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奖惩让孩子「听话」?来听听心理学博士怎么说

爱贝睿 基于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儿童教育机构

总是忍不住奖励或惩罚

想一想,一天当中,你有多少次奖惩孩子的行为或倾向?

  • 孩子玩水,洗手间弄得一片狼藉,跟他说了 N 遍也不听,这时你可能会说:「再这样,就打屁股啦!」

  • 孩子不愿意收拾玩具,每次都要你辛辛苦苦整理半天,为了不背这个锅你开始一番利诱:「以后每收拾一次玩具,奖励一颗棒棒糖!」

  • 孩子不是把杯子打翻了,就是把花盆撞倒了,你一看就来气:「你这孩子是故意捣蛋吗?你怎么总是毛毛躁躁的!」(别忘了,消极负面的语言也是惩罚的一部分)

你可能总是忍不住,对孩子抱有一个很大的期望,那就是「要听话」!但孩子并不是可编程的机器人,他们似乎总在不厌其烦的挑战我们的忍耐极限。

小文是 5 岁的小男生,他上洗手间经常忘了把马桶上的垫圈抬起来,就直接小便,垫圈经常被他尿湿,妈妈提醒了好多次也没用。

如果你是小文的妈妈,你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可能会采取两类行动:

1. 批评指责:如果以后再尿到垫圈上,就要挨揍;

2. 奖励诱惑:如果以后记得抬垫圈,就奖励他最爱的小汽车模型。

为什么奖惩这么普遍?因为见效快,易操作。

你肯定发现过,骂一顿孩子,当时他说「知道错了」,但后来他还会重复同样的错误。

你也发现过,给孩子奖励,孩子当时开心,但他以后总跟你讲条件、要奖励,如果得不到,可能表现得比原来更糟糕。

总是依靠奖励惩罚的外部强化常常只能培养出「奴隶」或「暴君」,孩子不是变得百依百顺就是变得叛逆霸道。一旦奖励消失,做事情变得没有意义;一旦惩罚消失,做事情变得没有底线。

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我们往往缺少关注和探究。

更多时候,我们只是关注当时的表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奖励和惩罚就像是「止疼药」,用时短,起效快,可是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的缺点却被忽略了。

你需要换个角度看一看。

也许小文并不是故意捣乱,他只是忘记了;或者他觉得这样很好玩,并不理解这样做会带给别人的不便;也许他总是玩得太忘我,所以每次想小便的时候都很急,来不及抬起垫圈。

如果一看到孩子的不好行为就火冒三丈,或者为了快速解决问题而依赖物质奖励,那么问题也许永远无法彻底解决。

而如果能体察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你可能会找到更好的办法引导和帮助孩子。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别急,下周四,心理学博士刘建鸿老师就要来跟各位家长来支招啦~

还在用奖惩让孩子「听话」?来听听心理学博士怎么说

届时您将听到以下内容:

  • 不是孩子太调皮,而是环境和活动预设有问题

  • 如何使用榜样力量,事半功倍地引导孩子

  •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

  • 超越奖励和惩罚,教你使用「后果法」和「游戏法」

建鸿老师将通过丰富的场景,鲜活的生活案例来解答孩子行为问题上的常见困惑。

敬请关注3 月 29 日,下午 15:00,爱贝睿为你带来的专题讲座,我们不见不散~ ❖

本期讲座需支付 9.9 元 / 场 收听,收听请搜索微信服务号「爱贝睿时间」;你也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爱贝睿」,加入「未来脑计划」VIP 会员,会员期内免费畅听 & 无限次回听一年

50+ 期讲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