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跑路 下個是誰?

技術落後、產品落伍、固執不變的鈴木即將退出中國,成為車市淘汰賽中第一個“跑路”的洋品牌。

據報道,鈴木已在6月15日和昌河汽車完成了所有的股權轉讓,退出昌河鈴木的一切事務管理。同時,鈴木正在與合資對象長安汽車解除合作關係。鈴木退出中國的決心已定,這點不幸被《選車網》2016年的“預言”(管學軍:淘汰大勢所趨 合資怎能倖免)說中。

鈴木跑路 下個是誰?

值得深思的是,鈴木為什麼會跑路?鈴木之後,下一個跑路的會是誰?

鈴木看似是主動退出中國,實則是被高速發展的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淘汰了。是誰在小車時代出盡風頭,卻被“蜂擁”而上的大車逼得走投無路?

鈴木跑路 下個是誰?

沒有不成功的產品 只有不適合市場的產品

鈴木轎車跟不上時代發展,因而在中國的發展道路越走越窄。首先, 微車安全性較差,所以購買力提升的中國消費者會選擇更高級別車型。早在2009年,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進行的“小車撞大車”的碰撞試驗證明:大車比小車更安全。其次,本土緊湊型車成鈴木微車“殺手”。國產A級轎車空間寬敞、配置更高、乘坐舒適性更好,價格與奧拓相差不大,因此國產緊湊型車很快搶佔了奧拓的市場。再次,合資小車價格下探,同樣搶佔了鈴木轎車市場。大眾POLO、豐田威馳、本田飛度等合資小車為滿足中國消費者對車輛頻頻升級的需求,奧拓、雨燕、天語等產品多年不換代,因而市場空間越來越小。

鈴木跑路 下個是誰?

某中國品牌負責人告知《選車網》:“鈴木製造的產品越來越不符合主流人群的需要,又頑固不化不轉型,退出中國是遲早的事。”

是誰在SUV“井噴”時代頻頻“折戟”,被中國消費者逐漸冷落?是鈴木!不是鈴木產品不好,而是鈴木的產品已經不適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放眼中國市場,還有誰的產品不適合消費需求?

鈴木跑路 下個是誰?

順勢者昌 逆勢者亡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由於鈴木過於頑固地堅持以微型燃油車為核心的產品戰略,沒有跟上消費升級的趨勢,因而銷量持續下滑。”

鈴木沒有抓住微車電動化的趨勢,所以不得不退出中國。儘管我國是個石油匱乏的國家,政府號召消費者購買小型車,但卻沒有出臺像日本《輕四輪車法》(對特定排量和軸距以下的節能環保小型車給予保護和支持)那樣的優惠政策,因此微型燃油車在中國越來越少。

不過,乘用車電動化的趨勢成為微型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當前,在限行限購的大中城市,微型純電動車成為了一些家庭的“第二輛車”,不少中國品牌微車正是抓住這一重大機遇,通過“油改電”的產品結構升級而重獲新生。政策支持下,微車電動化趨勢日益明顯,傳統A00級燃油車幾乎退出市場,固執不轉型的鈴木在中國的境遇愈發尷尬。

鈴木跑路 下個是誰?

“雙積分”政策下,誰又能獨善其身?中國“雙積分”政策堪稱全世界最嚴法規,引領了世界新能源發展潮流,技術創新乏力的品牌只能選擇逃避。當年,鈴木進入中國,是中國主動“以市場換技術”的結果。而今,中國市場無論是成長速度,還是發展潛力,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強大起來的中國掌握了制定法規的主動權,迫使跨國汽車集團不得不把最先進、最環保的產品拿到中國來銷售。2019年,部分合資公司如果達不到“雙積分”政策要求被迫停產的話,將面臨被中國品牌搶走大部分市場的局面。從企業發展層面講,洋品牌退出中國市場損失將無法估量。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落後的洋品牌退出中國,是中國汽車產業不斷髮展壯大的體現。

回望鈴木在中國發展的歷史,鈴木在小型車方面優勢明顯,但和中國政府發展汽車工業的宏觀政策走向相悖,最終不得不離開中國。

鈴木跑路 下個是誰?

如果以鈴木為鏡子,照照目前的各家車企,誰的走向與政策相悖?

2016年8月,《選車網》預言中國車市淘汰賽將拉開帷幕,末位淘汰大勢下,洋品牌也不能倖免。如今,鈴木成為淘汰賽中洋品牌“出局第一人”,而隨著“賽事”愈演愈烈,誰會成為下一個出局者?我們不妨從政策的符合性、技術的前瞻性、產品的適應性三個維度審視各家車企,不難發現誰將淪為淘汰賽的末尾者,《選車網》將持續對此進行跟蹤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