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对比陆游的爷爷和贾诩就知道了

陆佃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爷爷,宋神宗年间中进士,宋徽宗即位初期去世。陆佃的仕途可谓坎坷。王安石当权,他被闲置;司马光上台,他被贬职;宋徽宗登位,他又被贬职。

贾诩是东汉末至三国初期时人,官运可谓顺遂。他一生中换了三个主人:董卓、张绣、曹操,每个主人都对他器重有加。现在很多人推崇贾诩,但我以为贾诩只是阴毒之小人,不值得尊崇;陆佃才是光明磊落之君子,值得尊敬。

陆佃

  • 王安石变法,陆佃指出新法不足,被闲置

为改变宋朝立国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宋神宗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围绕变法,朝中迅速形成两大势力:变法派和保守派。两派互相攻击,史称“新旧党争”。变法之初,王安石得到了宋神宗全力支持,推行新法,排斥旧党,独掌朝政。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对比陆游的爷爷和贾诩就知道了

陆佃与王安石有师生之谊,王安石曾教授他经学,并对他十分器重。依常理,他应属于新党。但是,当王安石问他:“新政如何?”他没有随声附和,而是实话实说:“新法并非不好,但推行下去后偏离了本意。不但不能利民,还会扰民,比如青苗法。”(青苗法,是官府把仓库里的粮食以20%的利率贷给农民做种,收获以后还上。本意是增加国库收入并抑制高利贷,但实际推行过程中,官府擅自提高利率,强迫农民贷款。青苗法反成了害民的苛政)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对比陆游的爷爷和贾诩就知道了

王安石很吃惊,去问吕惠卿(变法派干将)。吕惠卿却说:“私家借债,也得要利息。”王安石又派李承之去淮南调查,李承之回来报告:“百姓没有不便。”于是王安石认为陆佃骗自己,从此不再与陆佃讨论政事,打发他去做儒家理论研究。(从这里也能看出王安石确实不通事务)王安石之子王雱22岁进入官场,朝臣争相讨好,甚至对王雱行师礼,而陆佃待之如常。

  • 司马光上台,陆佃为王安石辩解,被当作王安石一党贬职

1085年,宋神宗病逝。10岁的宋哲宗即位,皇太后高滔滔临朝称制。高滔滔一贯不喜新法,马上启用了司马光。司马光上台后尽废新法,又贬黜变法派。陆佃因为被王安石排挤,没有受牵连。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对比陆游的爷爷和贾诩就知道了

朝廷风向转了,陆佃应该以受害者的身份站出来飞黄腾达了吧?没有。1086年,王安石去世。此时的王安石被斥为奸人,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都会与他保持距离。而陆佃呢?他带领着学生哭祭王安石。幸好这次没人难为他,毕竟有师生之谊。

陆佃被调任吏部侍郎,不久又迁到礼部,修撰《宋神宗实录》。修书之时,陆佃经常与其他史官争论,原因还是王安石。其他人对王安石贬损,而陆佃却为王安石争辩。黄庭坚说:“按照你的意思修书,这岂不成了佞史?”陆佃反驳:“按照你的意思来修,岂不成了谤书!”

这一次,陆佃终于受了牵连,被视为王安石一党,贬为海州知府。

  • 宋徽宗上台,陆佃被当作司马光一党贬职

宋徽宗即位后,事情又发生了变化。宋徽宗是宋哲宗的弟弟,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继位的。宋哲宗无子,他才当上皇帝。他为了皇位合法性,便在政治上和父亲宋神宗保持一致,启用新党,贬斥旧党。当然他用的“新党”都是些投机派,比如蔡京。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对比陆游的爷爷和贾诩就知道了

陆佃是作为王安石一党被贬下去的,所以宋徽宗把他升为礼部侍郎。这一次,他应该认识到“职场规矩”了吧?没有。别人都在远离旧党,他不分新旧,有才就用。

新党又上书宋徽宗,要穷索旧党,陆佃反对。于是,陆佃又被新党指为司马光一党,贬为亳州知府。几个月后,陆佃去世。

陆佃不参与党争,对事不对人,却被新党当作旧党,被旧党当作新党。诚为可悲。

贾诩

贾诩投靠董卓,随董卓入洛阳。王允与吕布杀董卓,又要杀董卓余党。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准备逃回老家,贾诩却建议西攻长安。攻破长安后,李傕、郭汜纵兵屠城,万余人被杀。在李傕、郭汜掌控朝政的两年间,关中数十万户百姓损失殆尽。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对比陆游的爷爷和贾诩就知道了

贾诩投奔张绣。197年,张绣降曹,曹操却纳了张绣的婶母为妾。张绣怀恨,曹操准备杀张绣。张绣先发制人,偷袭曹操。曹操侥幸逃走,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被杀。199年,贾诩却劝张绣归顺有杀子之仇的曹操。贾诩因此得到了曹操重用,却坑了张绣。

曹操怕杀掉张绣损失信誉,但真能忘记杀子之仇?张绣只能拼命立功“赎罪”,最终死因不明。(三国志记载北征乌桓途中死去,裴松之注解被曹丕逼死)张绣的儿子也没有好下场,卷入谋反案被杀(谁知是否冤案)。

陆佃与贾诩分别是做事与谋身的典范。陆佃做事,不攀附、不谗谀,却屡屡被贬;贾诩谋身,一计杀数十万百姓,一计害得主家灭门,自己却在尸骨堆上得利。而人们推崇贾诩这种人,却把陆佃这种人当作傻子,这是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