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狼群战术的对抗——狼群战术详解(上)

说起狼群战术,可谓是鼎鼎大名,不少人谈起来就是两眼放光,狼群如何如何厉害云云,但是狼群战术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发展狼群战术,狼群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最终狼群战术又是怎么失败的,今天就来给大家扯一扯。

先说狼群战术本身,实际上"狼群战术"(wolfpack tactic)其实是英国人的叫法,作为战术发明人,邓尼茨管这种战术叫做Rudeltaktik,翻译成英语就是Pack Tactic即集群战术,因为这种战术在进攻护航队时非常像狼群撕咬牛群,所以英国人在集群战术前头加了个狼字,就变成了"狼群战术"。所以,那些扯什么邓尼茨受到狼的启发之类的可以去死了,受到狼的启发那是英国人——而且是起名的时候。

围绕狼群战术的对抗——狼群战术详解(上)


一战中的邓尼茨

狼群战术的提出,实际上是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后期英国开始实行的护航队制度,用战术来弥补当时潜艇技术的缺陷,所以在说战术之前,我们要先看一下当时的潜艇是怎么回事。自从霍兰发明现代潜艇,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实际上所谓潜艇都是"可下潜的鱼雷艇",一旦潜入水下,他们的内燃机就不能再使用,而必须使用蓄电池驱动的电动机,所以潜艇一般都在水面航行和活动,只有遭遇敌反潜战力,躲避恶劣天气和昼间攻击时才会下潜,所以,当时潜艇首重水面航速,而水下航速航程都很低,在XXI型潜艇之前,德国U艇通常最大水下航速都不到7.5节,而蓄电池只能支持以这个航速航行不到1小时,而如果以不到4节的经济航速蠕动的话,蓄电池倒是能够坚持15小时以上,但是最大续航距离也不过只有60-70海里而已。

迫使潜艇必须经常在水面活动的原因还不止这是水下性能一个原因,二战时期,U艇观察手段非常原始,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水面瞭望(美国潜艇后来装备了雷达,但是德国潜艇始终没有装备过),所以U艇所能观测的范围,不过是指挥塔上瞭望员能够目视的范围而已。所以U艇的搜索能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围绕狼群战术的对抗——狼群战术详解(上)

一战U艇

当然,这些问题在一战前期都不成问题,因为英国皇家海军早期采取了一种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进攻性"反潜战术,皇家海军派出水面舰艇在海上巡逻,"清理航道",而商船则沿着"清理"过得航线单独航行,结果U艇只要在清理"清理航道"的舰艇经过时下潜躲避,就能轻松的屠杀使用这条所谓"安全航线"的商船。但是1917年上半年开始,协约国海军开始实行护航队制度,结果采用单艇游猎战术的U艇活动日益困难,首先护航队虽然浩浩荡荡,但是在广阔的大洋中仍然是沧海一粟,游猎的U艇发现一支护航队的概率与发现单艘商船的概率并没有明显差别,而即使能够碰上护航队的U艇,要想在护航队的优势兵力下成功获得战果并全身而退也需要胆识,技术和运气兼备才行。所以当协约国开始全面推广护航战术之后,U艇战果直线下降而损失大增,只不过由于当时海上还有不少没有加入护航队的商船可供U艇刷战果(单独航行的船只和加入护航队的船只损失比为12:1),才使U艇在1917年和1918年维持了一个还算看得过去的成绩,但是护航队的出现仍然使以邓尼茨为代表的一批年轻艇长忧心忡忡,如果不找到一种破解护航队的战术,那么在下一次战争中,U艇就完全指望不上了。(待续)

围绕狼群战术的对抗——狼群战术详解(上)

浩浩荡荡的护航队,相对于广阔的大洋来说,仍不过是沧海一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