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明朝沒有滅亡,明朝內閣是否有可能發展成爲君主立憲制?

my19861115

其實就是四個字,天方夜譚。

君主立憲制下的內閣屬於責任內閣,跟明朝的內閣是兩回事。在這裡先科普一下什麼叫君主立憲,君主立憲說直白點就是法治,全國上至君主下至平民都要依法行事。至於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雖然各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細節上有所不同,其實也大同小異,都是選出代議制議會和對議會責任內閣,同時還要選出不受內閣和議會管轄的最高法院大法官,為了防止其中一家權力過大,還要進行分權制衡,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

明朝的內閣屬於君主專制的產物,這個內閣說到底不過是皇帝的秘書班子,和西方負責行政的責任內閣壓根就是兩回事。更何況明朝連一部憲法和一套完整得法律體系都沒有,君主立憲實在是想多了。

同理,西方能發展出君主立憲制同資產階級的興起不無關係,而資產階級的產生是以西方商業文明以及封建制度有關。資產階級和封建領主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君主的侵害,因此必須要通過法律的形式規定君主的權力範圍以及他們的權利和義務,以法律作為契約來維繫這種關係。當然,契約精神也是一個法治社會必不可少的元素。

反觀明朝這種皇權高度集中的君主專制王朝,根本沒有西方君主立憲的基礎,有的只不過是把全國老百姓馴化成農奴以及官吏這種高級奴隸,更遑論法治、契約、以及分權制衡了。所以明朝能發展出君主立憲這種說法,真是可笑至極。


北洋海軍陸戰隊

對於這個問題,簡單的回答就三個字:想多了!

明朝內閣制建於永樂元年,也就是明成祖時期,其選派入值文淵閣的七人(解縉、黃淮、胡廣、胡儼、楊榮、金幼孜、楊士奇),金幼孜即本人先祖。

從這個角度來說,筆者來答這個問題最合適不過了。

但是,儘管如此,筆者還是不得不給明粉愛好者們潑一瓢涼水,什麼明朝內閣制發展下去會成為現代內閣制,甚至成為英國那樣的君憲制國家,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很簡單的道理,明朝搞內閣制是為了削奪沿襲已久的宰相權力,是為了加強皇帝的集權而不是分散皇帝的權力,如果連這個都看不到,豈不荒謬!

當然,這也難怪有些人看走眼了或抱有幻想,那就是明朝的皇帝奇葩比較多,比如不上朝不理政還活得久的嘉靖、萬曆,還有正統、正德之類的。

正因為這些皇帝瀆職、怠政,這才使得明朝內閣承擔了皇帝的責任,有名的首輔權臣,如其中有名的首輔如張居正如嚴嵩等,給人的錯覺是內閣權力很大,甚至可以約束皇帝。

但是,很遺憾的告訴大家,這不過是因為明朝皇帝瀆職怠政造成的假象罷了。

事實非常清楚,從皇權制度上說,皇帝才是至高的權威。只要皇帝一句話,什麼內閣、什麼首輔都等於零,而這是由中國傳統政治的基本結構決定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把明內閣比同於西方現代政治制度的內閣、假想內閣首輔能夠約束皇帝,無疑是一種白日夢囈。

太簡單不過的例子,崇禎的強勢就是明證,管理內閣也好首輔也罷,哪能頂不過皇帝一句話呢?

如果說內閣真的有制度約束力,碰到崇禎這種稍微強勢的皇帝就立刻土崩瓦解,更何況是朱元璋、朱棣、康熙、雍正、乾隆這種有為之君呢?

還輪得到你什麼內閣、什麼首輔說話的份?這不是找死嘛?還奢談什麼制度約束?

