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測試:有沒有創業做老闆的能力?

自我測試:有沒有創業做老闆的能力?

創業是個大問題,需要慎之又慎。在創業之前,一定要考慮全面,切不可匆匆上馬。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些事情事先想清楚了,要比邊幹邊想好。下面是12個創業自測題,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專業:馬雲說過,別什麼都想做,到時什麼也做不好!創業者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是為社會提供的一種專業產品或服務,必須要擁有足夠的消費群體或者穩定的顧客群體,必須保證所生產和經營的產品或者服務“物超所值,貨真價實”。讓消費者在享受同等社會產品功能的同時降低使用成本,或者讓顧客支出同等的使用成本可以獲得更高級的產品功能,這需要一種專業精神。

(2)資金:你的資金一定非常有限,創業者一定不要動用超過自己籌集資金能力的50%,否則將要有承擔風險的思想準備。因此,應該經常將實際的投資回報率與預期的投資回報率進行比對,從而控制風險。

(3)興趣

:從項目的選擇到定位,再到具體操作,都進行一系列的考察和規劃,並且符合自己的能力和實際情況,找到符合自己興趣的項目才是不錯的選擇。

(4)支持:創業之前肯定要和父母、親戚朋友說明情況,獲得他們的支持。否則的話自己做起來很累。因為家庭成員同意你的創業想法並支持你的創業計劃,你的創業可能性才會大大增加。

(5)管理:這是指經營你的企業所需要的技能。僅有單一的銷售技能是不夠的,其它技能如成本核算、做賬等能力你也應該有所瞭解和掌握。管理是一種知識和智慧投資,並且是一件註冊資本以外的經常性投資。企業的經營業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過去管理的成敗,而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則取決於當前的管理績效。

(6)模式:世界上沒有唯一的盈利模式,即使是最成功的商業模式也未必一定適合你。其實,哪個項目都一樣可以賺錢,只是看哪個人去賺,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賺罷了。所以,尋找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將成為持續穩定經營下去的前提。

(7)戰略:一個人的格局和務實程度,最終決定著他在事業上的發展高度。預期戰略是否變成了現實?戰略所確定的目標是否正確?要在未來的創業實踐中找到這些答案。

(8)定位:定位決定人生。首先,創業者的心態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在心中你給自己定位什麼,你就是什麼,如果不切實際,或者沒有一種健康良好的心態,也不會取得成功;其次,是你的企業定位、產品定位和品牌定位也必須準確。

(9)決策:人要偉大,必須超越自我,企業要做大,必須從“小我”昇華到“大我”。你可以沒有遠見,但一定得有主見,要經常將實際結果與做出決定時的期望值進行反饋比較。

(10)團隊:創業與成功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謂一個人創業叫單幹,團隊創業才叫企業。而且企業的“企”也說明了這個問題。人走企業自然就停止了。創業之前拉好好的團隊再開始創業吧。

(11)人脈:無論多大的企業都離不開人脈這個關係網。如果想創業,但是自己沒有一點人脈關係網,可以斷定這個創業是失敗的。而且創業初期大部人業務肯定都會在人脈裡面產生。否則就只有等著喝西北風了。

(12)應變能力:創業這條路充滿變化,市場在變,環境在變,消費者也在變。所以創業者應該要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從變化中去分析、去判斷這裡面所蘊藏的商機,並把危機轉化成可以為己所用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