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深陷“厌学症”,父母不要操之过急,而是要做这件事!

“不少家长为孩子的成绩操碎了心,可孩子的成绩依旧原地踏步,遇到问题就开始逃避,自我约束能力越来越差。家长管得越紧,孩子的厌学情绪就越来越强烈。”

这该怎么办呢?

其实,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教育方法上存在很多漏洞,想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家长应该化“逼迫”为“引导”。具体有3个做法值得参考:

01 通过有效的沟通

帮助孩子扫除厌学的地雷

首先,家长们应该明确一点:初中生厌学并不是特殊现象,该年龄段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厌学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

家长该做的并非一味责备孩子、责备老师,而是应该通过有效的沟通,去了解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

是因为学科分散,学习压力大?是因为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绷得太紧让他想通过厌学获取自由?还是因为家庭氛围的不和谐,在孩子心灵上留下阴影,导致无心学习?

通过有效沟通,把孩子厌学的根源挖掘出来以后,便可以“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纯粹因为学习压力大选择厌学,家长可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引导他们通过课外活动排解学习压力。

如果孩子是因为家长要求过严选择厌学,家长则要适当降低标准,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起表率作用,多鼓励,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绩。

如果孩子是因为家庭氛围不和谐选择厌学,家长则要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平等,有爱,和睦的环境中保持身心健康。

02 确立阶段性的小目标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不难发现,不少孩子不爱学习,不想学习,选择逃避困难,是因为家长拟定的目标遥不可及,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触达。

譬如:孩子成绩处于班上中游水平,刚开学你便给他定目标,期末要考进班前10名,才能奖励他一台新手机。

刚开始,孩子会奔着奖励好好学习,但经历了2-3次月考后,他发现成绩依旧处在班上中游水平,离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他的意志力和约束力便会大大减弱。

甚至会默默暗示自己:反正不管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目标,那努力还有什么意义?越是有这样的心理,越是害怕面对问题。

家长给孩子拟定目标这个做法是正确的,但不妨把大目标细分为小目标,你希望孩子期末能考进班前10名,那么你可以跟他拆分目标,让他每次月考都比上次进步2名就好。

确立阶段性的小目标,让孩子更容易体会到努力带来的反馈,让他知道努力是可以被看见的,这样他才会像升级打怪兽一样,攻下每个学习上的难题。

03 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实现自我驱动

所谓的自我约束力,即自立,自行,自控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力,但更多时候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这种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水做的动物,给他什么容器,他就长成什么形状。教育孩子如是说。

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制定短期计划安排表,借助便利贴提醒等等。

譬如:引导孩子每天去到课室,先在本子上列举出当天要做的几件事情,由重到轻,每完成一件就打个勾,小小的成就感便由此积累而来。

这样做能让他更清楚自己每天该做什么,该如何合理分配时间,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自我约束的习惯,他更能驱动自己去解决学习上的诸多问题。

除了这3个做法以外,朱嫘老师精心研究上千个家庭教育案例,《学霸老师的不传秘籍:提升学习力,让孩子想学、会学、坚持学》系列课程,可为家长提供宝贵的经验指导。

当孩子深陷“厌学症”,父母不要操之过急,而是要做这件事!

朱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家学宝首席心理专家

曾任电视台主持人

高级催眠师

PET父母效能训练师

朱嫘老师拥有10年家庭教育指导经验,累计1000多个家庭教育领域的个案,在全国初中学校已经展开了1000多场讲座,包括上海华二中学,桃李园外国语学院,昆山二中等名校。

在蜻蜓FM上,她的节目有4000万的家长收听,她精心拆解每个教育案例,并从中探索出能快速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力的方法,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实操性极强的干货,深受万千家长和中学生的好评。

两大模块,10节课程

音频+图文已更新完毕

原价199元,限时免费一个月

(截止7月20日)

点击听课链接,即可免费收听

听课链接

当孩子深陷“厌学症”,父母不要操之过急,而是要做这件事!

课程适合谁听

1

家里有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家长(小学高年级也适合)。

2

想系统学习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坚持学的家长。

3

因为孩子不爱学习,厌学等坏习惯焦虑的家长。

当孩子深陷“厌学症”,父母不要操之过急,而是要做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