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愛動漫的老史

明代的白銀每錠的重量是不一樣的,有的是五十兩一錠,有的是十兩一錠或五兩一錠。現在保存下來的,最重的重達五百兩,最輕的只有幾分。

按照明朝法令,錠上一般標有重量多少和工匠姓名。

但在實際的交易中,這些大傢伙攜帶不方便,而且一般也不好交易,往往需要使用碎銀。碎銀有的是使用者自己把銀錠剪碎,有專門的工具,交易的時候由店鋪稱重,有的是由銀匠弄碎,上面有的會標註重量。碎銀子一般是積攢了一定數量的碎銀之後鑄為銀錠。銀匠在代人鑄銀成錠之後,收取加工費,稱之為火錢。

銀匠店鋪在把製作碎銀子和重鑄碎銀子的過程中,都有很有貓膩,有的偷工減料,有的以次充好,甚至還有往裡面加鉛的。

我們看很多古裝電視劇裡,到酒店吃飯,動不動就拿出幾個碎銀子往飯桌一放,說不用找了,然後揚長而去,其實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店家會懷疑你拿的是不是真的銀子。


歷史有妖氣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碎銀”,碎銀就是指散碎、分量大小不一的銀子,和成綻的質量大小相同的銀子完全不同。

古人在正常的商品交易中,大多是用銅錢,高消費、大面額交易才會用銀子。但是大塊的銀綻待在身上又沉又不方便,如果再一不小心磕壞了邊邊角角,那好幾天的生活費就泡湯了。這時候,碎銀就誕生了!隨身攜帶一些細小、輕便的碎銀,豈不是很方便?那麼,碎銀是怎麼來的呢?一種方法是將一塊完整的銀綻剪碎成一小塊一小塊地用,或者是直接將整銀子掐碎,或在敲掉一塊邊邊角角。

如果是在一些小店鋪、集市上買東西,一般都是用銅錢,用銀子賣家也沒法找錢,除非你不要找零~一般需要用銀子的地方,都是比較高級的,比如茶館、酒樓之類的。

那在實際生活中,這種碎銀子是怎麼用的呢?如何知道是重幾兩呢?

這種銀子使用起來確實不方便,因為沒有固定面值,所以使用的時候需要用專門的秤來稱重,和藥房裡用來稱藥的秤差不多。由於在市面上流通的碎銀成色不一,有好有壞,所以在兌換的時候要根據成色逐一換算。如果信不過,可以找公估局進行鑑定。所以A地的商人如果到B地進行交易,直接用A地的銀子是不行的、不合法的,需要到商會兌換成B地通用的銀子,或者將銀子重新加工,鑄造成B地當地的銀子式樣。


老照片

白銀在明清年間,才真正成為法定貨幣,但官方發行的白銀貨幣“銀錠”,基本都是大個兒造型。明朝時的“船形銀錠”,中期以後在市面上越用越多。但這種銀錠最小額也有五兩,碰上日常小額交易,就需要剪開使用,於是就有了“碎銀子”。

當時剪碎銀子的日常用具,叫做“夾剪”,這種鐵製工具形狀和剪刀相似,但沒有剪刀的鋒刃,常用來在交易時剪銀子。放在《紅樓夢》等古典名著裡,也是“出鏡率”極高。另外還有錘子和鑿子,把整個的銀錠砸成幾塊,成了我們熟悉的“碎銀子”。

那怎麼判斷碎銀子的重量?明清年間有經驗的店鋪夥計,通常都練出這手藝,一塊碎銀子拿到手裡,掂量一下就知道斤兩。普通老百姓身上,也常帶著稱碎銀專用的戥子,這是一種袖珍的小秤。測量精度為一釐,五兩以下的碎銀都能精確稱量。甚至藥鋪買藥時,也通常用它來稱量藥材重量。是為明清年間老百姓常用器具。

不過,放在明清年間,白銀到底還是貴重物品,特別是到了清代中期時,白銀價格更是飆升。清初一兩白銀最低時,可以兌換七八百文銅錢,而到了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時,以《林則徐集》裡的估算,已經暴漲到一兩白銀兌換一千七百文銅錢。所以用“碎銀”時,也是越剪越細,甚至還出現了更小的“銀角”,袖珍的一小塊,也能換幾十枚銅錢。所以當時日常的交易,基本還是用銅錢。能出得起碎銀的,大多是有錢人。

但是到了明清老百姓完糧納稅時,自萬曆年間推行一條鞭法起,老百姓交稅主要是交白銀。交上來的也多是散碎銀兩,但官府要把稅銀上交入庫時,都要熔鑄成標準的官銀。從碎銀到熔鑄官銀,自然要損耗白銀。這部分損耗叫做“火耗”,自然也由老百姓買單。明清年間老百姓負擔的“火耗”,有時能達到正稅的數倍。

