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栽香椿兒孫福


院栽香椿兒孫福


我家的前院有一棵不算高大的香椿樹。樹齡大約有十年,碗口粗細,六七米高,主幹上分出四個較粗的枝丫,東西南北各一,四個枝椏上又分出若干個小枝椏,主幹直上至樹冠,活像兩個倒立的半開的綠色巨傘。

它是農家院子裡一棵極普通的樹。

院栽香椿兒孫福


每當春天來臨,萬物復甦,大地萌動之時,它就開始吐芽。剛從樹幹上擠出的小芽,葉尖呈紅褐色,長到寸許,葉兒開始變綠,油光發亮,鮮嫩的樣子充滿無限生機,十分可愛,用“秀色可餐”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它不但是農家餐桌上一道美麗的風景,更是我們生活中的美味佳餚:農家人把它扳下來,淘乾洗淨,切成碎末,或生調,或爆炒,或用佐料,都相當地好吃。我最喜歡吃饅頭夾香椿,一頓飯其他菜可以不吃,只要有辣面炒香椿,我就能多吃一二個饅頭!

院栽香椿兒孫福


初夏的時候,椿樹的枝條逐漸伸長,葉片慢慢長大,樹冠枝繁葉茂,在地上灑下一片濃蔭。樹上經常招惹一種昆蟲,我們這裡的人稱“花媳婦”或“花大姐”的,長著美麗的復翅,鼓鼓的肚子,黃底黑紋,酷似“斑馬紋”。倘若你要捉它或觸摸它的脊背,它就會飛起來,從低處飛到高處,不過,它飛得再高也只會停留在本樹上,不會另尋他樹,除非旁邊不遠處還是一棵同類樹。

院栽香椿兒孫福


5月的中下旬,在樹枝的頂端就會蹦出一長串米粟大的花骨朵,黃白色的花骨朵漸漸長大(其實他根本就長不大,最大時也不過江米粒大小),像珍珠倒掛在綠葉之間,放出奇異的香味,引來無數的蜜蜂,嚶嚶嗡嗡伏在上面,採集椿樹的粉和蜜。花兒開敗後,有的自然落下,有的被“採花大盜”汲取精華後無情拋下。每到夜間或清晨,正在開放的花兒就不斷地散放類似“夜來香”的味兒,沁人心脾。

院栽香椿兒孫福


看到這農家極其普通的樹竟放出奇異的香味,我不禁想,我家養了那麼多花花草草,除了夜來香的香味可人外(其實夜來香的味是有毒的),其餘的花是不放香的,它們有的以形態取勝,有的用花豔迷人,和香椿樹相比,它們何等渺小!這棵栽在院中極為普通的樹,不像我養的花草,每天澆水,施專用肥,冬天搬進屋裡,夏天置於室外,多難伺候!我家裡的香椿樹,自從栽上後,就沒有專門管理過,不給它澆水,也不給它施肥,它不擇環境,無論栽在哪裡都能長成參天大樹,而且每年春至供我們一家食用,夏來散放奇異的清香,多麼實惠的樹種啊。

院栽香椿兒孫福


我終於明白了古人把“椿萱”比作父母的原因了:椿樹高大堅韌,像父親的身軀;萱草柔弱美麗,像母親的心靈。同時也懂得了“庇護之陰”一詞的含義了:父母就是高大的樹木,能給兒孫遮風擋雨,在父母的庇護之下,兒孫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成長!

椿萱並茂兒孫福啊!


作者簡介:田冬泉,筆名甜泉水,陝西大荔人,鄉村中學語文教師,紮根邊遠三十春,三尺講臺勤耕耘。陝西楹聯學會、教育學會會員。愛好廣泛,以至“氾濫”。自畫像:教壇耕耘墨海採金亦教亦學雙砥礪,杏林跋涉文山探寶且醫且文兩蹣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