以此而言,明清皇帝通過設立內閣制、軍機處是加強了皇權,而不是相反。

換句話說,很多明朝愛好者所陶醉的所謂明內閣是什麼西方君憲制的萌芽,好了,該醒醒上班、上學去了。


坑爹史冊

若明朝沒有滅亡,明朝的內閣是否有可能發展為君主立憲制?無論回答能或者不能都會有人反對,但是我不喜歡兩面討好給出模稜兩可的回答。個人認為是能發展為君主立憲制。首先說明一個問題,明末崇禎帝一個很狼狽的一個事那就是缺銀子,沒錢給前線的士兵發軍餉,經常半年一年的不發一次。有的說大明亡於白銀短缺,來自美洲的白銀少了,其實大明是不缺銀子的,在明末那種天災人禍關外有滿清關內有農民軍的情況下,其實更多的銀子是被皇親權貴大地主大商人給囤起來了。1644年,當李自成的農民軍進北京之際,崇禎帝放下架子苦苦哀求大臣們捐款,一共才捐出20萬銀子,還沒太監捐的多,當時的內閣首輔魏藻德捐了500兩,崇禎的岳父周奎捐了2萬兩,還哭著鬧著從他女兒周皇后那裡要了5000兩,最後李自成來了從周奎那裡光銀子就搜出了50多萬兩,在嚴刑拷打之下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從這些人手中搜出了有7000多萬兩白銀,真是個諷刺。

其實缺銀子只是表面的,重要的是物資和糧食,沒有物資和糧食,那銀子只是銀子,一種貴金屬而已。明末的氣候異常,災荒嚴重,然而造成明末崇禎帝十分狼狽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祖宗朱元璋造成的。朱元璋是剛猛的,但是他唯獨對自己的子孫太仁慈了,他對大臣、對故交、對妻妾,都冷血無情,唯有在自己的子孫面前,他卻滿面慈祥,溫柔體貼得無以復加。朱元璋生怕自己死後,自己的子孫餓著凍著,為此他絞盡腦汁地設計了一套制度,從洪武三年開始,陸續分封諸皇子為親王,封自己唯一的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並規定了一套嚴格的封藩制度,皇子封親王,親王之長子世襲親王,其餘諸子全封郡王,郡王之長子世襲郡王,其餘諸子全封鎮國將軍,如此一直到奉國中尉,奉國中尉之子全部世襲奉國中尉,不再降等。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奪位後,規定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軍事事務,不得擅自離開封地,結交地方官員。明宗室所有成員不得從事任何職業,全部由國家供養。這一制度被明朝歷代皇帝奉為萬世不變的祖訓,一直延續至明末。

由於明宗室成員不能從事任何職業,對於宗室皇族尤其是各個藩王,生孩子就成了唯一的娛樂活動,並且多生孩子還能增加收入,因為多生一個孩子,國家就按等級多發放一份俸祿。於是從明代中後期開始,皇族們展開了激烈的生殖競賽,各地王爺們在床上拼命播撒種子,為了多生孩子招納妻妾,強搶民女。大明弘治五年底,山西巡撫楊澄向皇帝彙報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慶成王朱鍾鎰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紀錄,截至這年8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他的長子的兒女總量也達到了70人,在王府的家宴上,兄弟之間都得經人介紹才能互相認識。在大明皇帝朱佑樘看這份奏章時也只能苦笑著搖搖頭。到了明正德初年,山西慶成王府終於弄不清自己家的人口了,焦慮地向皇帝上奏:“本府宗支數多,各將軍所生子女或冒報歲數,無憑查考,乞令各將軍府查報。”

到明末,據說明宗室人口已達百萬之巨,這令大明各級政府簡直苦不堪言。然而對於大明人數最廣大的遠支宗室而言,由於不能從事任何職業,僅靠微薄的俸祿,其實日子也不美好。最美好的應該是近支皇族和上層宗室。對於大明沒有解決的問題,農民軍給解決了。農民軍把氣都撒到了明朝宗室的頭上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軍對大明皇族可謂相當嚴酷,史書中涉及王府在兵鋒下的遭遇,所用的詞都是“盡”、“皆”等詞彙,張獻忠攻佔常德,“榮王宗室殆盡”,明朝宗室成員,可謂哀鴻遍野。明末時,大明皇族是被屠殺最嚴重的群體。

