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必知张景岳用熟地黄特色!

熟地黄是一味常用中药,但很多医家因害怕其滋腻,怕其腻滞碍胃,阻于中焦以生痰饮或致泄泻等,临床常慎用。张景岳善用熟地黄,有“张熟地”之称,来看看他是如何用熟地黄的吧。

中医人|必知张景岳用熟地黄特色!

基于温补思想,于阴中求阳

立足于阳气,论治当温补

张景岳在诊治疾病中重视阴阳,指出阴阳为医道之纲领,但凡诊察疾病施以治疗,都必须先审查阴阳。

他指出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的根本,生化之机,阳先阴后,阳施阴受,着重强调了阳气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阳为生之本,凡欲养生者首当保护阳气,治疗疾病则以温补为主,重视温补元阳。

阴阳互根不可偏颇

张景岳认为阴阳原本为一气;阴阳如同水火,二者同根同源不可偏颇。他认为,天地阴阳最重要的变化规律就是平衡,这样才能气令调和而利于万事万物的生长,这是世间变化的道理。强调阴阳二气具有整体性,二者同根同源不可分割。阴阳二气互根互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用熟地黄阴中求阳

张景岳基于阴阳互根的基础,提出了补阳的基本大法,即阴中求阳。人之阳气有赖于真阴的滋养,二者同根同源不可偏颇,避免阴阳偏衰一方,应阴阳相济,或助阳配阴,即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或滋阴涵阳,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张景岳认为,熟地黄 “味甘、微苦,味厚气薄,沉也,阴中有阳”。熟地黄产于中州沃土之乡,经过炮制后药性平和,禀至阴之德,善补五脏之真阴,故为阴中求阳之上品。其 “甘”应天气之阳,阳气具有升浮之性,而味甘者具补、和、缓之功,因而可补中,而其 “苦”应地气之阴,阴性沉降,其行为下,而味苦主泻,所以又可泻实。

中医人|必知张景岳用熟地黄特色!

重用熟地黄的依据

张景岳认为,地黄得土之气,而其生者过于寒凉,且又土脏喜暖,因而脾阳不足、脾胃虚寒者用熟地更宜。诸多疾病多由真阴不足所起。

真阴亏损可表现为发热、头疼、焦渴、喉痹、痰嗽、喘气,或脾肾寒逆之呕吐,或虚火上炎之吐血、衄血,或水泛肌肤、阴虚泄泻、阳浮狂躁、阴脱仆地等症状。熟地黄尤擅补五脏真阴,治疗真阴亏损诸证,认为非熟地黄不足以达其效。

精血亏虚之证亦可以熟地黄为补,认为 “诸治之阴血虚损者非熟地不可”。熟地黄味厚,甘厚相合,既入于肝经又具脾土之性,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因而其又具有大补精血之功,“实精血形质第一品纯厚之药”,可用于治疗精血亏损诸证,如脾不统血、营虚失血或肝脾虚损等。

中医人|必知张景岳用熟地黄特色!

熟地黄配伍特色

配伍人参

熟地黄配伍人参为张景岳气血双补最常用之法。他认为气血为人之根本,人参、熟地黄为补气补血之要药。人参有健运之功,补气以人参为主; 熟地黄禀静顺之德,补血以熟地黄为主。

精气不足,真阴亏损者,人参、熟地黄相伍尤为适宜。精气二者犹如阴阳之互生,精能化气,气生精血,张景岳所用多方皆以此方为基础。他指出: “虚在阳分而气不化精者”, “虚在阴分而精不化气者”,以人参、熟地黄为补。“凡诸经之阳气虚者,非人参不可; 诸经之阴血虚者,非熟地不可”。

配伍附子

附子性辛热,为阳中之阳,对熟地黄发挥药效有不可替代的助益作用。张景岳所用之镇阴煎、九气丹等方即用此配伍,以镇阴煎为例,本方 “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

附子善走诸经,且走而不守,可引火归元,又引补血药归于血分,使熟地黄之效充分滋养真阴,同时因其热性又可回阳,二者相辅相成。

配伍半夏

半夏味大辛微苦,性温,可升可降,为阳中之阴。熟地黄与半夏配伍的方剂中,以金水六君煎为其代表,此方“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证”。

这也正合 《景岳全书·本草正》中“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之言。肾主水,水为至阴,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肺肾虚寒,水无以制,泛而为停。张景岳金水六君煎基于水生万物、阳根于阴之理,用熟地黄、当归补肾中精血,使精血充而气化以镇,合半夏、陈皮之燥,使水湿潜消而痰咳止,二者相伍,共建金水相生之功

配伍当归

当归与熟地黄配伍在张景岳《新方八阵》中运用颇多,如大补元煎、五福饮、大营煎、贞元饮、理阴煎等方,均以此二药相伍为主。以热阵之理阴煎为例,脾肾中虚宜温润者最当用之,该方可治真阴虚弱所致诸证,亦可用于“妇人经迟血滞”。

熟地黄与当归均可补血,二者相须为用则补血之效更宏,且当归为 “血中之气药”,既能补血又可行血,亦可防熟地黄之滋腻。二者相伍又可用于真寒假热之证,使人阴气充足,汗从阴分而出,则真寒亦可不攻而散。

中医人|必知张景岳用熟地黄特色!

驳熟地黄滋腻

在历代临床应用中,诸多医家畏熟地黄之滋腻,故临床慎用。张景岳则不以为然,并举崔氏肾气丸治痰浮及仲景八味丸治肾泄之例以排众误。

治痰饮之病,张景岳曰:“治痰者求其本,痰无不清”,认为“湿动为痰”,痰饮多由脾肾虚弱失运水饮内停所致,因而治疗当滋肾化痰以治其本,以熟地黄阴中求阳,肾阴充则真阳足,真阳足则痰自化。

对于拘泥于熟地黄滋腻生湿、用之必伍淡渗利湿之说者,张景岳认为,“温补即所以化气,塞因塞用之妙也”,即以熟地黄滋阴之中温阳兼以化气,气化则湿可自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