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胃痛、胃胀?消化内科李医生讲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经常胃痛、胃胀?消化内科李医生讲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情况: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性溃疡,患病率约为6-15%,男多于女,比例约为4.4-6.8:1,且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更为常见(这是大众的一个误区,胃溃疡多发于中老年人,而年轻人胃溃疡的发病率很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却很高)。


发病机制

经常胃痛、胃胀?消化内科李医生讲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机制之一

  1. 胃酸分泌过多

    胃酸含有盐酸,胃蛋白酶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当胃酸和胃蛋白酶过量的时候,或胃黏膜保护屏障(胃表面的一层保护膜,可以低于胃液的侵蚀)被破坏(第2.3.4.5点均可造成),造成胃酸相对过多,便会形成溃疡。其中十二指肠溃疡与胃酸过多相关性大,而胃溃疡的胃酸分泌多半为正常或偏低,多由于胃黏膜保护屏障破坏造成(除幽门前区溃疡),两者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极为密切。

  2. 幽门螺杆菌

  3. 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激素

    此类药物包括:

    1)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

    心脑血管常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吲哚美辛(大部分止痛药和感冒药均含有此成分),双氯芬酸、保泰松等(部分风湿药、痛风药,包括各种进口的药散、中成药都可能含有此类成分)。

    2)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药名后面有松和龙的,很多是激素),需要注意的是,风湿药、痛风药,无论哪里买的,都可能含有激素,很伤胃的,千万不要随意服用。

    上述药物会破坏胃黏膜保护层,让胃酸趁虚而入,引起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特别是非甾体类抗炎药,还有抑制血液凝固,一旦发生溃疡伴出血,后果严重。

  4. 生活习惯、饮食结构

    熬夜、劳累、三餐不规律容易损伤胃黏膜保护层,并加快胃酸分泌。烟草、酒精和茶、咖啡含有的咖啡因,都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冷、辛辣、过酸的食物或刺激胃黏膜,这些都是形成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因素。所以胃不好的人,或者因病需要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激素的,需要避免此类饮食。


  5. 心理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波动,也会造成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应激事件(车祸、生大病)等,也有可能会引起溃疡,甚至穿孔和出血,我们称之为应激性溃疡。

  6. 其他疾病

    胃泌素瘤的瘤体细胞会分泌胃泌素,胃泌素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造成胃和十二指肠多发溃疡,特别是可能会引起多个溃疡或不典型部位的溃疡:如十二指肠球后(对应胃镜报告,如描述有十二指肠球后(降段或水平段)溃疡,需注意该病可能),其他疾病还有克罗恩病、尿毒症等等。

  7. 遗传因素

    有调查研究发现O型血的十二指肠发病率较高,与O型血的人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同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多呈家族性聚集(共用餐具和生活用品)。

经常胃痛、胃胀?消化内科李医生讲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阿司匹林引起的溃疡需要重视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特点:

经常胃痛、胃胀?消化内科李医生讲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胃痛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症状

  • 部分人无症状,特别是老年人(故不可说胃很好就是胃没事,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吃阿司匹林的)。

  • 大部分人以中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疼痛的位置多于肚脐、肚脐上方或偏右;胃溃疡患者疼痛的部位多在上腹或者剑突下(两边肋骨中间交界的地方),部分溃疡可以引起后背痛。

  • 饱餐后痛是胃溃疡的特点,常发生于餐后1小时,之后逐渐缓解,再次进餐可引起加重;空腹痛、饥饿时痛或半夜三更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特点,症状好发于两餐之间(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黏膜保护剂推荐于两餐之间服用),突然剧痛可有可能发生穿孔了。

  • 劳累、饮食不慎(参照以上第4点)、疲劳、精神压力大或服药(参照以上第3点)可加重症状。而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或祖安H2受体拮抗剂(替丁类),症状能缓解,是两者的共同特点。

  • 秋末春初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季节。

  • 其他症状:消化不良、饱胀、反胃、反酸、嗳气、恶心、干呕、烧心等等,均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症状。

经常胃痛、胃胀?消化内科李医生讲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服胃药可好转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共同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