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预兆,四次对照,感谢《我不是药神》

预兆,是暴雨前的狂风,像今天的天津,对照,是前后的改变,像雨后的天津,一切应运而生,万里晴空。

四次预兆,四次对照,感谢《我不是药神》

我不太懂电影,不太懂是由导演主导,还是由编剧安排,还是演员的发挥,也许都有吧。我不喜欢夸赞某一个个体,我只是看到了一个成功的整体。

故事发生在上海,魔都。一个男人,程勇,先是受着命运的推搡,贩售起了仿制药;后则为拯救更多的病人,无怨无悔的一路将自己送进监狱。这一切并非偶然,是在全篇一次次预兆中揭晓的结局。

预兆一,程勇父亲的病。开篇就伏笔了一次父亲的情况,在病床上大脑似乎已经不能控制嘴巴的活动了。如同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的惯性心理—讳疾忌医,程勇不愿细想,轻轻的放过了那些父亲恶化的征兆。在吕受益找到他后,父亲病情突然恶化。在此,从故事线的逻辑上,给他第一次冒险买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伏笔。

四次预兆,四次对照,感谢《我不是药神》

预兆二,并没有抓到的张长林。现场戳穿假院士后的一场闹剧,最终以几个正义之士进局子收场。坐在荧幕前一头雾水的观众们在他们做完笔录才发现,警方并没有抓到假院士张长林。从此张长林盯上了这一伙人,并最终发现了重大财路,间接造成了程勇金盆洗手,退隐江湖。在我看来这既是表面的明哲保身又是内心的隐痛含恨。

预兆三,剪发的彭浩。彭浩剪发后的第一个镜头,我想不止程勇没认出来,全体观众也是眼前一亮。而此时,敏感的我们,似乎可以确定的是,这小子准是听了程勇的话要回乡探亲了。隐隐的,你是否也有不详的预感?没错,此剧最高峰也由此诞生。彭浩的结局看似偶然,然而从他决定保护程勇那一刻,可能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命运。只是影片用了最戳动人心的形式—死,送走了一个二十岁的年轻生命。

四次预兆,四次对照,感谢《我不是药神》

预兆四,程勇赔本救人的心。得知印度方面突然的变数,所有人为之一惊,唯有程勇不惊,决心动用他全部资产帮更多的人。细想一下,不难体味,此刻程勇已经明白了气数将尽,被抓只是迟早的事,资产与其放在那里,不如拿出来拯救更多的生命。不过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他只是一心想救更多的人。两位曾经共事的同伴都已逝去,唯有一心往前方能暂时遗忘和弥补这一份伤痛吧。

一次次预兆一步步夯实着结局的合理性,注定了这是一部走心走泪的大片。在故事线前进的同时,几次前后的共振,更是赋予了全篇更深的意味。

对照一,开篇曹斌要打程勇,与,篇末程勇要打曹斌。程勇低谷期,媳妇要带着孩子出国定居,在一次律师协调中动手打了媳妇。身为警察的小舅子曹斌对这个一滩烂泥的姐夫大打出手,身边警察同事将曹斌拦下。篇末,彭浩的死深深地刺激了程勇,同样也深深的刺激了在场执法的曹斌。曹斌懵了,程勇怒了。这一次,身边的警察拦下来的是程勇。前后对照,反转,凸显着主角程勇的觉醒,正如前阵大火的《幕后玩家》。最近良心觉醒这个点似乎在国产电影中,越来越成功了。当然,是否预兆着国产电影也会良心觉醒?拭目以待吧。

四次预兆,四次对照,感谢《我不是药神》

对照二,机场送走孩子曹斌邀请程勇喝酒,与,篇末曹斌接程勇出狱又一次邀请喝酒。孩子最终还是跟母亲出了国,不过这次程勇的心思貌似已经不在这了。他拒绝了小舅子喝酒的邀请,知道时间不多的他,必须要回去抓紧做事了。另一方面,也许是他真的没什么心情面对警察吧。篇末出狱,程勇已经踏实了,已经在最后全体病人的目送中读出了人生价值,该做的已经无怨无悔,坦荡的接受了一个警察的邀请。

对照三,病友群群主与程勇在小吃店第一次集合被迫摘下口罩,与,病人集结目送入狱的程勇不约而同的主动摘下口罩。口罩,似乎也是本文的暗线。不仅是病人的口罩,程勇在印度烟雾缭绕的街头,也是拿下了口鼻遮挡,暗示了他的觉醒。程勇找来病友群全体群主时候,他的内心是充满着疑虑的,他对这群口罩人从心底里是防备的,毕竟是第一次从事违法的事,他希望看清他们的真面目。而每一个病人,都是小心翼翼活命的群体,加强自我保护是他们的本能。这双方面矛盾的内心,造成所有病人第一次摘下口罩的不愉快。篇末,程勇被判,出了法院,全体病人十里长街送行。这一次,程勇的意外与感动已经充斥了内心,而全体病人的感恩早已溢出了那小小的口罩。无需多言,不约而同,真面目示英雄以最高的尊重!同时全篇完美的泪点,也在写意般的表现下,以两位逝者的微笑,鞭挞着每一个观众的内心。

四次预兆,四次对照,感谢《我不是药神》

对照四,病人在药商门口的集结,与,病人在篇末法院门口的集结。其实这两次真正的不同,我的想法,也许和大多数观众的认为不同。我的点更多的不是聚焦在喧闹的抵抗和崇高的尊敬,而是吕受益。第一次,他坐在马路旁吃盒饭,并没有凑热闹上前哄闹。通篇,吕受益这个角色,是一个用脑筋活命的人。这种哄闹的参与,我想他更多的是给发起者一个薄面,凑个人场。他聪明,明白这种程度的与药商的对抗都是以卵击石。他聪明,他才是最初的发起者,他和程勇都是仿制药销售的创始人。他聪明,他明白自己时日无多时不应再消耗家人的眷顾与金钱。他聪明,所以他悲剧,所以他更能打动观众与角色程勇的心,所以最后站在那里憨厚的微笑换来的是全场观众无声的悲泣。

四次预兆,四次对照,感谢《我不是药神》

感谢《我不是药神》,让更多的人关注社会真容,让更多健康的人关注有病的人,给这残忍冷酷的现实,以一丝温存。

当然,此篇也并非完美,简单谈谈我所看出的两处遗憾。

思慧,一个坚强的母亲,含泪看着老板跳舞的那一煞那最让我动容。本以为那一刻一个死心塌地的跟着程勇的女人已经诞生。尔后,她的撤出,是最让我突兀的,浓重后的单薄,来的是不免有些突然。

曹斌,一个纠结的警察,他并不是绝对的正义,为动摇的良心与刚正的执法所交织。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演员周一围,如果你看过《演员的诞生》,对周一围的演技定是毋庸置疑。此剧中的他,更是一如既往的认真。他演戏自带一点深沉,容易把观众带入进去。然而此剧这种深入浅出的角色曹斌,我想如果周一围将他演绎的更“浅”一点,也许更能够把这个角色的摇摆诠释恰到好处吧。

以上仅代表个人愚见,不足之处,望读者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