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上)

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上)

本共识中胆囊切除术专指因胆囊良性疾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及开腹手术),不包括因其他肝胆胰等疾病联合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

本共识循证医学证据质量等级和推荐强度等级按照GRADE系统进行分级,证据等级分高、中、低、极低4级,推荐等级分强烈推荐和一般性推荐两级。

1.胆囊切除术后胆源性腹痛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

胆囊切除术后部分患者有持续性或发作性上腹痛,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3.8%~37.0%。胆囊切除术后腹痛大多为胆源性腹痛,其诊断标准为:疼痛位于腹上区和(或)右季肋区,并符合以下条件:

(1)疼痛逐渐加重至稳定水平,持续30 min或更长时间。

(2)发作间歇期不等(不是每天发作)。

(3)疼痛影响患者日常活动或迫使患者急诊就医。

(4)与排便相关性不明显(<20%)。

支持条件包括:

(1)伴恶心和呕吐。

(2)疼痛放射至背部和(或)右肩胛下区。

(3)夜间剧烈腹痛。排除胆总管残余结石、残余胆囊结石、胰腺炎及其他腹腔器质性疾病,胆源性腹痛主要因胆管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造成。

黄志强院士曾指出:胆囊切除术后,胆囊与Oddi括约肌之间原有的协调作用受到破坏,括约肌呈痉挛状态,胆汁不易排出,胆总管扩张,管壁张力增高,出现右季肋区痛,其中胆总管壁的张力在疼痛发生中起"扳机"作用。

胆管SOD通常是指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伴有(或可引起)胆源性腹痛、肝酶升高、胆总管扩张等。目前国际上通用罗马Ⅳ标准,诊断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

(1)符合胆源性疼痛的诊断标准。

(2)肝脏转氨酶升高或胆总管扩张,但非同时存在。

(3)无胆管结石或其他结构异常。

支持标准有:

(1)淀粉酶或脂肪酶正常。

(2)括约肌压力测定(sphincter of Oddi manometry,SOM)异常。

(3)肝胆核素显像异常。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腹上区疼痛,首先要排除是否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然后进行常规的肝脏、胆道及胰腺相关血清学检查和腹部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胃镜及放射性核素肝胆闪烁照相。

推荐意见1: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发生典型的胆源性腹痛时,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液化验及必要的腹部影像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拟诊断为SOD。诊断推荐使用罗马Ⅳ标准。(证据等级:中级;推荐等级:一般性推荐)

二、胆囊切除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相关性腹胀、腹泻的原因及处理原则

胆囊具有存储、浓缩胆汁的功能。胆汁进入肠道后可以乳化脂肪,并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吸收。胆囊切除术后,胆汁不能有效浓缩和规律排放,降低了肠腔内胆汁酸的浓度及胆盐含量。术后SOD患者由于括约肌功能障碍,胆道压力升高,胆汁排空缓慢。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随访开腹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2~24个月患者,40%~50%存在1~2项腹部症状,如腹胀、消化不良等 。有文献报道胆囊切除术后可新发腹泻、排便频率增加以及大便松散等症状。术后1周新发腹泻发生率约为25.0%,术后3个月新发腹泻发生率约为5.7%。腹泻的发生可能与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流入肠道的节律与流量变化及胆汁酸吸收不良相关。

三、残余小胆囊和残余胆囊结石

明确残余小胆囊及残余胆囊结石的解剖位置和胆总管的走行,谨防胆管损伤的发生,同时注意术中行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排除癌变可能。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及残余胆囊结石的处理仍应以预防为主。术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精准评估及术中精细操作以避免残余小胆囊及残余胆囊结石。对于腹腔镜手术中胆囊三角解剖极为困难者应及时中转开腹,并及时行术中胆道造影检查。

(未完待续【接下文】)

参考文献【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