大明宗室這一問題在被農民軍用比較另類的方式解決後,如果運氣在崇禎帝這邊,大明能熬的過時間,把關外滿清的銳氣熬下去,或者在1644年北京城不爆發鼠疫,或者崇禎帝靈活一點與北京城外的李自成的農民軍議和等等吧。只要熬得過去,大明就可很快恢復元氣,並且當時大明的江南地區的資本主義萌芽已經萌的很厲害了。明朝的君權相權制約機制已經發展的完善了,明朝首輔可以不執行皇帝的旨意。明朝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這祖孫二人,一個沉迷於修仙一個懶得出奇,經常是常年不上朝,但是明朝的行政機制一樣運轉,據說英國的君主立憲就是借鑑的明朝,不知道是真是假。那麼按照這個趨勢,明朝就非常有可能形成君主立憲制。

就算是明朝沒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君主立憲制,那麼在後來西方列強的刺激下,也會像日本在被西方列強打開國門後施行明治維新一樣建立君主立憲制。我們不去探討清朝試圖建立君主立憲制的“戊戌變法”失敗的具體原因,從宏觀上講,清朝是女真軍事貴族建立起來的封建政權,帶有濃厚的奴隸制殘餘,大清朝只有一個主子那就是皇帝,其餘的全是奴才,把封建專制主義發展到了頂峰。而明朝則是不同,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兩個朝代的土壤是不同的。兩件事最難,歷史最難假設,未來最難預測,因為有無數的偶然性,正如明朝的滅亡那樣。


十三叔看歷史

明朝內閣制度能否發展成君主立憲制? 通過學習和參考了一些書目,發現從秦朝到清朝,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圍繞如何解決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歷朝歷代的君主都採取了許多不同措施,最著名的有唐代的多相分權,明朝的廢丞相行內閣等。而仔細對比,從正面和側面兩個方面來研究,能夠發現明朝內閣制度在歷代所採取的限制相權措施中可謂獨樹一幟。首先,從正面看,在中國曆代解決皇權與相權矛盾所採取的措施中,只有明朝首創直接廢除丞相這一推行了兩千多年的權要之職,並且逐漸用內閣制度取代丞相制度,自永樂年間內閣制度正式形成後,皇帝可以不用再事事親躬,而是內閣代之處理日常全國政務。本來的這樣內閣可能對皇權產生威脅,然而即使在內閣權利達到頂峰時期,皇權依然穩固,這不得不歸功於內閣制度的獨特性。其次,從側面看,明朝內閣制度所在的時代正是稍早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建立的君主立憲制政體。從形式上看,二者都是君主制下的政權代議機構,在很多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那麼試想如果明朝沒滅亡,其後明朝內閣制度能否發展為君主立憲制?我認為不能,因為二者形式雖然相似但卻有本質的不同。下面對明朝內閣制度進行具體剖析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可繼承性: 一、明朝內閣制度何以形成? 要說明朝內閣制度的形成,不得不先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和後來清朝的雍正一樣,是少數極其勤政的“明君”代表。在朱元璋廢除丞相後,原來由丞相處理的政務不得不由他親自處理,面對陡然增加的工作量,朱元璋感覺應付不過來,所以在廢丞相的同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始設內閣,作為皇帝的秘書機構協助處理政務,這是明朝內閣制度的雛形。永樂年間由於他經常親征,難以親自處理政務,於是設內閣大學士議政,然後交六部執行,明朝內閣制度正式形成。此後內閣權力和地位逐漸擴大,到成化年間形成了足以對抗皇權的內閣權力集團,而到了嘉靖年間,內閣位居六部之上,權職極盛。最後到了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在司禮監太監馮保和李太后的支持下,再因為萬曆皇帝尚處年幼,此時全國政務無論大小皆由內閣裁決,這也是張居正改革能夠成功推行的原因,到此,內閣權力達到了頂峰,內閣制度也發展得極其成熟。 二、明朝內閣制度有何特點? 明朝內閣制度的顯著特點是內閣依附於皇帝,皇帝決定內閣的存在與否,但是內閣權力對皇帝也有一些牽制,二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矛盾,但卻能兼容。明朝內閣制度的顯著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閣臣由皇帝任免,內閣依附皇帝。從仁宣時期的三楊開始輔政後,閣臣特別是內閣 首輔多是皇帝在做皇子時的老師或親信,如高拱是隆慶皇帝的老師,張居正是萬曆 皇帝的老師。正是有著這樣的特殊關係,使閣臣比一般大臣與皇帝的關係更為親近,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內閣的更替中表現的極為明顯。並且,閣臣地位的升降全由皇帝來決定,如果皇帝對現任內閣首輔不滿,可以任意罷免,如在明朝兩百多年的內閣制度中,總共有84位內閣首輔,算下來平均在位不到四年,最長的楊士奇還是在內閣權力沒有很大時在職也不過二十年,其後的很多更是不到一年,比如在天順元年和崇禎元年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換了三位內閣首輔。因此,內閣雖然權力非常大,但是內閣人選實際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這也是為什麼在明朝歷史上,即使有再昏庸的皇帝,也沒有發生過內閣廢立皇帝這類嚴重威脅皇權的事件。所以內閣是依附於皇帝而存在的。 2、 內閣權利牽制皇權。在明朝,內閣的顯著特點及其最大權力就是代替皇帝行使統治

