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有編制和沒編制的差別,你知道嗎?

當前,公務員事業編考試受到廣泛關注,許多大學畢業生紛紛投入到考“公”大軍中,有很多人是為了更高的社會地位、穩定的工作環境與待遇,但是個人認為最根本的還是為了“編制”。

在事業單位中,工作人員分為正式工、臨時工(合同工),他們在身份上有著本質的不同,正式工一般是通過招考等方式進入事業單位,也就擁有夢寐以求的編制;臨時工一般都是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沒有政府承認的正式編制,也就不算是正式工。因此,編制意味著你在事業單位中是否為正式工。

事業單位有編制和沒編制的差別,你知道嗎?

1、身份不同

在事業單位中,具有編制的人一般具有正常的福利待遇及長遠的政治待遇,而沒有編制的臨時工卻無法享受同等待遇。有編制的工作人員一般都會給繳納“五險一金”及其他符合規定的福利待遇;而在事業單位無編制的工作人員一般也就給繳納養老、醫療保險及符合規定的福利待遇;工作任務來說,有編制與無編制的工作人員差距也很大,很多時候臨時工要承擔更多一點。

說的通俗一點,編制可以說是工作人員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保護傘”。有編制的人違反一般性紀律性錯誤,很少聽說有被處分或者開除的;而很多臨時工因為違反工作紀律被處分或開除的人大有人在。在日常的新聞中也經常的看到,這些事兒我們也經常耳聞目睹。

2.待遇方面

沒有編制,除了少數高薪僱傭的技術崗位,一般就意味著你在單位是拿著最少的工資,幹著最累的活兒的那一小群人。同工同酬將變成你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

3.職位晉升

沒有編制,既是你資歷再老、幹活再累、功勞再大,職務晉升沒你的份,單位新來的年輕,有編制,很可能股級、科級的上,你沒有編制,你只能看著他上去。

總的來說,你想要在事業單位努力,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編制是必須的,他是你事業成功的“金名片”和“通行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