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汽車安全只看剎車距離?這些數據把很多人都騙了

一輛車的安全性主要指什麼?很多人認為,我的車很經撞,看起很結實,它就很安全。甚至有人說,美國車車身鐵皮厚就安全,日本車薄皮就不安全,其實這些都是對車輛安全性能的誤解。

還有人會拿專業的汽車測評來舉例說明汽車的安全性,比如通常在一些專業化的汽車測評中,剎車距離指標往往是反映汽車整體安全能力的關鍵性指標,剎車距離優秀的車型大多都在40米以內(100km/h-0)。如此簡單粗暴的評判標準,其實就是在利用數據騙人。

判斷汽車安全只看剎車距離?這些數據把很多人都騙了

首先我們來科普一下,什麼叫做百公里剎車距離?簡單而言,就是我們把車開到100公里,突然前面發現一個障礙物,或者是什麼突發情況,啪一腳剎車踩到底,踩到車輛完全靜止不動,所需要的距離。然而,實際我們在路上開車要複雜得多,正常情況下,是從我們看到情況不妙,然後剎車減速,這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判斷汽車安全只看剎車距離?這些數據把很多人都騙了

事實上,所有關於剎車距離的評測都有著很大的侷限,比如,車輛載重的影響,天氣的影響,輪胎性能的影響,駕駛人員駕駛習慣的影響等等。大多數網站上公佈的什麼39米、40米的百公里制動距離只能作為一個參考。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判斷汽車夠不夠安全呢?

正確的觀念呢,是這樣的,一輛車的安全性,首先要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我們一般要看看有沒有一些必要的主動安全配置,主要指防抱死制動系統、電子穩定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盲點警示系統等等,而這些配置不僅出現在豪華品牌的中高端車型上,現在大部分國民車型都配備了這些技術,只是或多或少,智能化高低的區別。

判斷汽車安全只看剎車距離?這些數據把很多人都騙了

比如,吉利博越就在智能安全上做得很好,其首創實施了“安全識別圈”的理念。除了配備ACC智能自適應巡航系統、LDW主動偏航警示系統、智能遠光燈跟車會車調節系統之外,2018款吉利博越對城市預碰撞安全系統也進行了升級,並實現了開門預警、盲點監測等多項新功能,新增的智能車窗安全透氣模式,可以說是把安全做到了極致。

所謂被動安全,其實主要指我們印象中傳統的安全性配置,比如安全帶、氣囊、氣簾,包括安全槓等等。即使各項主動安全配置的功能再強大,也不可能絕對保證不發生事故,而被動安全就是在發生事故後車輛所採取的保護措施,同樣也是不容忽視的。

判斷汽車安全只看剎車距離?這些數據把很多人都騙了

在這方面,我們談到的自主品牌安全標杆車型吉利博越也毫不遜色。在2016年的C-NCAP測試中,吉利博越以58.2分的優異成績獲得了C-NCAP五星安全評定,不僅超越了同批次的寶馬和福特等合資品牌,取得了當年批次的最高分,也創下了當時SUV車型安全碰撞的最高紀錄。博越的被動安全設計包括高強度“籠”式車身、約束系統保護、兒童保護技術、行人保護技術等,能最大限度地減輕碰撞對駕乘者的傷害,這也是吉利博越“安全識別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判斷汽車安全只看剎車距離?這些數據把很多人都騙了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安全不追尾”,剎車距離看看就好,真正的安全還得試過才知道。要做到真安全,不忽悠,小夥伴們可得好好地感受一下車子的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的方方面面,畢竟開車上路,平安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