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人类遍布全球,分成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所说的语言千差万别,然而不管说什么语言,小孩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总是“mama”。这个几乎全球统一的关于母亲的发音,似乎从基因层面证明了母亲的伟大。

正因如此,母爱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时常凝聚在一些建筑中,候鸟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关于母亲的建筑故事。

米开朗琪罗《圣殇》

《圣经》在西方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看作是西方社会的精神之母。而关于《圣经》中的圣母玛利亚,一直是西方建筑装饰的一个主题,在欧洲教堂里,你会看到很多关于圣母的雕像或壁画,其中最出名的要算米开朗琪罗的《圣殇》,米开朗琪罗自己也曾说他这件作品是“罗马现今最美的大理石雕塑”。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圣殇》是米开朗琪罗受一位法国红衣主教委托而作,高1.7米,现收藏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这件作品取自圣经故事中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圣母玛丽亚怀抱着死去的耶稣。雕像中,米开朗琪罗一反传统表现圣母哀痛爱子的模式,将圣母刻画得宁静与柔美,赞颂人文主义理想。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耶稣横躺在玛利亚的双腿上,脸上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反而好似熟睡般安详。米开朗琪罗将玛利亚塑造成年轻俊美的女子,同时将耶稣的形体做小处理来凸显圣母形象。这独特的艺术处理好似暗示着玛利亚不论何时回忆耶稣都是她怀里的婴孩,不仅预示着基督教信仰中所饱含的爱与深情,也充溢着人类最伟大的母爱的崇高,因此这座雕像也通常被人名为《母爱》。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吴哥塔普伦寺

喜欢旅游的人对吴哥一定不会陌生,整个吴哥城遍布着大小寺庙、城堡,其中吴哥窟也常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吴哥城中高棉的微笑更是充满神秘。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在吴哥城中,其中有一座寺庙是当时古真腊国王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他母亲所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塔普伦寺(Ta Prohm)。塔普伦寺建于1186年,当时的阇耶跋摩七世刚过知天命之年,想来此时的他是极想念母亲的,因此才会初登王位不久就急着要为母亲修建一座寺院。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为纪念母亲而建的塔普伦寺,如今成为了吴哥城最受游客欢迎的寺庙之一,甚至吸引了《古墓丽影》这样的电影前来取景。塔普伦寺和吴哥其他寺庙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寺树合一,当地一种被称为蛇树的卡波克树成为了寺庙的主角,它们粗大的根茎覆盖着寺庙的院顶、缠绕着梁柱,包裹着门窗,在石缝中探寻,最后深插入大地的泥土中。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这番寺树缠绕的景象给人很大的震撼,一颗小小的种子掉进神庙的某个缝隙,经过几百年的努力,不断生长,一边向上攀升吸收阳光雨露,一边拼命向下探寻,这不正像是一颗种子用数百年时间寻找大地母亲的故事吗?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吴哥的寺庙那么多,而这个故事却偏偏在纪念母亲的塔普伦寺上演的最为精彩,这或许可以看成是冥冥中的一种天意吧。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陕西香积寺塔

中国社会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孝文化更是深入人心,在二十四孝中有一则“文帝尝汤”的故事,讲述的是汉文帝刘恒照顾卧病的薄太后,侍奉母亲毫不懈怠,因此他也被谥为汉孝文帝。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在陕西礼泉县有一座高44米的七层古塔,即香积寺塔,相传就是为了纪念汉文帝母亲薄太后而建。不过这座塔并非汉文帝自己所建,而是唐朝时期的人为了纪念文帝孝母故事而建的,因此也被称为“望母塔”。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如今的香积寺塔是在唐代原址上重建的,全用青砖砌筑,空心楼阁,正背两面开拱形劵门,塔内有楼梯,可登临眺望。

文丘里“母亲之家”

