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鋪就脫貧奔康路

四川新聞網瀘州7月3日訊(周超文何啟思 文/圖)

“我們村的這些砂仁早的已經種10年了,這幾年,每年的花都開得好,結果又多,畝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7月1日上午,瀘州市江陽區分山嶺鎮回龍寺村75歲的村民楊召生看著家門口砂仁地頭綻放的那一串串砂仁花,臉上的喜悅溢於言表。

砂仁铺就脱贫奔康路

砂仁花怒放讓劉清貴欣慰不已

如今,在分水嶺鎮回龍寺村,象楊召生老人一樣靠著種植砂仁增收的農戶竟超過了80%,種植面積超過1500畝。

“我們回龍寺村規模發展砂仁產業,更多是緣於村裡的土地不集中成片,田邊土角多,這些年年輕人又都外出打工了,好多地沒種。自從種上砂仁後,不但解決了地撂荒問題,農戶還有幾千元的收入,為留守老人們找到了一條脫貧增收奔康路。”回龍寺村黨支部書記劉清貴告訴筆者,回龍寺村因為沒有產導產業,多年來,村裡的青壯年勞動力幾乎都選擇外出務工增收,一度導致村裡的土地撂荒十分嚴重。針對這一情況,村黨支部在2013年經考察論證後,果斷引種砂仁進行規模。在種植砂仁時,村委通過項目對大部分土地進行了整治,原本不容易發展生產的土地得到再利用;同時,村兩委幹部和有勞力的種植戶帶頭按照旱地每畝每年500元、水田每畝每年600元的價格租用無勞力或貧困戶的土地進行種植,讓流轉土地的貧困戶既可“坐收”土地租金。

砂仁铺就脱贫奔康路

昔日光山坡也被砂仁取代

不僅如此,砂仁種植大戶用工還優先聘用出租土地的農戶或貧困戶,只要有勞動力、有意願則可參與,農戶便在自己地裡獲得勞動報酬,“管理地每天可以掙上80元,划得來哦,還相當於把自己的地管理好了!”貧困戶李海成笑眯眯地說。李海成算了一筆賬,地裡以前主要種植高粱、紅苕和水稻,而作為經濟作物變賣的是高粱,一般每畝可以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種上砂仁後,投入的勞動力是現金,土地也直接“生錢”。“靠著出租土地和幫工,想不摘掉貧困帽都難呀!”

在一些種植期較晚的砂仁地裡,筆者看到,農戶利用砂仁生長期的空隙,還套種黃豆、綠豆等季節性強的豆科作物;在已掛果的砂仁林子裡,放養著一隻只“土雞”。“如今砂仁陸續結果投產了,村黨支部今年已著手成立專合組織,通過統一種植和管理及銷售,讓砂仁真正成為回比寺村脫貧致富增收的大產業。”

據悉,今年回龍寺已開花結果的200畝砂仁,預計畝可採收鮮砂仁750公斤,按目前與某公司簽約的4元/公斤計,今年砂仁畝收入就可達到3000元。“再過兩年村裡的砂仁全部投產後,村集體公司還將購回烘乾設備,對砂仁進行粗加工,以延長銷售時間,確保村民的種植效益。”劉清貴自信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