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天水何时醒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8年的春天里,国内城市却在规划它们的十年之计。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范围内各主要城市相继出台了吸引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引入优惠政策,引才政策的核心主要集中在落户、房子和现金补贴等方面。其中,以西安市为代表,成都、杭州、南京、武汉、长沙、厦门、天津、福州、济南等城市发布的条件最为诱人;随着今年3月份西安市户籍新政的第四次升级,以及3月22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这场被媒体称为“抢人大战”的城市人才抢夺战愈演愈烈。

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天水何时醒来?

一、为什么抢人

为什么各城市争相开出优厚条件,上演毕业生争夺大战?总的来说无外乎两个原因:

一、人是劳动力,是创造力,是消费力,能够带来财力、地力、活力。更彻底地说,城市的本质和核心是人;优秀的城市,是优秀人口的聚合。青年人才与城市,本来就是互相吸引的关系。也正因如此,英国各地的年轻人依然在源源不断地进入伦敦,法国的年轻人在奔向巴黎,日本的年轻人在涌向东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到大城市寻找梦想,这是全世界都在发生的事情。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首都人口,占到了全国的10%甚至20%、30%。但对于中国,却有着与这些只有一个首都、一个超级集中的特大城市的中等国家不同的局面。

二、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人口危机显现。前段时间有一篇“刷屏文”指出,我们还是被“人口雪崩”的数据吓坏了: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这一数据比之前各方的最低预测还要更低;2017年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下降了0.52‰,只有12.43‰,这一数据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了5.32‰的惊人低生育水平。

因此,自从西安打响新一轮人才争夺战以来,一时间全国各地都在抢人,北京在抢人,上海在抢人,南京在抢人,杭州在抢人,武汉在抢人,成都在抢人,长沙在抢人,西安在抢人,重庆在抢人,合肥在抢人,郑州在抢人……为抢夺人才,各大城市“屡出奇招”!在人口增速放缓,存量竞争下,几乎所有二线城市都加入了抢人大战,连北京这种一线城市也终于坐不住,开始抢人了。

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天水何时醒来?

但是,从规模上说,中国是一个“如世界一般”的国家,或者说,大一统的超大型文明。中国一个省的规模,相当于欧洲的国家;各省的省会,就好比这些国家的首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渐行渐远。但人口一旦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有技术、有创意、能创新,就产生了“新的人口红利”。劳动力紧俏,人才更加紧俏,各个城市自然愿意拿出资源吸引人才扎根。能否抢到足够年轻人才资源,成为决定未来城市兴衰的关键。可是,天水似乎还在沉睡,关中天水城市群圆了天水多年的“脱甘入陕”梦,可是等来的确实群主西安大规模的吸血,天水何时醒来,何时能让自己的孩子不在远赴他乡,留在天水成了每一个天水人心中的通。这造成了几个间接后果:

1.“落户难”现象在北上以外的城市消失,即便是北京,也在这波潮流之下更新了自己的招才政策;

2.“用脚投票”日益成为可能,关门打狗式的招商招才政策,注定受到市场的惩罚;

3.户籍制度被诟病了几十年,在尚未改革为居住证制度之际,终于在人口新形势下迎来了它的瓦解开端。

事实上,即使在人口红利持续释放的21世纪,城市之间的人口争夺战在过去很多年前就已经悄悄地在进行。根据北京城市实验室(BCL)街道精度的数据研究,2000年时全国39007个乡镇街道的平均密度为873人/平方公里,到2010年则上升到977人/平方公里,人口增长的趋势延续,但是这10年间依然有33%的街道人口密度出现了下降,而出现大幅增长的街道仅有9%。这说明即使是在我国城镇化“大跃进”过程中都一直伴随着集聚效应和分化的现象,这当中城市边界的增长并不是普惠,而是零和博弈。这个现象将会在未来人口红利趋缓的过程中日趋明显,争夺存量人口,抢占剩余人口红利,将成为今后城市间的新常态。

不经意间,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加入到人才争夺战中,并渐渐进入白热化状态。值得注意,如今的二线城市留人政策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高端技术人才,近千万的大学毕业生同样是备受青睐的对象,政策着力点也放在了毕业生最为关心的户口、住房、创业扶持等多种实际需求上,“零门槛”落户、购房租房优惠、现金补助等措施基本成为“标配”。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城市最珍贵的东西往往就是无限的可能性。对于城市来说,想要发展,最关键的就是吸引来人才,留下人才,为城市的发展留下人口红利。

二、城市战争

在中国城市版图上,几条无形的线赋予四百多座城市不同的地位,不管是“一线”、“二线”、还是“十八线”。这些称谓大都约定俗成。除了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是一线外,公认的二线城市有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天津、苏州、西安、重庆、厦门、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大连。有时还包括宁波、无锡、福州、合肥、济南、东莞等。从人口规模、地域面积来说,中国的一个省,就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而当经济规模也能等量齐观的时候,例如广东相当于西班牙,四川相当于波兰,山东相当于墨西哥……这些省的省会,怎么就不能与这些国家的首都比一比呢?

