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公開課:比親子關係更重要的是社會關係

寫在前面:

之前我們分享過一篇文章:哈佛持續76年跟蹤700人一生:什麼樣的人活得更幸福?

經過70年的研究分析和觀點提煉,哈佛大學告訴我們:只有好的社會關係,才能讓我們幸福、開心。

為什麼又提起這個話題呢?

因為我感覺自己在育兒的過程中常常忽視了這一點。

我們很少過問孩子和同伴的相處情況;

有時相比社交,我們更注重孩子的成績表現;

對孩子不好的社交習慣,如一些自私的舉動,我們覺得孩子還小忽視就好。

今天就來通過一本書聊一聊這個話題。

耶魯大學公開課:比親子關係更重要的是社會關係

這本書是耶魯大學場場爆滿的公開課“人氣心理學” 的教授米奇.普林斯汀寫的。雖然大部分是針對成年人的,但對育兒也很有啟發。

好的社會關係的重要性

社會關係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歡迎度》書中的研究:

2016年 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社會學家,探究了社會關係與冠狀動脈病、高血壓、癌症和中風的相關性。

結果表明,擁有朋友與愛人,與鄰居交往以及志願服務大大降低了罹患生理疾病的風險。

那些社交孤立的人最容易患上高血壓。

社交關係影響著死亡率

書中有講到楊百翰大學的心理學家 Julianne Holt-Lunstad 的一份研究。

這些研究涵蓋了全世界 30.8萬參與者,年齡從6歲到80歲不等。

首先,調查人員測量了參與者的社交網絡規模,以及社會活動的參與度。

接著,他們跟蹤每位參與者,數月、數年乃至數十年來了解他們的死亡率。

結果表明,缺乏歡迎度——隔絕、社交缺失、孤獨——的確與死亡率相關。

那些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以及擁有高品質人際關係的人,無論身心都是收益的。

歡迎度是什麼?

那些受歡迎的兒童長大以後。會有更強的自尊心,會賺取更多的金錢,並且同朋友和愛人的關係質量也更高。

這種歡迎度和孩子內向還是外向無關。也不是對身份地位的追捧。更多的是能夠用社交的技巧來和他人建立情感聯結。

歡迎度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舉止息息相關。

比如,對路人主動示好、表達善意的舉動、甚至是簡單的微笑。也許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正是這些影響了我們微妙的社會關係。

一位媽媽在網絡上講述的自己學霸型的孩子,在工作中卻連連受挫。媽媽給他前領導打電話。領導說:他不太懂事,開會老嗆領導,走廊裡見了老總從來不打招呼,跟同事相處也不好……

攻擊行為,惡劣地違背社會規範又毫無歉意,自私舉動,或過度分享自己的問題,這些都會招致他人的嫌惡。基於交互作用,他人也會用相同的方式對待有這些不受歡迎行為的孩子。這導致了孩子不受歡迎。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提升歡迎度?

01 母親的微笑影響了孩子的歡迎度

書中提供了一種簡單的辦法通過母親來測試孩子的歡迎度。

任務很簡單:談論自己的孩子5分鐘。

母親在談論5歲孩子時越是充滿柔情,孩子在7歲時就越是不好鬥。

母親越是求全責備,孩子在這兩年期間的攻擊性就會增加。

隨後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聯繫:

談論孩子時苛刻嚴厲的母親(哪怕只有5分鐘),往往會給孩子帶來更敵意的社會環境,孩子就會在成長中變得不受歡迎。

有研究表明:嬰兒看到母親微笑的那幾分鐘,能夠讓嬰兒大腦裡產生生化反應。這種反應能夠幫助嬰兒在多年以後,面對同伴挑釁時保持冷靜。

02 安全依戀的孩子長大後會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心理學家將親子間的互動稱為親子“依戀”。

親子依戀又分為2種類型:安全依戀 和 不安全依戀。

有一種很好的測試親子關係是哪種依戀的方法。

一群父母把孩子抱到一個房間一起玩,然後父母悄悄地離開。

安全依戀的孩子會出現輕微的困擾,他們會察覺到父母不在了,他們表現為侷促不安。父母返回後,他們又會平息下來。

不安全依戀的孩子,有一些過於黏人,表現為父母離開後他會極度不安。有一些則乾脆沒有注意到父母離開了。

那麼怎麼培養和孩子的安全依戀呢?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網絡上也有很多。但總而言之,父母要對孩子的需要及時予以回應。

想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我們需要關注孩子的各種情感表達。比如孩子哭鬧的時候,是在表達自己的需求。父母應該拋下其他事情,及時予以回應。看看孩子是餓了還是累了。當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孩子就會產生安全感和依賴感。

如果父母總是無視孩子的需求,就會建立起不安全的依戀。

03 分階段用不同方式,介入孩子的社交關係

父母可不可以改變孩子的社交關係,答案是可以。

在幼兒時期,父母對孩子的監督越多越好。比如和孩子一起玩遊戲,並全程參與。

在孩子幼兒園以後到青少年時期,家長應該從遠處觀察。不要干涉過多。但是家長可以經常詢問孩子和朋友間做了什麼,是否存在分歧,以及孩子是怎麼解決的。

研究表明,父母至少每隔一天和孩子談論一次如何與同伴交流,這影響了孩子的歡迎度。

另外,父母應該在孩子遭遇社交問題的時候提供具體的指導和實踐

有些父母與孩子談論他們的同伴,談一談應該在朋友身上怎樣尋找優秀品質,或者討論與他人互動的最佳方式,他們的孩子往往就能在短短几個月內建立起親密關係。

結語:

可能有家長覺得讓孩子變得受歡迎是一種討巧的行為。實際上,好的社交關係深深地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和身體健康。低歡迎度的孩子更容易將事情歸因於自己。

“我就是因為太笨了才沒考好的。”

“是因為我不好他們才欺負我的。”

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抑鬱、焦慮和低自尊。他們也最有可能在學校裡遭遇霸凌。

作為父母,我們只能陪孩子短暫的一程,他們始終要面對社會。我們不能一直陪伴他們,但可以在孩子早期,為他們良好的社會關係打下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