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當上周的文章推送出去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給自己挖了好大一個坑。

果不其然,這個星期每開始看區塊鏈相關內容,我的智商就一次次被吊打。

同時,對程序員的崇拜也與日俱增。

計算機技術,真的是改變世界的神秘而強大的力量。

我試著把我瞭解到的複述出來,如有錯漏,請善心人士多多指導。

區塊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身份證是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為什麼會有身份證這種東西存在呢?

因為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導致人與人之間天然不信任。

比如小明要貸款買房。這裡面涉及到了銀行、開發商和小明三方,除了小明,銀行和開發商參與的工作人員都很多。

那,大家怎麼去確認是小明這個人買了具體哪套房,使用哪種貸款呢?

用身份證。

基於大家都認可身份證這一權威證明的存在,來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

這裡,身份證是由公安機關頒發的——可認為公安機關是“中心”——中心確認一樣東西,然後發放了證明,大家憑著對這個證明的信任來彼此信任。

但是,萬一丟了身份證呢?萬一身份信息被人篡改呢?萬一哪天身份證的真實性被質疑了呢?

信任危機就再次發生了。

可能被更改、中心的權威性有無、證明的真實性與否,這些問題導致現在的信息傳導機制必須很複雜——比如只銀行一方,就需要各種印章鑑證、風險控制機制、三方確認制度等等,極大地影響做事效率。

如果,有這麼一種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向全世界(真的全世界,不是比喻)宣告一個交易的存在, 並且這個記錄不可更改,隨時隨地隨便誰可查,那是不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對稱”呢?

區塊鏈就是這麼一種技術。

區塊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學術時間】

區塊鏈(Blockchain)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主要讓參與系統中的任意多個節點,通過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block),每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定時間內的系統全部信息交流數據,並且生成數據指紋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鏈接(chain)下一個數據庫塊。

簡而言之,區塊鏈就是一個神奇的賬本。

它沒有實體,不屬於任何一個誰,也不存儲在任何一個特定的數據庫裡。它記載了誕生以來的所有交易信息,對所有人公開透明,任何人都可以隨時查看確認信息,並且用密碼學的方法進行加密,很難被惡意篡改。

關於區塊鏈資產很難被惡意篡改有個很有意思的類比。密碼學有個碳量排放計算法,先計算攻破一個密碼學算法需要多少能量,然後看這個能量與水沸騰所需能量進行對比。根據測量,要破解一個228字節的區塊鏈秘鑰需要足夠煮沸地球上所有水的能量(228字節大概相當於114個漢字,一條微博就超了)。

因為一旦被寫入區塊鏈,數據就被確認並無法更改,這就消除了【數據真實性】的懷疑,也不需要另加權威去認證或辨識。

還是以剛剛買房貸款為例展開想象。小明去銀行櫃檯做貸款申請,櫃檯人員確認這一申請後,後臺所有相關部門在幾秒鐘內收到信息,調用區塊鏈裡記錄的小明的徵信報告,無需層層審批和確認,每個部門均可根據同一份數據做出自己的動作——這該節省多少時間啊!

據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的報告,2020年如果全世界銀行內部都採用區塊鏈技術的話,每年平均能省下200億美元的成本。

事實上,不僅僅是金融領域,因為區塊鏈技術具有超高的安全性,現在很多國家已經開始著手實踐用於公共服務。比如瑞典已經在房產交易上開始使用區塊鏈技術,迪拜也宣告預計在2020年之前,在政府的數據系統裡大規模使用區塊鏈技術。我國則在前年就有了區塊鏈技術實驗室。

區塊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區塊鏈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根本的信任問題。通過去中心化和數據不可篡改,讓每個人都可以達到“事實信息公平”。也因此,讓那些為了確保信息真實而存在的機制作廢,縮減了環節,提高了效率。

當然,這個技術現在依然算是小眾的新生事物(從2009年中本聰提出bitcoin開始算,也才8歲),但它所帶給人的想象空間著實巨大——畢竟,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信任問題是人類社會的根本難題。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