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時期,日本的經濟侵略比軍事戰爭更殘忍,把百姓搞得民不聊生

槍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是戰爭對於經濟的巨大影響形容最貼切的一句話,在抗日戰爭時期,很多人只看到了日本對於中國軍事上的侵略,屠殺人民、掠奪土地,但是日本對於中國經濟上的侵略往往被大多人所忽視,而且日本對於中國經濟上侵略造成的影響絲毫不小於軍事上的侵略,日本經濟侵略直接導致中國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百姓長期在飢餓線上徘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抗日時期,日本的經濟侵略比軍事戰爭更殘忍,把百姓搞得民不聊生

上面這張圖片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財政的支出情況,顯而易見,整個抗日戰爭時期,軍費支出與行政支出佔了很大比例,而關乎民生的經濟支出卻被不斷壓榨。

抗日時期,日本的經濟侵略比軍事戰爭更殘忍,把百姓搞得民不聊生

抗日時期,日本的經濟侵略比軍事戰爭更殘忍,把百姓搞得民不聊生

日本不單單奪走了中國絕大部分的財政收入,日本為了徹底從經濟上擊倒中國,還印刷了數千萬的假幣流入市場,原本就已經膨脹的市場又湧入了數千萬日本造的假幣,這導致原本就不值錢的貨幣又迅速貶值,上午能賣一隻雞的錢,到了下午就只能買一斤米了,底層百姓哀聲怨道。

抗日時期,日本的經濟侵略比軍事戰爭更殘忍,把百姓搞得民不聊生

嚴重的通貨膨脹直接影響著老百姓的生活,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百姓長期在飢餓線上徘徊,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工薪階層的收入不足1937收入的十分之一,中國的經濟發展因為戰爭而退後30年。

所以說,日本的經濟侵略絲毫不亞於軍事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