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在李永鋼看來,每一次暴雷潮本質上就是一次去泡沫化的過程。

“雷潮”,短期看是衝擊,長期看是洗禮,應更多地持樂觀心態。在面對觀察君提出“P2P發展是否樂觀?”時,理想寶CEO李永鋼擲地有聲地表示。

在李永鋼看來,每一次暴雷潮本質上就是一次去泡沫化的過程。

雷潮與延期,讓投資人心慌,但7月9號,央行發文稱“再用1到2年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這意味著P2P行業可能還將面臨1到2年的備案延期。

能在當前的情況下把備案延期時間線明確下來,對行業與投資人都是利好的消息,但投資人關注的不僅僅是備案延期。

李永鋼說:“我深知P2P這些年來發展的不易,儘管當下行業正經歷陣痛,但我始終堅信發展前景是積極樂觀的。”

#觀察十問#第2期,李永鋼將解答觀察十問,為投資人解疑答惑,讓投資人更懂網貸行業。

01

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第一問:投資人大多數都會關注平臺背景,可是高大上的華麗背景靠得住嗎?投資人如何透過表象看實力?

李永鋼:不同的投資人對平臺的價值判斷標準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可能比較看重資本實力,看重股東結構;有些可能看重高管結構,看重職業履歷;還有些看重的是資產結構、用戶規模等等。我想說的是各花入各眼,見仁見智。

要看清楚問題的本質,我覺得必須把握三點:

一是該平臺歷史上沒有出現太多負面,或者負面被證實不屬實;

二是該平臺的主營資產類型要穩健可靠,不能是處於風口浪尖的行業或資產,不能是賺快錢的資產;

三是股東結構與性質,即上市公司控股不是參股,要看是否真正合並財務報表。

通過這幾個核心要素來過濾,也許會相對增加一些可靠性。

02

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第二問:投資人雖然理解“投資有風險”,卻也很關注平臺對投資人會有哪些保障,尤其是在取消剛兌後,投資人對平臺所說的各種保障模式更加雲裡霧裡,目前網貸行業還有哪些保障模式?

李永鋼:在監管層明確了P2P僅作為純粹的網貸信息中介的定位之後,網貸平臺不得提供剛兌,現在主要採取了

擔保公司擔保、保險擔保等保障模式。

觀察君插一句嘴:平臺披露的擔保模式不代表所有標的的擔保方式,投資人在瞭解平臺標的保障模式時,要根據標的所披露的擔保情況瞭解真實的擔保模式。

03

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第三問:很多投資人對網貸並不是真正的瞭解,就拿運營模式來說,經常線下平臺出事也要P2P背鍋,P2P的運營模式到底有哪些?哪種運營模式才是相對安全可靠的?

李永鋼:中國的網絡借貸平臺模式過去主要為三種模式,即:線下債權轉讓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模式以及純線上模式。

線下債權轉讓模式,即超級放款人模式已經被明令禁止了,不再贅述;O2O模式,也就是線上投資人獲取和撮合再結合線下借款人徵信的模式;

最主流的也是當前最多的就是純線上模式,理想寶也屬於這類。

純線上模式定位信息中介,借款人和投資人都從線上獲取,平臺做信息撮合,投資人自己承擔出借後產生的逾期壞賬風險。但由於中國本身的徵信特點和市場環境,現在基本上採用第三方擔保來降低投資人風險。

不過,很難用固定的運營標準來衡量某個平臺的安全度,如果一定要我回答,我認為投資人至少要考慮這幾個方面因素:

首先是平臺的股東結構和背景實力,這是平臺遇到斷奶時是否有可靠輸血來源的重要依據;其次是平臺經營的數據穩定性,如產品結構、利息波幅、活動頻率、用戶增長、交易待收穩定性等等;

最後就是平臺高管團隊穩定性,不能出現大面積換血情況。

觀察君再插一句嘴:李總認為模式不代表平臺安全性,只能說明平臺運營是否合規,所以,投資人在選平臺的時候也要考慮平臺運營模式是否合規,具體請參考李總回答。

04

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第四問:風控是平臺穩健運營的必要條件,平臺也總是會跟投資人介紹風控如何如何,但是投資人在投資前核實平臺的風控情況有哪些方面需要考慮?

李永鋼:在投資人投資前,首先要認真查看標的產品的詳細披露細節,例如自然人或法人的收入來源是否可靠?其次是判斷其用途所在行業是否樂觀,是否能能帶來可預期的收益等等。

另外,要結合平臺風控表現來間接判斷。例如在中國互金協會網站、網貸第三方機構查閱該平臺的逾期記錄?短期內是否出現較高頻率的投訴或負面等等。

05

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第五問:平臺的貸後管理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投資人資金安全,在借款人發生逾期後,有什麼較為有效的方式解決逾期?

