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经之二——孔仲尼六世祖被杀事件

昨夜读《左传》,看到此句忍不住记下:

恒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这是在鲁隐公被羽父弑杀后,姬允登位成为鲁恒公的那一年。宋国,有个叫华父督的太宰(羽父想的正是这个位置),见孔父妻子从对面走来(注意,父是古代男子的美称。此人子姓,名嘉,字孔父)。华父顿时惊为天人,迎面死盯着美女看还嫌不够,等她走过之后,又侧过身扭过头继续看。意犹未尽之余,不由感慨:“既美丽,又动人。”

春秋故事经之二——孔仲尼六世祖被杀事件

华督,子姓,字华父,名督,故称华父督

估计他是对身旁扈从说的,而且此事可能动静闹得比较大,否则这句风骚话怎会出现在史传之中?

现代的健康男子,在大街上邂逅窈窕美人,难免盯着看。如果对方颜值指数过高,比如台湾林志玲之类,很有可能会再转过身来盯着她的背影,目送她远去,如宋督碰到孔父嘉老婆那样。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大街上看美人的行为符合人性。

可是,这个好色的华父督在第二年干了件与目送孔父妻有些瓜葛的事情,就不那么符合人性了,请看《左传·恒公二年》:

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娶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

您说是欲火烧心吗?华父去攻打孔府,不但杀了孔父嘉,而且还娶了那位让他垂涎欲滴的别人的美妻。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司马,掌管军事大权的高官。这事被国君宋殇公知道后,怒不可遏,华父此时大约也吓得颤抖。结果?杀人不眨眼的华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宋殇公也一并做掉了。

春秋故事经之二——孔仲尼六世祖被杀事件

宋殇公怒,结果也被华督杀掉

臣子杀君主,这叫弑。春秋战国时期,发生过很多弑君事件,这个历史现象值得专家学者们研讨。弑君的成因很复杂,《春秋》上往往就记一句,比如“遂弑殇公”。所以,你很难把事件的内在动因以及各种背景全部还原出来。

“弑”这个字,本意是指古代统治阶级称子杀父、臣杀君。在《左传·宣公十八年》中,对该字有所解释:

秋,邾人戕鄫子于鄫。凡自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

这年的编年史记是,秋季的时候,邾国人在鄫国戕杀了鄫子。接着,史官对“弑与戕”做了个解释:凡从国内杀死他们国君叫做“弑”,从国外来人杀的叫做“戕”。很明显,华父杀宋殇公叫“弑”,而不是“戕”。

弑君总有其目的,在徐无鬼上篇创作的《鲁都喋血记》中,羽父弑隐公那是怕其与恒公联手做了自己,而华父弑宋殇公也肯定另有深意,不妨接着看《左传》:

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故先书弑其君,会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

诸君子认为,华父心里早就没有国君了,然后才产生这种罪恶行为。所以《春秋》先记载华父弑其君,然后才说他杀了孔父嘉(事实上应该是先杀同僚后弑君)。鲁恒公、齐僖公、陈恒公以及郑庄公为此事在稷地开了一次“联合国”会议,主要是商讨如何平定由华父引发的宋国内乱。由于各自都接受了华父的贿赂,所以最好会议的结果是,同意建立华氏政权,并予以承认。因为大家对宋殇公风评不佳,认为该公在位十年中发生了十一战争,搞得民不聊生。当时,华父就故意利于民意,先到处造舆论,说宋国百姓不满的原因是司马挑起了各种战争,“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

春秋故事经之二——孔仲尼六世祖被杀事件

宋殇公在位十年,却打了十一大仗

杀伐事件之后,华父就从郑国召回了公子冯,立他为国君,即宋庄公。同时又大肆行贿,把郜国搞来的大鼎送给了鲁恒公,鲁恒公笑而纳之,乐滋滋地把大鼎放到了自家的太庙,这是不合乎礼制的,所以《左传》上就批他“非礼也”。由于其他各国都收到了财礼,所以“联合国”开会的时候,大家对华父督予以承认,助他当上了宰相,建立了华氏政权。

有学者说,宋华督杀殇公,可能正是以迎立公子冯为正统,这里又涉及到宋国的立太子的故事,在此暂且打住,有立志探究春秋史者自然会自个儿去图书馆或者古玩市场去寻幽寻古,考察历史真相。关于华父弑君事件,宋国的史书也肯定有详细记载,可惜宋史没有传下来,我们只能凭着一本孔门弟子编写的《春秋经》以及《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等三传本,以此作为考察中国古代历史的汉字密码,而穿梭时空,一点点拼出当年的历史真相与完整的故事版图。

最后,有一点还是值得做个说明的,那么倒霉的大司马孔父嘉,实乃孔子先祖。孔仲尼是他的六世孙:

孔父嘉止一子,名木金父,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害怕华氏的逼迫,逃到鲁国,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这是孔子的父亲。孔圣人仲尼,则是孔父嘉的六世孙。

春秋故事经之二——孔仲尼六世祖被杀事件

孔子六世祖孔父嘉像

华父督则是宋戴公的孙子,与孔父嘉一样,国君都是有血脉渊源的。当时官居太宰,六卿之首,是当时宋国很有势力的大贵族。

若不读史,我们还真不会知道,孔子的六世祖奶奶,原来还是个“美而艳”的大美女。呜呼,读史有趣。当读到孔子所修的《春秋》,遥想着他面对着自己家族史这场大灾难,秉笔写下这条“恒公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时,他会生出一种怎样的感慨!——读史不仅仅只是有趣,更多令人深思与自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