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貧專家點評阿里電商脫貧模式:精準有效可持續

脫貧不是額外承擔社會責任,也不是公益,而要像創業一樣去打這場脫貧攻堅戰。"

這是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7月10日在阿里脫貧基金半年報分享會上的表態。這一天,阿里公佈了過去三年的電商脫貧成績單。

過去3年,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平臺實現了超900億元的網絡銷售額。其中,貧困縣賣家賣出超過15億件商品,共有超過5500萬的消費者網購了貧困縣的產品。

減貧專家點評阿里電商脫貧模式:精準有效可持續

(圖說:新疆巴楚是國家級貧困縣,過去農民一天的收入只夠買一個饢,現在當地的瓜農通過農村淘寶賣"留香瓜",收入翻了十倍。)

在電商脫貧領域,這家企業展現的不僅是"創業心態",也有"戰略耐心和遠見"。

在戰略上,阿里將鄉村戰略和高科技、全球化一起,並列為未來20年阿里的三大核心戰略。為此成立了百億元的脫貧基金,並要求合夥人都設立扶貧KPI。作為阿里鄉村戰略的核心承載平臺,農村淘寶目前沒有KPI,強調用公益心態和商業手法來做脫貧。

在行動上,阿里啟動了"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幫助更廣大地區的貧困農民實現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和品牌化,進而提高畝產收益。

阿里的電商脫貧強調用大數據和雲計算等高科技手段,整合物流、供應鏈、金融、營銷等服務能力,打造一條直供直銷新鏈路,幫農產品實現標準化、規模化和品牌化,並通過"淘鄉甜"天貓旗艦店以及盒馬、大潤發等線下新零售平臺銷售。

農村淘寶公佈的數據是,淘鄉甜直供直銷供應鏈模式已孵化出160多個區域農業品牌,上線了300多個興農扶貧產品和33個淘鄉甜種植示範基地。"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已經在河南、貴州、四川、海南、湖北、安徽、重慶六省一市落地,覆蓋了超過100個縣6000萬人,近半數為貧困縣。

減貧專家點評阿里電商脫貧模式:精準有效可持續

(圖說:農村淘寶在全國各地建產業示範基地,推廣畝產一千美金計劃。)

阿里的電商脫貧模式和成績也引起了減貧專家們的熱議。

【減貧專家聲音】

我看好"畝產一千美金"計劃

在電商脫貧領域,我個人更看好"畝產一千美金"計劃。阿里是結構性扶貧模式,能解決農產品上行時小而散的難題,讓農產品實現標準化、規模化和品牌化。

電商脫貧不能只瞄準國內市場,而是要幫助農產品走向國際大市場。但農產品出海對供應鏈要求很高,尤其是生鮮類農產品出海,需要資源整合能力和新技術支持。

相比傳統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物流和供應鏈提供方,阿里這樣的高科技公司,優勢在於自身電商平臺的營銷能力、海外用戶需求的大數據捕捉和分析技術,以及在海外的品牌影響力。對海外消費者來說,通過阿里平臺,可以實現農產品全鏈路可視化追蹤及安全溯源。(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研究員崔麗麗 )

阿里巴巴正構建一個脫貧經濟體

從馬雲提出的"造魚塘"的扶貧生態觀點可以看出,阿里在脫貧上,形成了從幫扶到發展、從就業到創業的生態閉環,在構建一個脫貧經濟體。

經濟體脫貧的好處在於,能通過農業規模化生產和標準化產出,不僅經濟上幫扶了鄉村,也改變了農村的觀念和精神世界,是典型的戰略性脫貧。

相比而言,現在有一些企業偏向以個體農民作為幫扶對象,這些農民固然需要幫助,但其扶貧的效果和效率,恐怕難以企及產業扶貧模式,另外也可能存在推廣和普及的困難。

阿里的產業扶貧,利用了其作為互聯網企業的優勢,通過大數據來識別和培育一個產業,並藉助高科技和各種資源優勢,全面幫扶農民,可謂是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的範本。(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鄧理峰)

電商脫貧不是一錘子買賣

很多公司做電商扶貧,是將農產品包裝銷售,解決眼前和當下問題,這也是政府比較關心的。但脫貧後還要避免返貧。所以電商脫貧不是一錘子買賣,要有長遠幫扶計劃。

阿里的模式比較深入,有較長遠的規劃,沉入到鄉村去解決貧困根源問題,比如搭建鄉村商業基礎設施,以及提出"造魚塘"的概念,是賦能貧困地區的模式。

扶貧要先扶心智,因此阿里全生態體系的扶貧模式,能讓當地產業發展起來,這樣的扶貧模式更有效。

最近十萬只小龍蝦通過阿里電商出海,說明阿里電商脫貧模式已經很成熟,也驗證了通過互聯網將特色農產品賣給海外特定用戶群的可能性。這種小型B2B電商在完成市場反饋和供應鏈優化後,有望實現大規模出口。(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農村電商研究中心副主任曲江)

大數據、高科技是阿里興農脫貧戰略優勢所在

電商脫貧不僅要幫助農產品上行,更要改善生產環節,讓銷售和生產相互促進,這是產業扶貧的根本。從這點上看,阿里提出的畝產一千美金計劃,通過輸出種植新理念、標準和技術,依託市場銷售趨勢幫助農產品上行,更符合電商扶貧理念。

此外,光打造農產品品牌還不夠,而是要將優秀農產品跟城市消費升級的需求結合起來,真正提升特色農產品附加值和貧困農民生產經營收益。

要將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升級趨勢相匹配,這就需要大數據等高科技來指導。而這恰恰是阿里的優勢所在。(華中師範大學減貧與發展研究院院長陸漢文教授)

要警惕拿電商扶貧做噱頭

現在很多電商扶貧,在理念層面上認識不夠深、不夠廣。很多人簡單地搞一些營銷活動,比如眾籌模式來做一些家禽類銷售,這種電商扶貧模式和產業扶貧結合不夠深,這樣的農產品上行,有點急功近利,是"盆景式扶貧"。因此要警惕拿電商扶貧做噱頭,說得挺好,但農民的獲得感不強。

相比很多電商公司是銷售扶貧模式,阿里做脫貧,涵蓋領域比較廣,包括電商、金融、健康、旅遊、產業等不同扶貧維度,是經濟體的全景式脫貧模式。

電商扶貧是有基因的。阿里是平臺模式,能調動全平臺資源,以及阿里生態體系的資源,這是阿里做脫貧的優勢。(共青團陝西省委農工部部長、青年發展部部長魏延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