權。因為明朝中後期皇帝比較疏於朝政,皇帝要依賴內閣處理政務,並且因為內閣權力較大,皇帝有什麼決定往往要考慮內閣的意見,所以皇帝權力實際是受到內閣牽制的。著名事件有嘉靖即位想追封其父時因不合制度而受到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內閣的反對差點作罷。由此,可以看出皇帝在要做出某些決定時,往往會顧忌內閣是否同意。這樣,內閣權力對皇權的制約有利於避免皇帝為所欲為,做出出閣的事,也有利於國家大政方針因集思廣益而更加合理。 3、 司禮監和廠衛對內閣的制約。在明朝,隨著內閣權力與日俱增,皇帝為了防範內閣 獨攬大權,於是在明宣宗時設立司禮監,司禮監負責手書皇帝政令和加蓋玉璽,然後交由內閣起草詔書,經六部核對後再執行。後來隨著皇帝的日益殆政,內閣乘上的奏章皇帝不再親自批紅,而是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筆,由掌印太監加印,這樣使得司禮監太監對內閣的政務裁決產生了極大影響,內閣奏議能否通過有時要看司禮監如何批紅。司禮監的設置,實質是皇帝用來牽制內閣的機構設置,它對內閣權力確實有著很大的牽制作用。並且由於太監與皇帝的特殊關係,司禮監大太監往往在閣臣的任免問題上會對皇帝產生很大影響,比如隆慶六年,皇帝死後,內閣首輔高拱的倒臺就是因為有司禮監太監馮保的反對,還有後來張居正能有那樣大的權威也是因為有馮保的支持。另一方面,明朝前中期設立的錦衣衛和東西廠,這兩個機構的設置對內閣也有很大的牽制力,比如明英宗時掌管錦衣衛和東廠的大太監王振不顧內閣反對執意誘導英宗親征而導致了土木之變。所以可以看出司禮監和廠衛作為皇帝設置來牽制內閣的權力機構,對內閣有著極大的牽制力,這也使皇帝能夠很好的掌控內閣。 三、明朝內閣制度與君主立憲制對比: 1、從兩者的形成動力來看。明朝內閣最初只是作為皇帝的秘書機構,後來隨著皇帝日 益殆政,內閣由秘書機構逐漸發展為國家權力運行的中心,但是它仍舊沒有擺脫皇權的控制,並且從階級角度看,它依然是維護明朝封建統治的“代議機構”,並沒有要將社會引向擺脫封建皇帝專制的趨勢;而君主立憲制是通過革命剝奪了君主的專制權,從形成動力來說,它的最初形成就是衝著削弱君權,推翻封建專制而來。因此,從形成動力來說,二者有著本質的差別。 2、從特點來說,二者也有明顯的難以繼承性。首先,明朝內閣由皇帝直接任免,內閣依附皇帝,如果皇帝對閣臣不滿可以隨時任意罷免,而君主立憲制下的內閣由議會選舉產生,實際是人名選擇的,君主沒有權力干涉;其次,雖然明朝內閣對皇權有一定的牽制力,但這種牽制力是很有限的,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君主專制,而君主立憲制下的內閣則是完全限制了君主的權力,君主完全沒有對國家大政方針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權力;最後,明朝內閣雖然是國家權力運行的中心,但仍然收到君主的委派機構的牽制,譬如司禮監和廠衛對內閣的限制,而君主立憲制下的內閣由議會選出,只對議會負責,不受君主所派的任何人或任何機構牽制。綜合明朝內閣制度的三項基本特點,與君主立憲制相比,可以看出二者仍然有著巨大的差異性。 結論:綜述,我認為即使明朝不滅亡,明朝內閣制度也無法成功發展過度到君主立憲制,其原因從當時的歷史背景結合其本質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

