹,否則香椿朵兒裡穿心長了棍,就不值錢了;剪香椿也必須是每天一早一晚不見太陽的時候為最佳,否則紅嫩毛毛的香椿就變成香味不大的“綠菜”了;香椿一剪下來趕緊處理,當下出手,要買即時買,送人當天送。

香椿是樹上長的,剪掉一茬又從斷處生出一茬。按理香椿樹的產量必大,其實不然——頭茬香椿入口餘味無窮,二茬香椿就食之無味了。所以孫家灣的香椿從不會剪二茬的。所以,香椿產量不大,也就顯得金貴。更重要的是,香椿這種樹挺日怪,不剪不發旺,多剪也不發旺,剪一朵香椿還必須連“頭”折斷方能正常生長。由此孫家灣流傳了香椿被玉帝頒旨“砍頭”的神話——暫且不表。總之,一顆普通大小的香椿樹正常產量約為40一50斤左右。

香椿樹自古有之,香椿菜從來都是一道上等的美食。雖然無籍可查,但據孫家灣人說,他們村的香椿曾經還是專供宮庭制膳的貢品。香椿的“香”是一種特別的香,究竟怎樣特別吶?吃過的都知道,實在無法形容,反正與臭椿一比就明白了。

孫家灣盛產香椿,但奇怪的是,即使與這個村相鄰的村子,香椿樹也寥寥無幾。更為奇怪的是,從孫家灣移栽到別處的香椿,要麼不發旺,要麼產下的香椿也沒有地道的孫家灣香椿那樣的色香味。究竟是什麼原因?筆者在孫家灣調查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說是地理位置特殊:這裡背風向陽,局部小氣候獨特,即使冬天大刮西北風,有山擋著,在孫家灣也只是微風徐徐,只見樹稍嗶拉拉的響,不見村中狂風肆虐,這樣,村裡的秋冬就相對溫暖。也有說是土壤原因,而土壤裡究竟有什麼特殊成分,沒人考究;還有說是水質關係,也只是猜測而已。抑或是這多種因素共同所致也未可知。不管怎麼說,確實有一點可為這些原因提供佐證:即使在孫家灣村,香椿樹也不是哪裡都能長,而且產下的香椿也不是哪棵都一樣的朵肥味香,只有村正中從西到東“一條線”的窄長地帶產量大,朵兒“肉”。而且,香椿樹是叢生型植物,沒有種子可種,在這一長溜地帶,每到春季,家家院落裡新紮出來的香椿苗蓬蓬叢叢,到處瘋長,滿地亂爬,有的硬是從房簷下的地基縫裡破土而出,害得村民們不得不斬草除根。離開這個地帶,香椿樹生長髮育及產量質量就不怎麼“興頭”了。所以,多少年來儘管孫家灣村黨支部、村委會也曾試圖擴張規模,做大“香椿經濟”,無奈香椿這玩意兒太嬌貴,也不爭氣,離開“寶地”就不服水土了。沒法子,孫家灣人也從外地買回香椿種子,在地裡搞大棚香椿,然而畢竟不是正宗的“孫家灣香椿”,也就沒法跟土生土長的孫家灣香椿相媲美。

其實,忻州市不少村也產香椿。別的村的香椿上市了,在城裡也很-,行情也不賴。可孫家灣的香椿幾乎不出村就銷售一空,而且年年供不應求,價格還至少比同期市場上的香椿貴一倍以上——剛上來的香椿沒有一斤20元以上的價格是不會出手的,即使到了下市的時候也不會低於每斤五元的價格。許多人硬願跑老遠的路,花大價錢,也要買孫家灣的香椿;很多人買了孫家灣的香椿不是自己吃,而是作為稀罕禮物送給對自己有用的人物。人們普遍反映孫家灣的香椿就是好,就是香。為什麼孫家灣香椿就香?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孫家灣香椿上市要比其它香椿晚十天以上,別的村香椿早早上市了,孫家灣香椿才吐出個小紅點,像千金小姐養在深閨——發育時間長,自然就香了。

香椿還有一樣金貴,就是香椿木是上等木材。此木不僅硬度適中,而且木紋美觀,更為難得的是香椿皮可以入藥,主驅毒殺蟲,打下的傢俱美觀實用不生蟲子,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過去孫家灣村出過一批好木匠,原因在於孫家灣村還以製做香椿木風箱出名,香椿木經久耐用不變形,用此木做風箱是最好的風箱,而風箱做的好壞最能衡量一個木匠手藝的高低,因為風箱最重要的是密封,需要木匠有高超的“對縫”水平。

這種手藝漸漸失傳了,一是因為人們漸漸不用風箱做飯了,二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場行情的看漲,現在孫家灣村民緊著“侍候”香椿還來不及吶,哪裡捨得砍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