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马未都:古人如何学说话?

在我们最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

都是从拼音开始学起的

从咿呀学语到字正腔圆

拼音在我们认识文字的道路上

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

收藏马未都:古人如何学说话?

现代汉语的拼音是在1958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

此前一直没有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

在中国古代

古人们在教学生字时

和我们今天的孩子一样

最初在父母的启蒙下认识最基本的字

但是为了便于传授和学习

古人创造了许多汉字注音的方法

收藏马未都:古人如何学说话?

汉字注音的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

“读若”法,也称“读为”法

是以字注字

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

直音法

比如《尔雅》:“肇”注“兆”

反切法

用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声”

用另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韵”和“调”

把它们拼合成被注字的读音的方法叫反切法

收藏马未都:古人如何学说话?

反切法是起源于汉代末年的一种古老的汉字注音法

也是对中国古代影响最大

流传最久的一种双拼制注音法

例如《康熙字典》:观,工唤切。谛视也

“观”的读音就是取“工”字的声(g)

取“唤”的韵(uan)

然后拼合成(guan)

谛视也,这里的“谛”是仔细的意思

所以观,就是仔细地看

收藏马未都:古人如何学说话?

《说文解字》:糗,熬米麦也。从米臭声。去九切

用反切法来读就是取“去”的声(q)

切“九”字的韵(iu),糗“qiu”就念出来了

糗的原意就是炒熟的米麦等谷物

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

我们今天也说“出糗”

表示一种失态、难堪的状态

收藏马未都:古人如何学说话?

反切法对注音有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存在弊端

它没有四声,只能猜出大概

我们现在使用的拼音都标有四个音调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古代也有四声法

早在南朝就有周颙(yóng)、沈约等学者

归纳总结了古语四声法: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这在当时影响很大

可惜著作现已失传

但是历史上还留有记载

收藏马未都:古人如何学说话?

称为我国古代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

其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因《大宋重修广韵》(又称《广韵》)

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

《广韵》是我国现存的一部重要韵书

收藏马未都:古人如何学说话?

最后,送大家一首《康熙字典》前面的歌诀

来体会一下古人的智慧

《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康熙字典》

收藏马未都:古人如何学说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