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来烟酒去,谁搞得懂新诗面临的问题及出路,写诗太难了

节选:新诗语言没有主心骨(汪汪)

研究来烟酒去,谁搞得懂新诗面临的问题及出路,写诗太难了

“诗是语言的精华”,这是人们对诗的普遍印象。但是从新诗产生时起,尽管它的自由化倾向在一定时期内符合了人们自由表达感情的需要,使新诗获得了人们的赞同和认可。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必然要将诗纳入到诗本身的意义上来。而新诗在整个百年的历史实践中,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没有主心骨,从而使作为“语言的精华”的新诗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研究来烟酒去,谁搞得懂新诗面临的问题及出路,写诗太难了

五四时期,诗人们只注重新诗语言与旧体诗语言的区别,亦即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区别,而不注重诗体语言与其它文体语言的区别。尽管一些诗人由于习惯,也曾写过不少押韵的诗,甚至还讲求过双声叠韵,但基本的指导思想仍是追求自然的音节。然而过分追求音节的自然,导致了诗的语言失去应有的韵律美和节奏感。而且作为对自己的母语的一次大手术,在抛弃了一大片文学历史著作的同时,使几千年的文史著作只剩下白话的部分,使新诗难以承担我们在本世纪的感受。在这样重大的语言断裂后,那时的唯一出路就是用大量的翻译来充实。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得以大量地吸收西方的语法结构,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白话文语言,但是因没把自己的语言史结合起来,没有做到民族语言与西方语言的溶合,使白话文作为诗的语言未免显得单薄。从最简单的刘大白似的那种白话诗起步,诗歌好不容易经过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冯至等大批诗人的共同努力,慢慢发展到40年代的诗歌语言,但到50年代,我们又开始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清洗,把所谓的“小资产阶级”的东西统统抛弃,这样诗歌语言又没有多少东西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又从苏联引进了一大批以政论为主要风格的苏式语言,一直维持到1979年前。改革开放后,年轻的一代诗人发现中国之外竟然有许多新鲜的东西,一下子不知所从,于是今天学这,明天学那,拼命地模仿。当然,贫乏会使人痛苦,但丰富又使人应接不暇,从而让读者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诗人,高喊语言是最重要的,认为语言就是强制剌激。但他们对语言“重视”的结果却成为对语言的戏弄和强暴的扭曲,不但没有使语言震撼读者,而且使读者远离了诗歌。比如前段时期的“语言诗”,强调诗中“字”的单独活动和串联,完全抛弃思维、悟性、诗境等的连贯,使读者看到的只是一堆混乱的符号,从而对这种极端的文字游戏产生了极端的反感。

研究来烟酒去,谁搞得懂新诗面临的问题及出路,写诗太难了

研究来烟酒去,谁搞得懂新诗面临的问题及出路,写诗太难了

另一方面,诗之所以作为诗,应与散文有着质的区别。从审美思维与艺术选择而论,诗与散文在审美视点上十分不同:前者偏重表现内在生活的音乐,后者钟情再现外在世界的绘画。从构成方式和形式而言,诗与散文的艺术媒介也十分不同,散文有文学语言作为媒介,诗却没有现成的媒介。作为艺术品的诗是否出现,主要不在它“说什么”,而在于它“怎么说”,离开了独特的语言方式,诗便不复存在。但新诗长期以来,一直追求散文美,从而造成这样的后果:虽然白话走进了诗,但诗却走出了白话,似乎使人们误以为诗就是散文的分行分节。试以这两段文字为例:“辽阔的夜已把天幕廓成辽阔了,无垠的辽阔之底闪着一颗晶莹的星,你说那就是我的计程碑吗?辽阔的夜在天幕之下益显辽阔了”;“雷锋,我看见在你的驾驶室里那一尘不染的车镜,我看见在你车窗前那直上云天的高峰,啊,你阶级战士的姿态何等的勇敢坚强,你共产党员的红心啊是何等的纯洁透明”。完全可以把它们看作是某篇散文的部分章节,但我们又把它这样排列,就是最典型的新诗:

辽阔

艾青

辽阔的夜,已把

天幕廓成辽阔了!

无垠的辽阔之底

闪着一颗晶莹的星......

你说,那就是

我们的里程碑吗?

辽阔的夜,在辽阔的

天幕之下益显辽阔了......

雷锋之歌(节选)

贺敬之

雷锋,

我看见

在你的驾驶室里,

那一尘不染的

车镜......

我看见

在你车窗前

那直上云天的

高峰......

啊,你阶级战士的

姿态,

是何等的

勇敢、坚强!

你共产党员的

红心啊,

是何等的

纯洁、透明 !......

当然,一直以来,对艾青的《辽阔》和贺敬之的《雷锋之歌》评价也不低,笔者在这里也没任何贬损的意思,纯粹就事论事而已。至于有的新诗的散文化倾向则更为厉害,使人不得不要问新诗到底存在于何处?

研究来烟酒去,谁搞得懂新诗面临的问题及出路,写诗太难了

研究来烟酒去,谁搞得懂新诗面临的问题及出路,写诗太难了

所以笔者以为作为新诗的语言,必须与散文的语言区别开来,在符合现代汉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但要使现代性结合古典性,古典性丰富现代性,而且积极借鉴外来语言,建立新的诗语,应是今后中国新诗的创新之路。

研究来烟酒去,谁搞得懂新诗面临的问题及出路,写诗太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