而在明清民間,也有這種專門兌換白銀的店鋪:傾銀鋪。比如把散碎的碎銀兌換成大型的銀錠,或者把大銀錠敲成散碎銀兩,這家店鋪都可以提供服務,然後收取一定的費用。這一類店鋪,在馮夢龍的《三言》小說裡“出鏡”極多,可見明末時候,已經十分普及。

到了清朝中期時,票號經濟出現,比如清代中期的日升昌票號,生意就遍佈全國。大額的白銀交易,原先是押送白銀,這時就變成用日升昌的匯票。到了清朝道光八年,即公元1828年時,連蘇州知府都驚呼:“向來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等處,每年來蘇辦貨,約可到銀數百萬兩……自上年秋冬至今,各省商賈,具系匯票往來,並無現錢運到”。也就是說,原先幾百萬兩白銀的大宗生意,這時都可以用銀票解決。

古代經濟的發展程度,僅從白銀到銀票的演變,用銀的方便程度,就可看到其中脈絡。


歷史風雲錄

古代一般都是花銅錢的,要是有用到銀子的地方,就把銀餅絞下一塊,然後放到戥子上稱,如果是碎銀子用的話,就要稱了之後再用,另外還要算銀子成色,如果是叫稅,還要算上火耗,所以一般平民百姓都是用銅錢的,這些紅樓夢都有提及。


A股那些事

古代一般都是花銅錢的,要是有用到銀子的地方,就把銀餅絞下一塊,然後放到戥子上稱,如果是碎銀子用的話,就要稱了之後再用,另外還要算銀子成色,如果是叫稅,還要算上火耗,所以一般平民百姓都是用銅錢的,這些紅樓夢都有提及。

當然,也不是都是需要絞的,也有分量固定的、鑄好的銀錠。元朝曾鑄過一種50兩一錠的大銀子,稱為“元寶”,也就是“元朝的寶貨”。後來這個名稱就沿用下來。元寶的形狀是兩頭翹起的,為了便於纏在腰上,過去說“腰纏萬貫”,就是這麼來的。


也有小一些的銀錠,二十五兩的,十兩的,還有再小的銀錁子。買小件物品則用散碎銀子。銀子比較軟,用剪子剪了,拿戥子稱著用。銀子的成色也不同,最好的銀子稱紋銀,因為表面有皺紋的緣故。差的銀子叫“低銀”。

同時,每個朝代銀子成色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嚴格來說,他們的價值也都有不同

當時,由於紋銀的地位深入人心,國家稅收和一般物價仍以紋銀為標準,即使在乾隆時代鑄造技術提高、很多銀錠的成色超過紋銀之後,大家仍然以紋銀的銀兩數來為商品標價。晚清上海通行的二七寶銀錠,重五十兩的銀錠加升水二兩七為五十二兩七錢紋銀,以九八除,得五十三兩八錢紋銀,即是規銀重量,即此五十兩錠按九八規銀計算,作五十三兩八錢使用。


載城

這個很簡單,舉個例子一看便知。

小明的老爹是做大官的,每年朝廷都會給他爹俸祿,而俸祿就是銀子,俗稱“銀元寶”。

在這裡做一個假設,假設一個銀元寶能買一頭豬。

有一天,小明要去買一個豬頭,可是他手裡就只有一枚銀元寶。

根據之前的假設,一枚銀元寶可是能買一頭豬的。

買一個豬頭顯然不能給賣肉的一枚銀元寶。

於是,聰明的小明這時候把這枚銀元寶切碎了,直至切到與豬頭等價的銀子。

這個等價怎麼換算呢?假設一枚銀元寶是100g,一頭豬是1000g,一個豬頭是100g,那麼顯然,給賣肉的10g銀子就OK了嘛~

碎銀子就是這麼來的。


愛喝格瓦斯518

要說碎銀子 ,以我聽了很多的郭德綱相聲,應該是由一塊大的碎銀子,或者是銀錠,剪下來的,稱好了,用夾剪剪下來的,比方說我要買一件衣服,要3錢銀子,我只有一個80斤的銀錠(手動滑稽),店家找不開怎麼辦呢?就用夾剪下剪一塊來……


借錢買韭菜也要包餃子


有沒有人認識這個是哪個年代的錢


K米粉絲

是收銀員為了找零,因為那會沒有會員卡,存零錢!



岐山綵鳳

銀子用起來很不方便,沒有固定的面值。用時得用專門的秤(戥子)來稱量。元朝曾鑄過50兩一錠的大銀子,稱為"元寶″,為了便於纏在腰上,過去說"腰纏萬貫″就是這麼來的。也有小一點的銀錠,如25兩,1O兩的。買小件物品,用剪刀剪了(銀子比較軟),拿戥子稱著用,銀子成色也不同,最好的銀子稱紋鋃,差的銀子叫"低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