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又掌握蜀汉兵权,李严为何被诸葛亮流放了?

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在临终前召见了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嘱托二人辅助后主刘禅。刘禅即位后,二人官居要职,齐心协力治理蜀汉。李严的地位在蜀汉仅次于诸葛亮,但是后来,他却因诸葛亮的一道奏折,被废为平民。那么,是何缘由,让李严被诸葛亮废为平民呢?这就要从李严的生平经历说起。

李严,荆州南阳郡人,才能出众,年少时先后在郡中各县做官。荆州牧刘表去世后,其子刘琮投降了曹操。于是李严去了蜀地,投靠益州牧刘璋,被任命为蜀郡成都县令。成都是益州的治所,有重要地位,李严在任期间,政绩斐然。

刘备本来依附荆州牧刘表,继任者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被迫南逃,攻占了荆州南方的几个郡,有了暂时的立足之地。刘备畏惧北边曹操的强势,又忌惮东边孙权的逼迫,于是有向西方益州发展的意图。

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又掌握蜀汉兵权,李严为何被诸葛亮流放了?

益州牧刘璋懦弱,打不过背叛自己的汉中郡太守张鲁,便请刘备来益州帮忙。刘备趁机计划夺取益州,率军攻打各郡县,直逼成都。李严奉命在绵竹抵御刘备,然而他却率众投降,倒戈相向。

刘备逼迫刘璋投降、夺取益州后,论功行赏,封李严为犍为郡太守,兴业将军。李严之前一直做县官,如今平步青云,当了郡守。

李严当郡守期间,盗贼马琴,高胜等人兴兵作乱,聚集了几万人。这时刘备在遥远的汉中,李严没有向刘备请兵,依靠郡中5千兵士,讨伐盗贼,斩杀贼兵首领,使溃败的贼兵回家为民。其后,李严又率兵击退了另外一个叛贼首领高定。于是,李严升为辅汉将军,兼任以前的郡守。不久,李严升任为尚书令,进入了朝廷中枢系统。

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又掌握蜀汉兵权,李严为何被诸葛亮流放了?

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讨伐东吴,不料惨败而回,不久便病倒了。刘备临终前召见诸葛亮和李严,嘱托他俩辅佐少主刘禅,并任命李严为中都护,掌管内外军事,镇守永安。

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此时李严掌管蜀汉全国兵权,恐怕诸葛亮也要忌惮他三分。这或许是刘备让李严和诸葛亮互相制衡,避免影响到刘禅的地位。刘禅的政权稳固后,李严被改任为前将军,他任然握有相当大的兵权。此时,李严和诸葛亮的关系比较和睦。

后来,诸葛亮在汉中出兵北伐,想让李严带兵镇守汉中。汉中郡在益州西北边境,李严很不情愿,百般推脱。李严借此要求划分5个郡设立巴州,让他做巴州刺史。蜀汉本来就地盘很小,诸葛亮当然不同意。为此,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又掌握蜀汉兵权,李严为何被诸葛亮流放了?

公元231年,诸葛亮兵出祁山,北伐曹魏,李严负责监督运输粮草。夏末秋初,正逢连绵大雨,粮草运输时常中断,李严派人告诉诸葛亮情况,并让诸葛亮回来。诸葛亮率军返回后,李严假装惊奇地说:“粮草还有很多,大军为何返回了?”李严的目的是想为自己督运粮草失职推卸罪责,并彰显诸葛亮按兵不发,无功而返的过错。

李严担心后主刘禅会派人调查诸葛亮无故退军的真相,同时也不想将事情做的太绝,于是他写奏折给刘禅,为诸葛亮辩解说:“大军故意撤退,是想诱敌深入。”李严认为这样做,对领导刘禅有了一个合理的交代,对同事诸葛亮也能维持友好关系。

老谋深算的诸葛亮看穿了李严拙劣的诡计,他将李严写给自己的书信全部呈给刘禅,证实了李严的过错。李严理屈词穷,只好认错谢罪。于是诸葛亮上奏给刘禅说:“李严贪图权位,只顾追名逐利,不为国家考虑。当初臣认为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所以对他有些宽容和厚爱。然而,臣本以为李严做的事都只是在求取荣华富贵,却没想到李严竟然颠倒黑白到了这种程度。如果再放纵李严,将会造成大祸。”

于是,李严被废为平民,流放在外。李严常常盼望诸葛亮能再次起用他,后来他听说诸葛亮死了,感到希望破灭了,所以情绪非常激愤,突然发病死了。

参考史书《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