1、皇權的實際權威牢牢控制了內閣。無論明朝內閣制度怎樣完善,對皇權具有多大的牽制力,即使是達到權勢之巔時的張居正內閣,他們也沒有能力徹底將皇權架空,因為內閣本身出自皇帝,當內閣的權威開始大到讓皇帝感到威脅時,皇帝就會讓這個內閣倒臺,所以皇帝的權威決定了內閣的命運,內閣是不可能將皇權架空的。 2、明朝內閣的屬性。所以能將明朝內閣制度聯想到君主立憲制,原因就是它們都是政權代議機構,並且對君主權力都有牽制作用。但是必須明確明朝內閣實際上是皇帝的“代議機構”,就其本質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個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的政權機構,它是依附皇權而存在的,它不可能推翻皇權專制;並且明朝內閣本身所推行的也是專制統治,只是希望從皇權那裡分得部分權力,其本質屬性依舊是人治,不具任何民主色彩。其階級屬性已經限定其無論如何發展都不會超越人治範圍,所以不可能發展為君主立憲制。 3、就歷史背景而言。明朝所處的時代是中國封建經濟開始走向衰落的時代,隨著封建經濟的衰敗,政治危機也越來越多,因此統治者實行極其嚴厲的思想禁錮,如八股取士,考試連時政都幾乎取消了,人治的色彩只會更加濃重。並且由於幾千年的封建儒家思想一直強調忠君和人治,使當時的人們沒有法制觀念,更兼當時明朝推行的閉關鎖國,無論西方發生的文藝復興或者啟蒙運動,所產生的民主思想都無法對中國產生影響。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本來內部長期盛行的就是人治思想,本身沒有誕生具有影響力的民主思潮(明末有,但沒有產生影響),再加之閉關鎖國,外部民主思想無法對中國產生有效影響。所以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明朝內閣制度不具備轉向君主立憲制的思想理論基礎,所以明朝內閣制度無法變為君主立憲制。


雲端之秀

明朝內閣制是否有可能發展成為君主立憲?石頭君要說確實很有希望,但卻基本沒可能真正實現,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說很有希望?