对学建筑的朋友来说,后现代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的作品是一定会接触到的,而其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在费城栗子山建给他母亲文娜·文丘里的房子,被世人称为“母亲之家”。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文娜·文丘里是个女权主义者,她出生于一个平凡的意大利移民家庭,因家里贫穷中学便辍学了,但其却通过不断阅读自学成为了一个“萧伯纳专家”,直到31岁遇到建筑师老罗伯特·文丘里才结婚,这种晚婚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也是非常罕见的。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次年,罗伯特・文丘里出生,夫妇从小就想把他培养成一名建筑师。后来丈夫去世,留给文娜一笔财产,她决定把这笔钱交给儿子建造房子,算是支持儿子的建筑事业。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因此罗伯特·文丘里把对母亲所有的爱都融入到这座“母亲之家”中,在这里充分展现了他的建筑理念,最终“母亲之家”成为后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母亲之家”2012年被AIA评选为费城地标建筑,原始模型被作为永久藏品存放于纽约MOMA之中,甚至连乐高玩具也专门出了一款“母亲之家”。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母亲之家”之所以如此有名,是它充分体现了文丘里的建筑理念,正如他在其专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所说,这是一座承认建筑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建筑,它既复杂又简单,既开敞又封闭,既大又小。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整个房子的设计和修建花了文丘里近5五年时间,房子建成后,文丘里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直到结婚后不久才搬了出去。它对于文丘里是一座融合了复杂感情的神殿——充满着爱与家人的回忆。

柯布西耶“母亲的小屋”

虽然柯布西耶和文丘里两人分属建筑界两个彼此对立的阵营,一个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激进倡导者,另一个是后现代建筑的举旗人,但他们两人关于母亲的故事却非常相似,就像所有世间的母爱到最后都殊途同归。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柯布西耶1887年出生于瑞法边境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钟表匠,母亲是钢琴教师。他还有个哥哥从小就很聪明,会拉小提琴,深受母亲喜爱,而他倒显得有些愚钝,后来终于被人发现他有绘画的天赋,于是去学了建筑。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在25岁的时候,柯布西耶雄心勃勃的回到家乡开了家建筑事务所,可惜生意寥寥,在困难时期母亲成为了他的客户,委托他建造一座房子,但因为建的太过奢华导致这个普通中产家庭成为房奴,背负不少债务,最后不得不将房子卖掉。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后来柯布西耶转战巴黎,并且慢慢收获了不少好评,1923年发表《走向新建筑》后,他在建筑界的地位基本就确定下来了,此时的他又想起往日父母对自己的帮助,决定再为他们建造一座房子。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吸取了上次的经验,这次选址在瑞士一个叫柯尔塞的村子里,依山傍水,旁边就是勒芒湖,对岸是连绵的阿尔卑斯山,如此美景正适合给父母养老。然而房子建好后,大约一年他父亲便去世了,留下他母亲在这,母亲在这寡居至101岁高龄,这里因此也被世人称为“母亲的小屋”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柯布西耶设计的“母亲的小屋”细节当中充满了人性化,房子内部并不大,是一个长17米、宽4米的矩形,就像是湖畔的一艘船。房子还配有一个大院子,院子南边围墙留了一个观景窗,母亲可以坐在这里眺望湖景。即使是猫猫狗狗,柯布西耶也帮它们设计了眺望台,让它们和母亲可以彼此眺望,知道彼此就在身边,这些人性化的设计都体现着柯布西耶对母亲的爱。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这些建筑遇到母亲,每一个都有动人故事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纪念柯布西耶“对现代主义运动的杰出贡献”,将其17个著名建筑作品列为世界遗产,其中就包括他为自己母亲设计的“母亲的小屋”。如今的“母亲的小屋”被作为博物馆,定期举办与勒柯布西耶工作相关的展览。

母爱可以不分国界,不分信仰,从古至今,都如此唯一,而报答母爱的方式却可以各不相同,帝王将相可以倾其财力,为母亲建庙修塔,建筑师可以亲手为母亲设计房子,而我们作为普通人,又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呢?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在底部留言分享。

文_ 候鸟旅行

图_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