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古代俠客吃飯都是2斤牛肉一斤酒?

東方剪報:

看古裝劇的時候,大俠總是PIA地一下把劍拍桌上,然後跟小二說,來2斤牛肉一斤上好女兒紅!這時候好奇寶寶要發問了,古代殺牛不是犯法的嗎?為什麼大俠還敢吃牛肉?古代白酒多少度?為什麼大俠喝多少都不會醉?

哞~ 幾千年來,牛都是農民伯伯的好夥伴,耕地時的最強DPS(高輸出的英雄)。其實說難聽點,大家都知道牛肉好吃,但是都不敢殺牛,因為用牛耕地的父老鄉親肯定饒不了你,官府也會嚴懲你。

但是綠林好漢嘛,行走在違法的邊緣,吃牛肉代表他們叛逆的態度,敢殺牛賣肉的也是退隱江湖的牛人,店開在荒郊野外。「來2斤牛肉!」,「來嘞~」就像天王蓋地虎,小雞燉蘑菇,暗號對上了,說明大家都是一路人嘛。

再來說酒,白酒需要蒸餾,清朝後期才在中國流行起來。既然白酒這麼晚上的王者,那古人喝的到底是個啥酒?答案是黃酒、米酒等發酵酒,度數跟現在的啤酒差不多

後來宋代出現了「燒酒」,把黃酒燒熱,度數提升到了30多度,因為過濾技術不夠成熟,酒液還比較渾濁,還處於白酒釀造的初級階段。

也就是說,大俠們一口悶的那些酒,跟我們在大排檔喝啤酒對瓶吹,也沒太大差別,度數低,當然很難喝醉啦。biubiu我忍不住腦補,李白就是在微醺時寫出這麼多華美詩句的吧,真正喝大了的人,醜態百出啊。

為什麼古代俠客吃飯都是2斤牛肉一斤酒?

為什麼古代俠客吃飯都是2斤牛肉一斤酒?

為什麼古代俠客吃飯都是2斤牛肉一斤酒?

來自東方剪報媒體監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