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社的定期利率可以比銀行的定期利率高是什麼原因?

不爭才是爭


銀行的業務主要就是賺利差。以某個利率水平吸收存款,再以一個高於這個水平的利率放貸出去,從中賺取利差。

而我們要研究為什麼農信社的定期利率幣銀行高,就可以從這兩方面下手。

首先,農信社的知名度沒有一些商業銀行高,那麼他們吸收存款的難度也比較大。再者農信社一般到設在一些三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的網點都少的可憐。那麼能存錢的人,平均的資產也比較低。這都使得他們吸收存款的難度高一些。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只能通過提高利率的方式來吸引儲戶存錢。

在農信社貸款的人的資金用途都主要用於發展農業,而農村貸款的高風險性質,風險越高,收益越大,貸款利率也就這樣上去了,畢竟銀行也不能做虧本買賣。

還有一種就是消費貸款也比較多,而能到農信社貸款的人。大多數也是信用狀況不匹配大型商業銀行的用戶。這群人的信用記錄一般,把錢借給他們風險也比較大。所以定的利率也高不少。

那麼既然如此我們還能把錢存在農信社嗎?小白認為是可以的。

目前還沒有存在倒閉的銀行。而農信社是農行分出來的,也是國家的金融機構,一般不會倒閉只會轉制,都轉製成農村商業銀行。

如果根據銀行的破產法的話,存款規模控制在存款保險基金保障範圍內(50萬)。銀行破產之後,保險公司會給儲戶賠付。從這一點來看,也無需太過擔心。


小白讀財經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農村信用社是小型的金融機構,與國有四大行不能比,國有四大行有大型國有企業存款、財政存款,一般你小額的儲戶真的是愛來不來,所以四大行制訂的利率都是在央行的基準利率上稍微上浮一點點,而農村信用社之類的小型金融機構來說,你本身規模又小,如果再像四大行那樣牛逼,那麼誰會來把錢存在你這邊呢?尤其是要吸引資金稍微大一些的客戶。

還有,農村信用社主要是投資於三農領域耗用資金量大,一般十多個億投下去,都沒什麼水花,所以農村信用社對資金的需求很急,它們當然開出比較高的利率來吸引你來存款,不過再把定期利率提高,也最多是在基準利率上浮40%,如果你是要存大額存單的,那就可能還會高一些,這個大資金的議價空間還是有的。

細心的人可能會經常發現,每到月末、季末、年末,中小金融機構都會提高利率,或者你存款時奉送上食油、大米之類的獎品,這就是變相提高存款利率。這主要是我國央行要定期考核金融機構。

比如MPA考核、資本充足率、壞賬撥備率、存款準備金率等指標,而大型國有銀行到時候都可以有辦法解決,但是中小型銀行卻經常陷入流動性問題之中。而流動性則是農村信用社的生存之本,業務發展之基石,所以,正是因為對資金的渴望,所以農村信用社開出的存款利率也會相對高一些。


不執著財經


大家好!我是相知何必曾相遇。不請自到,也來說說農村信用社比銀行定期利率高的原因。

一、感恩回饋。近百年來,廣大民眾節衣縮食,積極儲蓄,既支援了國家建設,又促成了農村信用社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如今,農村信用社有錢了,又趕上利率市場化。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高息回報社會,也是人之常情。



二、同業競爭。近來年,由於中央情繫三農,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各家銀行紛紛搶佔市場,網點下伸。農信社為保住陣地,也須利率高於他行。




相知何必曾相遇


作為銀行來講,從成立之初,不管經歷到任何階段,科技發展多麼迅猛,存款、貸款永遠都是其經營之本。的確,正如題主所講,農村信用社的定期利率確實比其他大部分銀行同期同檔次的定期利率高。

有著國務院組成部門時間最長的“掌門人”周小川行長即將卸任,周行長力推的利率市場化和一籃子貨幣政策調控工具可謂對中國金融改革空前。改革前的定期利率各商業銀行都必須執行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利率是個點,而市場化改革以後,存貸款利率是一個區間,在區間內各商業銀行自行定價,定期存款的區間上限是基準利率上浮40%,而四大行一般都上浮20%,城市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一般上浮30%,而農村信用社是“一浮到頂”,執行上浮40%。