石頭君說明朝的內閣制很有希望發展成為君主立憲制是因為明朝的內閣制確實和現代君主立憲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即君權虛置,以公務員為決策主體。而且在明末清初,中國的思想體系和政治體制通過一些西方來的傳教士的親身描述和往來書信傳入歐洲,對伏爾泰和萊布尼茨等啟蒙時代的大家產生過非常重要的影響。

啟蒙時代介紹儒家思想的書籍

在政治方面,最大的影響就是中國的文官體制,這和當時歐洲的貴族統治體制完全不同,即官員不是因為出身和血統而獲得官職,而是因為通過教育獲得知識,在考試中取得優秀成績而獲得官職。這種體制對當時的歐洲來說是革命性的,也在後世被歐洲各國先後採納。而歐洲最早出現的英國文官制度,更是直接來自公元1806年東印度公司對中國文官制度考察之後在印度殖民地仿效中國製度建立的文官制度。後來這一制度在1855年被英國本土所借鑑,使英國在歐洲率先建成文官制度,之後歐洲各國又從英國借鑑,使其最終成為全球近代政治的一種規範,也是現代政治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其實明朝的那種成熟的文官制度及其在頂層的代表內閣制度,確實是和現在政治制度在一些方面有非常近似的特點,因此也確實有希望演化成現代君主立憲制度。

為什麼又說基本沒可能實現?

明朝內閣的權力是來自君主,而不是來自人民

古希臘的公民大會是君主立憲制度能夠實現的根本原因

而西方能夠做到對君權的限制,並不是通過內閣制度實現的,而是通過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公民大會制度。這個制度經過改造成為了西方近代的議會制度,而議會對君權的限制才是西方近代君主立憲的源動力,內閣制和文官制只是為了實現高效治理而採用的具體施政方式,所以只憑內閣制是不可能產生對君權的實質性制約的,因此也不可能使其輕易轉型,過渡到君主立憲。就算在時代的大潮中,最後可以實現,期間也必然會經歷類似革命式的巨大變故或者超長的過渡期,所以這裡面其實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桃花石雜談

首先,內閣制是一種政體形式,而君主立憲制是一種國體,兩者之間不是必然的關係。

明朝的內閣也不同與英國的內閣制不同,明朝的內閣其實就是皇帝的智囊集團,充當皇帝的秘書,提供事情解決方案,也就是票擬權,但是最後能否生效則在於皇帝是否批紅,就是決定權。

只有到了萬曆初年的時候,張居正將內閣制發展到巔峰,張居正提出的票擬基本都能通過,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張居正就有絕對的權力,而是當時萬曆皇帝太小,加上太后支持。在崇禎年間,十七年,被免職的內閣大學士多達五十多人,可見,皇帝想換你還不是玩一樣。

也就是說,君主立憲否定了“君權神授”這樣的思想,而明朝或者整個中國封建王權的核心都來自於君權神授,皇帝的權力大於一切,從秦始皇一直到清朝,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一直都是君主加強集權,中央加強集權的過程,怎麼會允許君權衰退的情況出現,到清朝雍正設立軍機處,更是標誌著君主皇權達到巔峰的標誌。

君主立憲的核心,就是憲法和議會,在中國古代根本就不存在一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法律,皇帝遇到大事,還經常來一個天下大赦,法外開恩什麼的,這根本就是皇權凌駕於法律的時代。

而且,作為國家權力運轉的議會也並不存在,在中國兩千年皇權裡,貌似只出現過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這樣的權力機關,經過順治和康熙、雍正的努力幾下就將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給架空了。

就是到了民國,有了議會,國民黨黨首宋教仁半路就被槍殺,選大總統的時候,袁世凱更是派軍隊帶著槍進入會場,可見,議會只是一種形式罷了。

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域廣闊的封建國家,因此需要高度的中央集權與至高無上的皇權來維持國家的穩定,所以,中國不存在君主立憲也不存在責任內閣制的土壤。

假如明朝真的開設議會,並且實行君主立憲制,那麼你認為中國的議會會如何構成,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王公大臣官員地主豪紳,代表最底層人民群眾的農民會進入議會嗎?肯定進不去,那麼議會的討論的只能是如何收更多的農業稅,如何控制農民的人身自由,如何更快的進行土地兼併。議會的主題永遠是,地主聯合富商如何更多更快更好的壓榨老百姓!

