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進階必經之路,你走到哪裡了?

讀幼兒園的交易者大多沒做過交易,只是從朋友那裡聽說交易能賺大錢,完全沒有風控意識就衝進市場開始交易。

結果就是交易沒多久就遇到了滑鐵盧,帶槓桿操作直接爆倉。碰得滿頭包,慘烈虧損收場。

交易員進階必經之路,你走到哪裡了?

然後大家開始分化,一部分人感到自己不適合做交易,乾脆放棄了市場。另一部分人不甘心,不服氣,覺得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交易沒有那麼簡單,於是開始分析失敗的原因,開始學習。

小學生:求知若渴

江恩理論、波浪理論、KDJ、MACD、均線系統、K線形態……他們都瞭如指掌,而且還學會了止損。

可是一年下來,他們發現自己的賬戶還是沒有盈利,不斷的止損讓自己的賬戶越來越瘦,即使偶爾能盈利幾筆,也會被接下來好幾筆止損把利潤慢慢抹掉。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變成了“老手”,但不是“高手”,講交易指標和理念能滔滔不絕幾個小時,但是交易卻沒賺到錢。

當這個層面的交易者經過了好幾年渾渾噩噩的交易,便也開始對自己已經掌握的各種知識產生了懷疑。

中學生:概率的世界

在這個階段,你發現沒有人能準確地預期市場,市場的任何行為都是概率的結果,市場第二天可能漲,也可能跌,你只需要對可能性做出相應的計劃就是了,結果並不重要。

概率包括了“三率”:

第一,勝率:每次建倉到平倉是盈利還是虧損的。

第二,盈虧率:每次做出的計劃如果賺錢盈利多少,虧損的話虧多少。

第三,破產率:也就是倉位控制或者叫做資金管理。

交易員有句著名的話叫做:“賺大賠小,生存第一”,前一句講的是勝率和盈虧率,後一句講的是破產率,而紀律則是始終把每一次操作,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中的一種心態均衡術。

索羅斯:你正確或錯誤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正確的時候能賺多少錢、錯誤的時候會虧多少錢。

人性導致人總是急於致富,如果能一夜暴富更好。因為這種急於致富的心裡,導致重倉,頻繁交易。

這時候,你需要一種機制,保證你操作的穩定性,從而實現穩定盈利。

大學生:心態和紀律

紀律是可以把上述”三率“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並且能夠實現重複性操作的執行力。

簡單說就是把你制定好的交易計劃一遍又一遍的機械性的重複,直到形成一種習慣。面對虧損,可以淡定地砍倉,處之泰然,面對盈利,也可以果斷止盈,保住利潤。

這時你就有了比較好的紀律感,做交易就可以說進入了盈利者的範圍。這時,你會發現自己的交易風格很穩定,收益也很穩定,已經在市場中是很不錯的交易者了。但是離大師的境界,還有一段距離。

那麼大師的境界,是怎麼樣的呢?

大師的境界:信念

普通交易者通過不斷地學習,體悟,實踐,約束,能達到大學的階段已經很不錯了,但是要達到大師的級別,不光要通過學習,還要通過哲學的昇華。

索羅斯在1992年做空英鎊的時候,他的助手德魯肯米勒對索羅斯說:“我覺得機會來了,我們應該下重注,55億。”索羅斯在聽完他的解釋之後,說:“你沒問題吧?這是二十年不遇的機會,我們應該把200%的身價都賭上。”最後他們動用150億美元,把曾經歷史上最強悍的銀行——英格蘭銀行,給徹底打趴下了。

大師的不同就在於這裡,他們在關鍵時刻不按常理出牌,他們在關鍵時刻可以放棄本來的一切原則去做自己認為是非常確定的事情,背後有一種信念在支撐著他們,這種信念會成為為強大的意志力,從而扭轉時空格局改變現狀。

你早晚會明白,其實沒盈利的人和穩定盈利的人的差別歸根結底是信念的問題,沒盈利的人可能永遠都體會不到:

如果你決定相信你自己一定成功,那麼你就已經成功了,不存在失敗的可能性,剩下的只是一個“走流程”的過程問題。

只有徹底明白了這個道理,融入到你的血液裡,沒有絲毫的懷疑,你做任何事情都無往而不利。

哲學和科學早晚會在山頂回合。

大師和成功交易者的區別就在於,他們的信念是一般人不可比擬的。

最後,小編還是要提醒大家:期貨市場並不是一個暴利的地方,或者說試圖牟取暴利的人最終難逃爆倉,就像老話說的,There are old traders and there are bold traders but there are no old, bold traders.有老的交易員和大膽的交易員,但是沒有老且大膽的交易員。按部就班,一步一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