為什麼農村信用社能夠做到“一浮到頂”,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存款資金渠道狹窄。說到底,是因為存款規模小,為了提高競爭優勢,吸引存款,因為四大行有財政、機構資金和大型央企、地方國企和大型民營企業的存款,資金來源相對較廣,而股份制銀行的存款來自於大型上市公司,城市商業銀行有地方政府的財政資金,農村信用社立足農村,且結算相對落後,大部分存款來自個人和一些中小企業,故而必須“一浮到頂”增加競爭力。二是貸款利率也高。農村信用社之所以能做到“一浮到頂”,原因在於其資金的利潤也高,信用社的同期同檔次同產品的貸款利率比大部分其他金融機構的利率高,但優點是貸款審批時間短,所以貸款利率高卻依然有自身的競爭力。

以上兩種原因就使得農村信用社的定期利率高於其他銀行。


藍色的草666


其實呢,我們國家的利率管制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全面放開了。什麼意思呢,就是每家銀行想定怎樣的利率就能定怎樣的利率,人民銀行已經不再進行控制了。但是現在大部分銀行的做法還是跟以前一樣,參考人民銀行的基準利率進行上浮,一般在30%左右,這就是我們平常常見的各大銀行所給出的存款利率了。

那麼為什麼信用社會給得更高一些呢?直接原因很簡單了,就是為了吸收存款嘛。信用社有其自身的侷限性,在很多方面比不了全國性的商業銀行,所以它通過增加利率,減少費用,吸收了一大批儲戶。實際上如果全國不同地區的信用社存款加起來,是遠超這幾大銀行的。再加上信用社是區域性的,也不是上市企業,經營成本比較低,收到的監管也沒有那麼嚴格,所以它們也就給得起這麼高的利率。

那麼銀行們都被信用社給比下去了,為什麼不像信用社一樣也提高利率呢?事實上,銀行也早就開始提高利率了,不過這些高利率產品大都門檻比較高,或者是以其他新的存款形式,普通的定活期存款還是跟行業保持一致的水平。

還有一點原因就是,這幾大銀行的儲戶都比較穩定,趨利性並沒有那麼強。提高利率畢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銀行判斷提升利率對其自身帶來的利小於弊,當然就不會提高利率了。

就醬。


銀行二三事


如果利率不高,那麼就無法吸引到客戶。

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範圍相比較銀行而言,非常小,基本侷限於某區/縣或者某市。區域越小,客戶數量越少,收入有限,所能提供的服務有限,因而能夠吸引到客戶的方式方法也就很少。不像工農中建這種大行服務門類齊全,也不像招商民生中信浦發等銀行特色突出,再加上各地城市商業銀行的競爭,農村信用社的客群非常有限。既沒有什麼能拿出手的服務,又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那麼就只好用高息攬儲了,畢竟如果沒有存款,銀行真是可以關門大吉,回家吃雞了。

除了較高的利息以外,各種逢年過節送油送米送話費送自行車送手機送優惠券的活動,農村信用社也是搞的如火如荼。我老家的農村信用社甚至大年初一就開門,各種送禮品,然後營業廳爆滿,客戶排著長長的隊伍來存錢,畢竟很多客戶就吃這一套,這一套也確實非常有用啊。

那麼,農村信用社用高利率獲得存款之後,如何創造收入以抵消如此高的負債成本呢?其實很簡單,把錢以更高的利率存到其他銀行就可以了。畢竟同業存單或者協議存款的利率要比普通存款利率高,哪怕高1個點,只要資金量夠大,也足夠養活農村信用社,能夠活下去。另外,很多農信社也會發行理財產品,但其本身並沒有資產管理部門或者團隊,那他們的理財怎麼投資的呢?很簡單,委託其他銀行或者非銀金融機構進行投資,自己穩坐釣魚臺獲得發行費用就OK了。

想賺錢其實很簡單,只要有渠道。農村信用社這種有濃郁地方背景的金融機構,儘管無法做到業內翹楚,但靠著這塊信用社的牌子,也可以活得很滋潤。不過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下沉,農村信用社的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

歡迎留言討論吐槽,我是司南立冬,後續更多走心分享!


