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2018年上半年银行业改革发展热点大盘点

点击标题下「中国城乡金融报」可快速关注

2018年上半年,银行业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开放三大任务,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推动改善信贷供给,努力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银行业将破除无效供给和支持培育新动能相结合,提高服务质效。自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结构性去杠杆”以来,银行业坚持防控金融风险与企业转型发展相互促进,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僵尸企业”平稳有序退出市场。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通过定向降准措施,鼓励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运用定向降准和从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实施“债转股”项目。此次定向降准所释放资金的另一流向是小微企业。原银监会3月19日下发通知,重点针对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含)的小微企业贷款提出“两增两控”新目标。4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力争到三季度末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较明显降低。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6月25日,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上述一系列有力措施都旨在促进银行业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结构不均衡问题。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同比增长14.2%。

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运行稳健,风险可控。1月13日,原银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继续强监管态势。上半年,银保监会及原银监会依法查处了多起大案要案。经过综合治理,银行业各种类型的不规范行为得到初步遏制。此外,目前商业银行整体贷款质量和经营效益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和流动性储备充足。

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银行业上半年取得新进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组建成立,这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统筹经济金融工作全局作出的重大决定,对于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提高银行保险监管能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银保监会以及原银监会重点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股权管理,规范股东行为和董事会、监事会运作,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快建立。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宣布,中国决定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随后,我国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发布。为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银保监会提升外资银行营商便利度,合理放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条件。

展望下半年银行业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在继续落实三大任务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还要根据国内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内金融体系日趋完善、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的形势,适应银行业务结构、营销模式乃至金融市场格局所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

其一,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非银行金融机构将更多地参与银行业竞争,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其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愈发受到重视。小微企业将成为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要的客户资源,将在银行经营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其三,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消费信贷、个人理财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为银行的个人业务发展创造巨大空间。

其四,银行中间业务日益重要,无风险业务或低风险业务比重将增加。

其五,智能银行进程提速。银行将实现对包括个人客户、法人客户和往来银行的交易电子化,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客户服务,降低自身运行成本。

文:韩复龄

作者系央视财经评论员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金融系主任、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