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多家企業利潤僅相當於3家跨國公司,本土農機企業路在何方?

前幾天與某跨區公司中國區老總見面,在交流中該老總的一個觀點引起了農機噴的高度關注,他說今年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農機行業沒錢了!甚至是鬧錢荒了!具體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1 投資農機的錢少了

農機噴通過多方努力,才找齊了從2012—2017年農機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數據,2012年前數據很難找到,但可以肯定,從2004—2012年國內農機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環比增長肯定會大於15%。

1萬多家企業利潤僅相當於3家跨國公司,本土農機企業路在何方?

近幾年國內農機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變化情況

從2012—2017年的數據可以看出,2015年是固定資產投資的巔峰,1532億元人民幣,當年規模企業工業總產值4523億元人民幣,固定資產與產值之比約為1:3,之後就出現下滑,到2018年農機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預計不會超過1000億元。

分析全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有什麼意義呢?馬克思曾說過:資本如果有50%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也就是說資本天生具有逐利性,資本大量流入一個行業,說明這個行業處於快速成長期,資本進入後有利可圖;但一個行業投資額出現持續性下滑的時候,說明行業機會減少,對資本已經沒有吸引力了。

投資的減少反映的是行業機會減少,吸引力下降,但直接的結果就是行業增量資金不足,感覺錢不夠用了。行業固定資金投資減少並不算什麼,最怕的是農機行業原來的資金出逃和外流,這對行業來說是釜底抽薪。

2 生產企業掙的錢少了

看一個行業錢多錢少,投資總額是一個參考指標,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看不看好的問題。投資總額是行業的增量,只能算是錦上添花,但資本絕不會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真正恆量一個行業的運營質量,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要看行業自己的造血功能,其中利潤是最關鍵的指標。

1萬多家企業利潤僅相當於3家跨國公司,本土農機企業路在何方?

2011—2018年農機生產領域利潤變化(2011—2017年來源國家統計局;2018年為預測值)

利潤代表著全行業在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務之後創造價值的大小,利潤越多,行業越繁榮,行業也越有吸引力,當然行業可供使用、支配、分配的錢也就越多。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5、2016年行業利潤處於巔峰期,超過了250億元,但2017年進入下行通道,預計2018年會更少,可能僅僅只有230億元。

怎麼看待農機行業250億元的利潤呢?2015年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利潤約126億元人民幣,久保田64億元人民幣,凱斯紐荷蘭45億元人民幣,迪爾一家公司賺的利潤約為中國農機全行業的50%,久保田約為26%,凱斯紐荷蘭為18%,也就是說全國1萬多家企業創造的利潤相當於迪爾、久保田和凱斯紐荷蘭3家企業利潤之和。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種對比讓人心裡非常不舒服,但事實就是如此。2012年起,中國就是全球第一農機制造大國,但我們大而不強,大而虛胖,主要問題還是產業的集中底太低,1萬多家企業在打消耗戰,其結果是誰都沒有掙到錢,照這個形勢下去,可能全行業的盈利能力會越來越弱。

3 企業從銀行融入的資金少了

企業日常可支配的現金一般包括自有資金和外部融資,其中銀行貸款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

因為行業內沒有融資報表,所以我們無從知道農機行業在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對外融資數據,但通過一些主流製造企業也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

行業內一位老總告訴農機噴說銀行都是“勢利眼”,典型的嫌貧愛富,只會錦上添花,但絕不雪中送炭!

在得知農機行業開始下行之後,近兩年銀行普遍壓縮了對農機企業的授信額度、貸款額度,比如行業內某家制造業上市公司,2017年銀行壓縮信貸2億元,2018年又壓縮了8000萬元;山東某家大型農機企業,2017年銀行將5000萬元的貸款收回之後找種種藉口不再釋放額度,而在2008—2015年,銀行每天都追著給這家企業貸款。

製造企業還算好,因為有固定資金,雖然銀行在壓縮授信額度,但因為有抵押物,還是能貸出一部分錢,但農機經銷商就慘了,因為場地是租賃的,庫存是廠家的,所以經銷商並沒有多少可供抵押的資產。

今年被壓縮或乾脆拒絕貸款的情況很普遍,許多經銷商都缺流動資金,因為資金鍊斷裂而退出農機行業的經銷商不在少數。

4 農機補貼資金少了

事實上大家對補貼資金減少這一點關注度已經非常低了,因為近幾年大家普遍感覺補貼資金是富裕了用不完了,但事實情況可能與直觀感覺有出入。

1萬多家企業利潤僅相當於3家跨國公司,本土農機企業路在何方?

2004—2018年國家農機置補貼資金

農機噴認為,首先,農機行業的補貼資金總額不算多,國內市場目前對經濟類作物、設施農業、畜牧養殖、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等全程機械化所需求的機器一年至少有2000億元,許多機器國內沒有,用戶有需求,但根本找不到可用的機器,而進口的機器又價格昂貴,如果放開對進口特色農機的補貼,這186億元根本不夠用。

第二,在中央補貼資金減少的同時,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幾乎沒有了。熟悉國內農機補貼政策歷程的人應該知道,在補貼政策剛推出的幾年,地方政府積極配合國家的號召,從省裡、市裡到縣裡都有配套補貼,一些地方的配套資金會高於中央財政資金。

比如某省常年是中央補貼資金和地方補貼資金倒掛,但隨著國補資金連年增加,地方政府不再熱衷於追加地方補貼資金或降低地方配套資金,導致補貼對地方的實際拉動同比下降。2008年前國補資金對農機消費的拉動大約為1:5.5,而據國內權威機構報道,2009年拉動效果已經降到了1:2左右。

補貼資金的減少事實上對整個行業的需求都產生了影響,直接影響了生產企業的投資積極性,因此也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5 資本市場流入的錢少了

比起正常的實業投資,資本市場方面的融資更能反映一個行業的成長性和機會性。

2006年,中國一拖併入國機集團,有消息說國機集團計劃投資至少20億元,2009年吉峰農機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5億元,2012年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8.1億元,2016年星光農機IPO成功並募集10億元用於採棉機、打捆機、大型拖拉機項目,2017年弘宇農機募集資金3.7億元用於高端提升器項目。

此外,2016年之前還有中農集團併購博遠,中農發併購山東巨明,美國愛科併購山東大豐,克拉斯併購山東金億,吉峰農機併購吉林康達,雷沃重工併購阿波斯、馬特馬克等重大資本動作。另外不得不提,2014—2016年近50家農機企業爭先恐後地進入新三板市場。

2017年以及可以預見的2018年,農機行業IP0、併購、整合等資本動作將會非常少,當然通過資本運作流入農機行業的資金也將非常有限,農機行業對資本的吸引力已大大降低了。

農機噴旁徵博引,其實想說的只有一句話:農機行業沒錢了!要鬧錢荒!

俗話說錢壯慫人膽,農機行業沒有錢了絕不僅僅是農機行業的人說話時底氣不足這麼簡單,事實上對企業來說,資金就是企業的血液,現金短缺或資金鍊斷裂是性命攸關的事,正如《孫子兵法》所言:“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

所以農機噴認為農機行業的商業邏輯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04—2013年黃金10年,企業的主要任務就是搶抓機遇,誰能抓住機遇,誰手頭有足夠的現金流,誰就會有話語權,“有錢人說了算”,同時,口袋裡有足夠的錢才會熬到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