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服《道德经》,短短38个字,道出长久保持美好的方法

俗话说得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东台也算经历了一些人和事,发现往往真是这样。

人也好,事物也好,都会有一个发展的轨迹,起起伏伏的,再正常不过。有时候仔细想想,千日,就是差不多三年的样子,往往一个人,三年里会是一个趋势,这个现象很奇妙。

话题不扯远了,任何一个人,都会想,如果能将美好的时光再长久些,能让美好的事物更长久些就好了。这些想法和要求,过分吗?

一点也不过分,人之常情所在!那有什么具体办法能让美好变得长久吗?

东台看到《道德经》有这么一段三十八个字,就提到了能让美好变得长久的办法。

不得不服《道德经》,短短38个字,道出长久保持美好的方法

《道德经》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是这段短短的文字,那具体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深意呢?

我们先来翻译成白话文:名声与身体,哪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个更重要?得到与失去,哪个会妨碍我们?

过度的喜爱,必定会在上面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过多的收敛金钱和货物,必定会损失得惨重。

所以,知足不过度索求,就不会被羞辱。知道及时停止,才可以不消亡。如此,才可以长久。

很多读者可能会嘘我,这些道理谁不懂,用得着你说?

不得不服《道德经》,短短38个字,道出长久保持美好的方法

东台也不辩解,懂和做是两码事,自以为懂,却不做,比不懂还要可耻。

我们身边太多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获得更舒适的生活,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起早贪黑,没日没夜,最后一检查身体,一堆的毛病,这样的人少吗?

有些人明明已经非常不错了,却还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付出超越常人多少倍的努力,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结果功亏一篑,成败垂成,这样的人少吗?

有些人在得与失之间,纠结无比,往往反复平衡以后,还是觉得应该拿一点,结果这一拿,得来了利益,也拿来了麻烦。这样的人又少了去了吗?

不得不服《道德经》,短短38个字,道出长久保持美好的方法

得与失,名与身,多和少,都是一种相互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依存的关系,但永远的,失、少、身都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须前置的。为什么这么说?

先少,后才多。多成了结果。先身,名才有地方依附。先失,必定后得。这也是结果。如果先多,必定后少。少成了结果。先得,再失。失就是结局。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再多的财富和名誉又有什么用?

不得不服《道德经》,短短38个字,道出长久保持美好的方法

人,都是结果导向的动物,我可以吃苦,我可以努力,我可以失去一些东西,但是我一定要看得到希望。这也是人性之一。

如果能在这些事物的选择上,真正做到这几点,把“失”、“身”、“少”奉为自己的标准,懂得“八分满”的真正含义,不走到那个事物发展变化的临界点去,那么你的美好虽然有一点点遗憾,却可以长久得多,诸君以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