李永鋼:拿理想寶舉例,如果借款人逾期未歸還貸款,貸後管理部門將第一時間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提醒借款人進行還款,若其在5天內仍未歸還當期借款,理想寶或擔保公司將會聯繫該用戶的緊急聯繫人、直系親屬、單位等督促用戶儘快還款。此後如果用戶仍未還款,則交由專業的催收團隊與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進行包括上門等一系列的文明合法催收工作,直至採取法律手段。

06

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第六問:現在,不少業內人士發表“資產端”是互金領域接下來的博弈,那麼,對於投資人而言,哪種資產好一些?

李永鋼:在投資領域,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在任何時候,總有一部分人投資股市,另一部分人投資基金,還有一部分人投資網貸……在網貸行業,又有房貸、車貸、企業貸、消費貸等等不同的資產端,你會發現這些資產都有人投。而經濟、政策又處於不斷變化之中,所以說,我認為沒有哪種資產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你的,是你傾向並且能承受風險的。

07

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第七問:行業P2P一鍋燴,但是真正值得投資人投的平臺還是要篩選一下的,李總認為投資人應該避免接觸哪些平臺?

李永鋼:投資人應該對擁有線下理財門店、仍有活期項目、保持長期高反等的平臺保持警惕,避開自己看不懂的平臺,不僅僅是網貸,股票、基金都是一個道理,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08

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第八問:因為暴雷潮,導致不停的有平臺負面消息接踵而來,當遇到平臺負面消息時,投資人該如何正確看待辨別?

李永鋼:如今是新媒體時代,除了傳統媒體、網絡媒體,微博微信等自媒體也已發展成形。我們每天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新聞報道,有時候確實是真假虛實分不清。我覺得作為投資人,無論在哪種媒體渠道看見自己所投平臺的負面消息,都應該第一時間聯繫平臺客服人員,詳細詢問相關情況是否屬實。其次,投資人還可以到一些權威媒體查詢是否有同樣的負面消息,多方打探、認證,再決定下一步的打算。

我們知道,無論什麼行業什麼企業,都會有負面新聞產生,網貸行業的投資人需要逐步培養自己的風險判斷能力。在這次雷潮中,有的平臺“昨天還在慶功,今天就雷了”,我想很多投資人開始明白,你所看見的“好”消息不一定是好消息,“壞”消息不一定是壞消息。

當平臺自身發佈清盤公告或者兌付方案時,投資人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當地金融辦或經偵介入,監督還款情況。

09

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第九問:最近雷潮一波接著一波,不僅投資人心慌,平臺有時候也很被動,P2P發展還樂觀嗎?

李永鋼:我個人看法是每一次暴雷潮本質上就是一次去泡沫化的過程。7月9號,央行發文說要“再用1到2年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這意味著P2P行業可能還將面臨一到兩年的備案延期。我們仍將面臨一個優勝劣汰、去偽存真的過程,國家支持和鼓勵互聯網金融發展,考慮到大部分企業的實際情況,給了我們相對充分的整改時間。這時候,真正的P2P平臺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擁抱監管,為行業注入正能量。

作為從業者,我深知P2P這些年來發展的不易,儘管當下行業正經歷陣痛,但我始終堅信發展前景是積極樂觀的。說到底,P2P是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是服務實體經濟的,是利國利民的新事業。雷潮短期看是衝擊,長期看是洗禮,應更多地持樂觀心態。無論是從業者、投資人還是監管層,只要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就一定能為網貸行業創造一個健康而美好的未來。

10

觀察十問 │ 投資人請堅持“不懂不投”原則

第十問:作為業內人士,給投資人提點寶貴建議,李總認為投資人要堅持哪些基本底線?

李永鋼:我給投資人的投資建議只有一個:投你看得懂的項目,投你能承受的金額。

觀察君最後插一句嘴:李總的建議雖然簡短,但是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投資人自己必須要有點乾貨,任何行業都不能隨便出手啊,觀察君一定會繼續邀請更多大佬來為投資人講解行業知識的。

#觀察十問#,是為了讓投資人離平臺更近,只有走近平臺,更深刻地認識P2P,投資人才能真正有底氣,有把握地進行投資。除了平臺大佬,觀察君也會聯合更多業內人士為投資人全面講解P2P的點點滴滴。

網貸進入中國已經經過了10個年頭,從一次又一次的坎坷中走來,不斷成長。但,最重要的是,網貸需要更多的人懂它。

不同的平臺,或許背景不同、或許資產端不同、或許風控模式不同、或許擔保方式不同,但大家都是網貸行業的一份子。

為網貸行業正名,不僅需要每一個平臺合規運營,也需要每一個平臺站出來,告訴投資人“我們究竟是怎樣一個平臺”,更需要每一個懂網貸的投資人站出來,告訴更多的投資人如何正確面對網貸行業。

觀察君誠心邀請平臺、媒體、業內人士,為投資人在認識網貸的道路上出一份力,共同促進網貸行業健康前行,也期盼有更多人可以與觀察君一同傳遞這份正能量。

觀察十問,旨在開啟投資人向專業人士提問的渠道,如果你也有疑問,請點擊右下角【寫留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