這樣的君主立憲是你期待的嗎?


史論縱橫

謝謝提問!我贊同桃花石分析和比較。

二、雖然明代中後期有內閣決策的實踐,也具備實施制的部分條件,但不具備實施西方內閣制的主觀能動性和社會迫切性。西方君主立憲是殺出來的。是君主集權與民主鬥爭妥協的產物。而明代民間並不具備這種反抗意識和鬥爭。帝王集權制不可能在無壓力的情況進行君主立憲。即使在知識界也鮮有此呼籲。反昏官不反皇帝,更不反皇帝集權。即是有過反皇帝,也只是反某個皇帝,並沒有反制度。只是想換個好皇帝而已。還是忠君愛國的。社會意識和社會基礎都停留在維護皇權階段。也就不可能實現西方的君主立憲。

明代有許多現象給人以可搞資本主義的假象,如曾經有人說具有資本主義萌芽一樣。事實上的某些現象發生,是明代政治的寬鬆的結果。不是制度保障下產生的必然結果。明代的社會小說發達也屬於這種情況。相類相同的現象可以有,但國家制度不同,結果是不一樣的。是否成氣候,關鍵在於制度保障。





左說春秋

不可能。但是如果金沒能滅北宋,北宋也許有可能。

因為政治是種平衡。

英國所以能走到君主立憲,其根源是英國1215年簽訂的《大憲章》。

《大憲章》於1215年6月15日由國王約翰在倫敦西部埃格姆市郊的蘭尼米德(Runnymede)草地上籤署。用中世紀拉丁文寫成的《大憲章》由六十三條構成,成為了後世英國憲法的基礎,時隔八百餘年的今天,這六十三條中的三個條款仍然有效,包括保證英國教會的自由,確認倫敦金融城及其他城鎮的特權,以及所有人都必須有合法的審判才能被監禁。正是《大憲章》創造了“法治”這一理念。而其中諸如正當程序、限制政府權力、財產權保護和人民自由的那些原則,至今依然是世界各國都信奉的現代法治的核心要素。

而英國1688年爆發光榮革命,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算是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這中間相隔近五百年之久,時間跨度比整個明朝都要長。任何深刻的制度變革都不會是簡簡單單頒佈幾個法令就能一蹴而就,需要漫長的時間深耕文化這片土壤,因為歸根到底,制度是文化的果實。

所以僅僅從大憲章制定這一點,明朝建立於公元1368年,就算洪武皇帝朱元璋一登基就搞出大憲章也晚了一百五十多年了,而這事如果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宋朝,時間上算來得及,當然歷史不會是如此簡單的重複,但是由君主制到君主立憲制的過程絕不會很快完成。

何況,朱元璋怎麼可能會自發的去限制自己權利,他連丞相都廢了,其子孫恐怕也不會,朱棣是權力怪獸,連自己的兒子都防著,而胖兒子朱高熾在位不過九月,哪有時間,朱瞻基忙著鬥蟋蟀,明英宗讓蒙古人抓走了,景泰帝還得防著朱祁鎮復辟呢。。。。。。當然這都是笑談,還是回到大憲章建立的條件吧,在我看來英國之所以能夠簽訂《大憲章》,除了某些學者認為英國古老而獨特的私有制基礎為代表的獨特文化土壤以外,還和約翰國王所處的時代有關。首先,當時的英國王室在英國是說法語的“外來戶”,統治怕不算太穩固,而另一個原因當時的英國是在地地道道的封建制度之下,貴族們都是擁有自己領地並享有領地上最高權力的封建領主,在地位上貴族和國王是平等的,國王不過是個大貴族罷了,根本不能凌駕於貴族之上。正是這種貴族強勢,至少是均勢的狀態,才可能有實力和君主叫板。

