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回憶錄之童年篇-打針

我大概從3歲左右才開始記事,之前的出生篇都是根據爺爺奶奶的說辭寫的,可能有些誇大,但爸媽對於這些說法不置可否,看來確有其事。童年的記憶裡有幾個值得一提的關鍵詞:打針,膽小,玩耍,上學。

關於打針

我最早的記憶,就是在村裡的診所裡打吊瓶,打了許多天一直不見好轉,最後只得去了縣城醫院。由於早產的緣故,我小時候的身體很弱,是村裡診所的常客,而且每年冬天,至少要生兩次病,打小針,掛吊瓶都習以為常。生病期間,令我印象最深,最折磨人的便是發燒。發燒時在腦海裡會出現一些線條與邊界,忽近忽遠,之前還如水天一線,遠在天邊,下一秒便如呼嘯的火車撲面而來,近在咫尺,然後腦袋便如針扎的氣球,“彭”地炸了,同時我也被炸醒了,一身冷汗,頭疼欲裂!不知是因為後腦勺被摔過的緣故,還是發燒時的一些通病。這種極近又極遠的線條給我造成了極大的痛苦,如噩夢般一直持續到我上中學。

再者,關於村裡的小診所也要提一下。限於當時落後的醫療條件,小診所也相當於現在的社區醫院了。人們有了小災小病,去診所打個針吃個藥是很方便的。但是人體的結構是如此複雜,加上診所醫療器械有限,難免有搞不定的情況發生,就有人在掛吊瓶的過程中掛掉了。我倒是沒有那麼嚴重,只是留下了一個疤。在八歲打針時,因為注射次數多,自己沒有記清順序,連續兩天注射在了同一邊,導致屁股上出現了硬結,腫了起來。當時醫生說沒事,熱敷一下就好了,於是我在床上趴了十多天。不曾想,最後還是留下了一個花生米大小的疤,而且凹陷了進去。這個疤令我心痛了好久,直到現在,洗澡時一摸到它,心裡隱隱還有種一絲無可奈何的不舒服。也許,正是這種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態。我能活蹦亂跳地成長到現在,本身就是一種幸運了!

80後回憶錄之童年篇-打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