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来啦!第三方支付直连模式宣告终结!

第三方支付行业中存在多年的直连模式宣告进入截止倒计时。央行下发的文件中,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给出了最终时间——2018年6月30日,届时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央行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银支付[2017]209号)显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第三方支付存在风险漏洞

网联来啦!第三方支付直连模式宣告终结!

这条新规的实施,标志着网络支付业务由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模式将彻底结束,全部接入“网联平台”。2016年10月20日,人民银行正式批复,同意在人民银行指导下,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按照支付机构“共建、共有、共享”的原则,组织推进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建设工作,网联平台亦被称为网络版银联。

网联平台一端连接持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另一端对接银行系统。在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后,第三方网络支付机构不必再与各家银行分别谈判签约,只需要接入网联平台即可。

“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一名支付机构资深人士这样评价网联上线。资深人士表示,网联运行之后,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影响很大。首先,切断了支付公司与各银行通道直连,暂时不清楚通道费率明细。其次,支付公司的客户应该要求上报网联,提升了中小支付公司对商户资质审核的能力,可以有效降低欺诈违法类商户接入。

迅猛发展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目前用户量和交易规模均为世界第一。而此前,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的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绕开银联,形成了直连银行的现有模式。这种模式绕开了央行的清算系统,使银行、央行无法掌握具体交易信息,无法掌握准确的资金流向,存在一定的风险漏洞。这一模式也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洗钱、套现获利、盗取资金的温床。

央行全面监管资金流动

网联来啦!第三方支付直连模式宣告终结!

对央行而言,网联成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与网联一点接入,即可接入所有银行,可大幅缓解重复投入的情况,也落实了支付与清算分开的监管要求。网联平台的设立,是央行告诉第三方支付机构:“你们的业务格局我不改变,但是你们的资金流动,我要看得清清楚楚。”

网联为所有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同样标准的服务,抹平了支付企业之间实力差异带来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不同的问题,实现了整个互联网支付清算体系效率和安全的平衡,也为客户备付金统一存管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第三方支付企业统一接入网联,也从根本上杜绝了非持牌机构开展支付清算业务的可能性。

对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接入网联也有好处,可以大大节约其银行渠道拓展与维护成本投入,第三方支付企业比的不再是谁的银行渠道多、谁的清算成本低,而是谁能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的支付场景和体验,可以督促第三方支付企业集中精力拓展场景,优化用户支付体验,回归到支付的本业上来。

网联上线将对消费者带来一定利好,线上清算费率或仍有下降空间,线上线下费率可能趋于统一。随之也将传导给消费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时中小机构也能够有更多针对C端的创新,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平台亟待大规模技术升级

网联来啦!第三方支付直连模式宣告终结!

今年3月31日,网联平台启动试运行,6月30日,网联平台宣布正式启动业务切量,即开始转接清算一般用户实际交易场景的网络支付业务。截至6月30日,财付通、网银在线、快钱、百付宝、支付宝、平安付、翼支付7家支付机构完成接入,联动优势、中移电商接入工作进入倒计时。这9家机构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合计占比超过96%。

全部按照标准模式接入,这会对部分支付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对于存在创新产品模式的支付公司的平台、商户及其客户也可能存在一定影响。

网联的设立和运行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经营模式由原来的“三方模式(用户、支付机构、银行)”回归到“四方模式(用户、支付机构、网联、银行)”,这样一来,网联对于技术上就有更高的要求,包括技术接口、系统运营能力、订单处理能力、交易数据处理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采用第三方支付的平台和商户,例如爱享365平台,就需要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升级系统以匹配新的“四方模式”。

自2016年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各金融监管部门逐步将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及监管工作最核心的主题,启动了新一轮以“防风险、强监管、治乱象”为特征的监管“风暴”。2017年被金融业称为“史上最严”监管年,监管令密集发布,大额罚单不断开出。分析人士指出,中央金融监管将持续趋严,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第三方支付直连模式的终结,正是中央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中央整治非法金融乱象,全面加强各类金融活动的监管,必将引导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新业态健康发展。(邹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