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比人更传奇的画——富春山居图

一幅比人更传奇的画。

一切,从1745年说起。话说这年冬天,一幅元代山水画被送入清宫,乾隆皇帝见到后喜欢得不得了,以致朝夕展玩,爱不释手。然而,没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年,内务府居然又呈上了一幅一模一样的画卷!因为,新来的画作也是水墨浅绛,古朴苍润,一前一后居然真假难辨……

不过,乾隆毕竟是骨灰级书画家,凭借自己积淀多年的深厚鉴赏功底,他最终自信满满地断定——后来者是赝品!可这赝品仿得也实在是好啊,乾隆因为太过喜欢这幅画,就让内务府一并收了。不过,可不是白收,皇帝也要给卖主钱的。

那么,乾隆花了多少钱买这幅画呢?

答案是:2000两银子。

在清代,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今天人民币200元,2000两白银折算下来就是40W,虽说皇帝不差钱,但那毕竟是伪作啊!所以大家要问了:这画哪来这么大魔力,能让一个坐拥无数珍宝的皇帝连伪作都要买来收藏?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因为这幅画叫做《富春山居图》。

一幅比人更传奇的画——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局部

提起富春山居图,相信每个人都是如雷贯耳: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中兰亭!国宝级文物!但是这幅画和乾隆之间的一段渊源,却未必每个人都知晓。

在这之前,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富春山居图身上的两重传奇色彩。

首先是作者黄公望的传奇生平,黄公望作为南宋遗民生活在元代,在当时属于地位最为低下的四等公民,到40几岁还只是个在官府混饭吃的小书吏。如无意外,他将一辈子做着平庸的工作,然后默默无闻地死去,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丝痕迹。

可是,注定黄公望是被上天选中的人。40几岁时,他被贪赃枉法、逼死人命的上司牵连入狱,人生跌入最低谷。在世俗的眼光中,这样的人生可说是一败涂地,再无指望。

但,痛苦和绝境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有的人被摧毁,有的人却在黑暗中重新认清自己,找到通向光明的路黄公望就是后者,一场牢狱之灾让他看透了生命的无常,50岁出狱后,他决定再不为功名利禄奔波,而是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画画。是的,只要敢于出发,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出狱后,他遍游江南名山胜水,朝观云霞吐纳,晚看晴雨晦明,最终储万千丘壑于一胸,到70岁时画技已达随心所欲,炉火纯青之境,成为画坛首屈一指的人物。

79岁,黄公望来到美丽幽静的富春江。这里有王维笔下的“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有孟浩然诗中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也有苏轼吟唱的“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就是这了!黄公望决定在这里挥洒出自己一生的巅峰之作。

之后他五日画一山,十日画一水,历时7年,终成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

那么,这幅倾注了黄公望毕生心力与才学的画作,究竟牛在哪里呢?

首先,妙在构图布局。黄公望没有过多地打破人们的正常视野,而是视点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整幅图就好像一幕推拉平移的电影长镜头,在空间的观感上十分自然。

一幅比人更传奇的画——富春山居图

笔墨技法上,则既能包罗前贤各家之长,又创造性地简化了前人的披麻皴法,中侧锋互用,多样地表现了山峰的姿态与结构。墨色上,浓淡干湿并用,极富变化,生动地表现出江南山峦质地松软、烟雾迷蒙的秀丽特色。凡是不朽的艺术杰作,一定都具备非凡的创新性。更何况,这幅画作不仅是黄公望艺术创作的集大成者,更是他一生感悟的总结。从前半生被时代紧紧包裹的无力感中挣脱出来后,黄公望终于明白,每个人活着的真正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

寻找自己,坚定地成为自己。

是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

黄公望就此将自己一生的经历与感悟融于画作,使得整幅画卷在高超的技艺之外,还有了物我两忘、平淡天真的艺术灵魂。在这幅7米长卷中,峰峰形状不同,树树姿态迥异,远有丘陵起伏,近有水波渔舟,景随人迁,步步可观,且处处意趣自然,浑若天成。一经问世,即被书画名家,收藏家等推崇备至,人人以亲睹画卷真容为至幸!清代画家邹之麟称其为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

而百余年后发生的一件事,又令其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传奇的色彩。

一幅比人更传奇的画——富春山居图

清顺治七年,冬。

江苏宜兴的一户人家里,一位老人虚弱地倚靠在卧榻上,昏暗的目光始终望向身边一个一尺多高的卷轴。

良久他深叹了一口气,指向床侧的火盆,说出了人生的最后一句话:

烧了它吧。

看着卷轴慢慢被火苗舔舐包围,他安心地闭上了眼睛。就在此时,他侍立在旁的侄子急趋向前,一把将卷轴从火盆中抢出!

长卷得以留存,但起首的一段已被烧得火痕累累,画面就此断为两截。

遭此厄运的画作,正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老人是收藏家吴洪裕,他因爱画成痴,担心世间再无人像自己一样珍爱此画,是以要焚毁殉葬。画被烧断后,起首的一小段从此名为《剩山图》,余下的长卷名为《无用师卷》,这之后它们在世间各自流转,渐行渐远。这场风波之后,《富春山居图》更显珍贵,收藏界、书画家们皆奉其为稀世珍宝。连乾隆皇帝都对其倾慕不已,渴盼能够一睹真容

于是当1745年冬,此画(烧断后的长卷部分)被进献入宫后,迅速成为乾隆皇帝的书画新宠,对其宝爱之情,丝毫不输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只不过,乾隆的爱,跟吴洪裕一样,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毁灭。

众所周知,乾隆特别热衷在文物上题跋盖章。自从得到这幅稀世名画,乾隆几乎与之朝夕不离,连六下江南也带在身边。兴之所至就在画卷上题词赋诗,或盖御章,在画作上留下题跋多处题跋盖章。

一幅比人更传奇的画——富春山居图

一幅比人更传奇的画——富春山居图

怎么样,有没有很想穿越回去,疯狂地摇晃乾隆的双肩?

拜托,你丫懂不懂艺术啊!知不知道山水画讲究的就是意境和留白啊!

再看看他的题跋内容。

辛亥春,携卷至田盘,与名境相印,又一胜事,御笔。

壬子三月,西巡至五台日,大雪对景,披图益知其妙。

长至后八日,快雪时晴,坐养心殿明窗下,盆梅初放,一室春和,展此卷欣然有会,辄命笔书之。

……

画中兰亭”居然被乾隆当成了旅行日记和心情随笔!

后来实在找不到地方下笔了,还恋恋不舍地写上一句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以后再也不能在上面题字了,好遗憾哦!

我去,遗憾你个大头鬼啊!

一幅比人更传奇的画——富春山居图

后续反转。。。

有时候我相信老天爷是存在的,因为,被乾隆同学奉为至宝,朝夕不离的这幅《富春山居图》竟然是假的!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想必大家也猜到了,文章开头被乾隆判为伪作的那幅,才是真品本尊。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是乾隆真的看走了眼,有人说是因为前一幅先到,乾隆诗也题了,章也盖了,哪能再自己打脸说是假的?皇帝不要面子的?!不管真实情况如何,总之真品因此得以免遭“毁容”之灾,算不幸中之万幸。

那么,这幅画作现今何处呢?

答案是,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后南迁到台湾了,而起首的那一小段《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它们从火烧断裂后就再也无缘重逢,49年后更是远隔云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