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天水何时醒来?

31省区市2017年上半年GDP总值及对应国家

所以,现在各个城市都在纷纷叫响了自己的宏愿。在高水准的基础设施(高铁枢纽、国际航线、地铁网络)、招商引资(跨国企业集团总部、研究院、领事馆与签证中心)竞争之外,从去年的大学生毕业季,各二线城市突然掀起了抢人大战,指向的确切目标,就是那些大学毕业生们。新经济浪潮下的城市战争,其核心战场不再是大港口、大机场等硬件基础设施,而在更高技术含量的人才争夺战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汉。武汉的89所高校数量在全国仅次于北京(91所),而多达130万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更是位居全国之首,全球之冠。作为大学生数量全球第一的城市,武汉本来是最不愁青年人才供给的。到2014年,武汉高校毕业生达到30万,但只有10万留在武汉就业,其他2/3基本上都流向沿海地区。

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天水何时醒来?

而同是教育大省的广东和浙江,其毕业生留在本省的比例分别高达85%和80%。当时的大学生就业流向追踪调查显示,全国前五大跨省就业迁移路线,分别是武汉到深圳(第一),武汉到北京(第二),长沙到深圳(第三),武汉到广州(第四),哈尔滨到北京(第五)。前五名中,武汉出现了三次,而且均是人才流出方。

武汉当地媒体纷纷发问“武汉为何留不住自己培养的人才?”。直到2017年2月,武汉正式提出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4月,武汉正式成立“招才局”,将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

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天水何时醒来?

随即大力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大学毕业生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为武汉常住户口。在政策利好的护佑下,2017年留汉大学毕业生达28.29万人,留汉比例猛增到97%,是往年的2倍,可谓是大获成功。但架不住西安力度大,3月22日,西安掀起新的落户风暴,表示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就可以落户西安。光2018年前三个月,西安迁入人口达到21万,接近去年的总量。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但这时,几个硕大的身影进场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几个一线城市也纷纷加入战局,摩拳擦掌,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储备高端人才。

三、天水醒来

那么在这样一个“大吸血时代”,天水该怎么办?改革开放四十年,虽然天水的高等教育水平一般,但是几十年天水为全国输送了几十万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无数天水优秀学子从天水走出,服务全国,这真的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但是,如果在今天这个人力资源为王的时代天水继续沉睡,将只能是坐以待毙。

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天水何时醒来?

天水需要积极行动起来,需要在培育人才软环境上下功夫,如果还是继续过去的老样子,旧思想,天水将只能沦为其他城市的子宫和血液。天水推动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规则建设、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建设、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加大力度,坚决推行,形成令人刮目相看的天水吸引力,以求形成良好、浓厚的干事创业、宜居宜业的环境,留住人才。

人才代表着创新与活力,留住了人才,就留住了一座城市的未来。在“抢人才大战”之后,天水更应该思考的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大做强产业链,为人才创造更多发展机遇;要创造良好的教育、医疗、营商环境及城市环境、居住条件等,让人才能够在这些城市扎根。一座城市怎样对待人才和人才怎样回馈城市是相辅相成的,一座城要以“诚”留人,筑好巢,让“凤”留得住。这方面天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鲁迅说过:“我常常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天水人,都不应讳疾忌医,而应当勇敢地拿起改革的解剖刀,割除自己灵魂深处的一切毒瘤和病根。如果我们天水继续抱着过去僵化的思想、陈腐的观念、封闭的意识、萎靡的士气,那么,不是危言耸听,在改革开放下一个十年接力赛中,我们天水将被别人抛得更远!

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天水何时醒来?

抢人大战越演愈烈,历史不允许我们再躺在过去的老路上上酣睡了。环顾神州,时不待人:宝鸡经济上去了,咸阳经济上去了,省内各城市也在你追我赶。每个有志的天水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怎样才能让自己无愧于做伏羲的子孙?怎样才能无愧于脚下这块深爱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