司南立冬


這個可真不一定,農信社的存款利率確實比國有銀行以及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要高一些,但是並不比地方銀行高、且要低於民營銀行,所以說農信社的利率在全國所有商業銀行當中也就是中等偏上水平。



農信社利率浮動較大

大家都知道每個地市的農信社都屬於獨立法人機構,可以自行制定本行存款掛牌利率,而全國這麼多的地市,保不準會出現有的地市農信社存款利率很高、有的地市農信社存款利率偏低這種情況。

如上圖所示,這是邢臺農信社的存款掛牌利率表。大家可以看到,其3年期及以下的定存利率相比央行基準利率上浮40%,3個月、半年、1年、2年以及3年的利率分別是1.54%、1.82%、2.1%、2.94%、3.85%;5年期的定期存款央行並沒有規定基準利率,該行執行的掛牌利率是5.4%,遠高於市場利率水平!

而上圖所示的農信社存款利率就不是很高了,左邊的中國銀行存款利率其實是央行基準利率,而中國銀行實際執行利率要比這個利率高,此農信社三個月、半年、1年以及2年的存款利率分別是1.4%、1.65%、1.95%以及2.5%,與邢臺農信社的一比就顯得偏低了!

利率高低主要受市場化影響

自2015年以來,央行沒有對存款基準利率再次進行調整,各大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通過市場化自行上浮或者下降。農信社相比國有銀行以及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其規模、知名度、認可度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都比較弱勢,為了搶佔市場只能執行更高的存款利率來吸引客戶;再加上農信社網點主要分佈在農村,其客戶群體主要是廣大的農民群眾,為了吸引存款,制定更有優勢的存款利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綜上所述,農信社的存款利率相比國有大行、全國股份制銀行來說,確實要更高一些。但是,相比地方銀行來說,其優勢並不明顯;和民營銀行對比的話,更是稍有不足!


銀行小學生


先舉個例子:假設你在沙漠行走了三天,口渴難耐,如果在沒有水的話,可能隨時都會掛掉,這時候有一個人出現在你面前,他有一瓶水,平時的這瓶水的價值僅2元,但此時對方獅子大開口,要你2萬元/瓶,你買還是不買?顯然,你肯定會買。

銀行的盈利基石

在我國,商業銀行最主要的盈利來源為息差,也就是貸款的利率減去存款的利率,這中間的一個關鍵點在於——存款!只有吸收了存款,才有資金放貸,從而產生息差,獲得利潤。因此對於銀行來說,存款就是沙漠中的那瓶水,失去了存款,銀行也就失去了生存之機。

農信社高利率的原因

假設兩家銀行的存款利率相一致;A銀行為國有大行,網點遍佈全國各地,ATM機密密麻麻,支持的商戶也多,使用便捷;B銀行為農信社,網點及ATM機子只在本地才有,一出本地,基本兩眼抓瞎,使用有諸多不便之處。此時讓你選擇存款,你會選擇哪家?相信只要不是眼瞎,都會選擇國有銀行A。

如果大家都選擇了A,那麼農信社就無法吸收到存款了,這時就會出現我們第一點所說的失去了盈利的基石,最後的結果就是破產倒閉。為了避免這個結局,那麼農信社就只能拿出變通的方案來吸引存款,無疑利率是最有效的辦法,在高利率的情況下,很多人就可以忍受其他相對的不足,這就是農信社利率其他大行的利率高的原因。

總結

農信社的高存款利率一切都是為了吸儲,當然農信社不是慈善機構,高利率吸收的存款,最終會以更高的利率貸款出去,這也是農信社的貸款利率普遍高於國有大行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