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原創」關於「胸肌內側發展滯後」的問題

「超超原創」關於“胸肌內側發展滯後”的問題

今天仍然在整理胸的動作詳解,那麼順便再說一下一個練胸的常見問題。

很多人都發現自己胸肌練了一段時間後胸內側比較差,這是正常的,我們的胸肌都是下部和外側比上部和內側更容易發展。

「超超原創」關於“胸肌內側發展滯後”的問題

如果你想著重加強胸的內側,就在臥推中把握距變小一些,複合動作是主要的,而不是靠加強繩索夾胸、蝴蝶機夾胸這樣的單關節小重量動作。

「超超原創」關於“胸肌內側發展滯後”的問題

因為像繩索夾胸、蝴蝶機夾胸這些動作上不了較大重量,參與的肌肉也少,遠不如臥推艱難,而動作越艱難,神經系統就會募集越多肌纖維去參與做動作,也就意味你的肌肉會得到更深的刺激。

所以有不少人覺得“我的胸內側不夠好,所以我在練胸計劃中把繩索夾胸和蝴蝶機排在最前面的動作去加強”,但他們在執行一段時間後並沒有太大效果。

內側不夠好,上部不夠飽滿,這屬於細節問題,很多教練建議新手在把緯度練得足夠大之前先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但如果你不想在今後的訓練中發現胸上部和內側發展滯後太多,我建議在平時訓練中就把上斜的動作排在前面,並在臥推中採用窄一些的握距。

「超超原創」關於“胸肌內側發展滯後”的問題

有人問在臥推中採用窄握距針對胸內側訓練的同時肱三頭肌也受到了更多刺激該怎麼解決。

這也是正常的,臥推中握距減小,胸內側和肱三頭肌的受力都會增加。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調整一些動作細節讓它更針對胸內側或肱三頭肌。

如果你想更針對胸內側,那麼建議在動作中大臂與軀幹保持45-60度夾角,從側面看來小臂應儘量與地面垂直;如果你想針對肱三頭肌,那麼大臂應該始終夾緊軀幹,從側面看來動作下降時小臂應向胸部傾斜靠近。

「超超原創」關於“胸肌內側發展滯後”的問題

↑練胸內側:動作過程中大臂與軀幹保持45-60度夾角,從側面看來小臂應儘量與地面垂直。

「超超原創」關於“胸肌內側發展滯後”的問題

↑練肱三頭肌:大臂始終夾緊軀幹,動作下降時小臂應同時胸部傾斜靠近增加肘關節屈角,動作最高點肘關節更加接近伸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