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亲子陪伴”活动,对父母来说形同绑架

六一儿童节,有些家长只能无可奈何地请假参加学校的“亲子陪伴”活动。

近些年来,在教育孩子上,突然流行起“亲子陪伴”。

父母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在一起,聊天也好,玩乐也好,这对孩子感受父母亲情,对孩子的成长,确实有好处。可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吸引年轻父母离开孩子的娱乐、社交等各种活动,也越来越多,虽然孩子不多,但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不是比以前更多了,而是更少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倡“亲子陪伴”是有道理的,也是有意义的。

学校的“亲子陪伴”活动,对父母来说形同绑架

可是,有些老师,特别是小学、幼儿园的老师,在了解到“亲子陪伴”这个教育理念后,就好像捡到一块宝似的,动不动就要组织“亲子陪伴”活动。

老师组织“亲子陪伴”活动,不但要给家长发通知,还要告知孩子一定要请父母参加。孩子显然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回到家长要求父母按时到学校参加活动。更重要的是,既然是“亲子陪伴”,当然是父母与孩子结对参加活动。如果父母没有参加,那班上别的孩子都是有父母陪伴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参加活动,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就无法参与到这种“亲子陪伴”活动中去,只是孤零零地站在旁边,那当然是很郁闷很伤感的事。因此,每次学校组织“亲子陪伴”活动,孩子都会很积极地要求父母按要求参加。如果父母因为工作生活等各种原因,无法抽出时间去参加“亲子陪伴”活动,那孩子自然会死缠硬磨强逼父母非参加不可。

一句话,很多时候,学校组织“亲子倍伴”活动,很多时候,对孩子的父母来说,形同绑架。

因为被学校的“亲子陪伴”所绑架,一众家长只好放下手头的重要工作,放弃一些重要活动,去学校参加“亲子陪伴”活动。如果能够请到假,那还属于幸运,如果不能请假,有时缺岗旷工也要“陪太子读书”。如果实在无法抽身,没有到学校参加“亲子陪伴”活动,那就必须直面孩子哭闹的烦恼,还要为孩子在学校孤苦伶仃而伤心难过。

学校的“亲子陪伴”活动,对父母来说形同绑架

因此,学校组织“亲子陪伴”活动,看起来很美,其实肯定是有不少家长为此而烦恼,为此而满腹牢怨言。如果有家长对学校组织“亲子陪伴”表达不满情绪,这时就有老师站出来理直气壮地教训家长:还有什么事比孩子更重要!

这话似乎说得很对。对父母来说,孩子确实很重要。但是,孩子很重要,并不会等同于学校搞的“亲子陪伴”活动就是极端重要。因为,学校组织的这次“亲子陪伴”活动,显然不能拔高到事关孩子生死的高度,就是对孩子的成长,也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就算“亲子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极端重要,也不会等同于学校组织的这次“亲子陪伴”活动就极端重要。“亲子陪伴”,今天没有到学校陪孩子,父母明天可以到公园陪孩子,后天可以在家里陪孩子。

组织“亲子陪伴”活动,那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让父母去“陪伴”孩子。一个班几十名孩子,一个学校几百几千名孩子,他们的父母,工作、生活状况各不相同,有比较清闲的,有比较忙碌的,有的家长可以随叫随到参加学校活动,有的家长费尽心思也抽不出时间去学校。老师们千万不要说,县长都能按时到学校参加“亲子陪伴”,你为什么不能来?有时候,一个搬砖的农民工就是没办法请假去学校陪孩子。

因此,每次学校组织统一的活动,要求家长参加,总是有家长因为无法参加而恼火。况且,有的学校还要频繁地组织各种活动让父母参加,什么春游,秋游,母亲节,父亲节,六一童节,家长会,游园会,各种名目。

学校的“亲子陪伴”活动,对父母来说形同绑架

老师们不要以为,每次组织活动要求家长参加,家长都很积极,有时候家长的这种积极是孩子闹出来的。老师们也不要以为,学校组织活动家长参与率很高,有时候家长就是被绑架来的。

可以肯定地说,学校组织活动要求家长参加,一定有家长为此而感到恼怒。

学校老师乐此不疲地组织“亲子陪伴”之类的活动,频频骚扰家长,有意思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