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子弹退出枪膛?

《亮剑》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1942年日军“大扫荡”的时候,李云龙和赵刚带领的独立团被困在了山村中。赵刚和李云龙就商量,利用这个时间训练战士们的单兵刺刀拼杀。赵刚对李云龙说,咱们八路军火力差,缺弹药。论兵力,八路军与日军的伤亡是10:1,论火力,连20:1都不止。这个也是中日两军对技战术上的不同理解和和战术的差异及运用大相径庭的一种表现。

二战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子弹退出枪膛?

一方面,日本鬼子拼刺刀的技术整体上比中国军队要强,日本深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非常重视日本军队士兵拼刺刀的技术训练和培养,日本鬼子普遍擅长拼刺刀。日军的《步兵操典》里面对白刃战规定的太机械,《操典》规定,日军所有人在打白刃战之前必须要把子弹退出枪膛。据说,他们最反感的就是八路军在白刃战中开枪射击,认为这有损于一直正规军的荣誉。

二战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子弹退出枪膛?

另一方面,日本鬼子使用的步枪三八大盖比中国的步枪都长,拼刺刀时占有优势。根据过去的资料记载,一般两三个中国士兵才能够拼过一个日本兵。所以日本兵一般愿意主动与中国士兵拼刺刀。而八路军战士都是被迫与日本鬼子拼刺刀。

二战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子弹退出枪膛?

在实际拼刺刀鬼子很强悍迅速致命,并且不是端着刺刀晃,而是半弓步下蹲,保护自己重要部位和手,然后借助起身冲力同时手臂向外刺出。就像古代长矛兵一样,而且更加凶悍致命。基本一刀一个,除非你藏了一把沙土往鬼子眼里扔并趁机刺杀。当然也很容易被人家突然下蹲躲过。然后对你从心脏部位向上斜刺。现在明白了吗?电视剧也有真实一面,被鬼子挑到天上就是因为人家拼刺刀就是这么拼的。

二战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子弹退出枪膛?

鬼子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而且在当时国防比较强大,在心里有一种看不起八路军,觉的自己国家先进,八路军落后,战争经验是不如他们的,其次,鬼子通过拼刺刀的这种方式增强他们的侵略心理,激发军队的战斗力,而且鬼子在拼刺刀时,会将子弹退膛,目的是防止伤到自己人。

二战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子弹退出枪膛?

纵观二战中,就是因为这种鬼子古传的武士道精神,在太平洋战争最后美军挺进日本扫荡各岛的日军布兵时,往往鬼子作风强硬,拼死抵抗,比如在琉璜岛和其他各大岛中,美军为了拿下部防日军,釆用炮轰,火焰喷射器强烧地堡,泼汽柴油和灌水,用毒烟熏,就这样鬼子还是死不投降,并且给美军还带来了巨大的伤亡。所以,困兽犹斗同归于尽,也是鬼子理念和军事素养的一种典型表现。

珍爱和平,和平万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