對於獨裁君主,權力都是他們刁在嘴裡的肉,你想讓他撒嘴,如果你拿不出更大更誘惑的肉,就只能有條靠譜的打狗棒了,可是你看明朝誰具備和君主叫板的本錢呢?王爺們麼,再怎麼說都是朱家人憑啥把我家的權力和你們分;勳貴麼,我們還考老朱家領工資呢,這事別找我;文臣麼,他們正被皇帝按在地上打屁股,怎一個斯文掃地了得,商人麼,他們是無論有多少錢家裡都不準合法僱傭人的下等人,百姓麼,憲法?你說啥,別耽誤俺放牛,閒的沒事檢點牛糞好不扯啥憲法,憲法當飯吃啊。

其實《大憲章》不重要,重要的是限制王權或者皇權,但是限制皇權的必須是不依附於皇權的獨立勢力具備起碼與其均勢的勢力。指望明朝怕是沒戲。

那麼宋朝為啥就有可能呢,這個其實和問題無關,等有人問再答吧。

還是總結一下,明朝不可能,因為缺乏限制皇權的另一種社會群體。

以上。


司馬牛腩

英國君主立憲前,國王有無上的權力,但議會的議員是老百姓選出來的,不是國王任命的,所以議會是代表老百姓的利益,於是和國王經常發生分歧,然後國王就把議會解散了,也就是不通過議會,自己一個人說了算。

後來議會實在受不了國王的奢靡、無能、鋪張,而且國王還不重視海外貿易,海外貿易是英國資產階級的金錢來源。於是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克倫威爾帶領起義軍把國王查理一世給殺了,然後英國變成了共和國,克倫威爾是國家元首。

但悲催的是,克倫威爾實行軍事獨裁,結果克倫威爾統治時期還不如查理一世時期,於是資產階級又把克倫威爾趕下臺,然後找了一個原來的王室成員回來做國王,最後發展出了君主立憲。

那明朝內閣是什麼情況呢,皇帝也擁有無上的權力,不同點在於內閣的官員都是由皇帝任命的,不代表老百姓的利益,吃誰的飯聽誰的話,所以這些官員代表的是皇帝的利益。

那在民間呢,有錢人太少,有錢了才有利益需要維護,才會想要政治權力,但老百姓太窮,所以不餓死就很滿足了。比如《大明王朝1566》裡面演的:改種水稻為種桑樹,老百姓沒飯吃,仍然種水稻,發不了財。

這樣來看,明朝是不會走向君主立憲的。因為君主立憲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要有廣大的資產階級,也就是要有很多的錢。

但明朝老百姓顯然沒有錢。

現在的你覺得自己是屬於資產階級嗎?


上丞工作室

明朝地位等同於公元前254年到公元470年的羅馬帝國。是最強大,最持久,數量達到最大限度,等級發展到最高最後的現階段的一種世界性社會形態的全球性集大成者。誰可以早早以特殊方法升級換代,它們這樣的事物的絕無可能。

粉碎再生,是唯一讓歷史繼續發展的途徑。當年,炎黃時代,也是對一萬多年領先而走向僵化的東方氏族世界的粉碎。才有了春秋戰國的大飛躍。

2061年持續絕對衰退的美國,也是這樣在公元2092年進入臨界點的。

實際上,再生的清朝,根本就和明朝不是一種經濟狀態,清朝是一個新興的東方道路的近代國家,直到1850年中國人口達到4.3億時,美洲作物的產量才佔糧食總產量的8%,同時當然會佔用耕地,4.3億中,只有2000萬是大家僅僅樂道的理由。清朝的地位,和法國波旁王朝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