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北洋軍閥三大派系

北洋軍閥在袁世凱死後,分裂成直、皖、奉三大派系,這是幾十年來一貫的認定,我無意顛覆,但坊間有些說法,卻很值得商榷。下面就來說一說這三大派系。

解密北洋軍閥三大派系

先說奉系。

奉系並非北洋嫡系,它從建軍之日起就是獨立於北洋系之外的。北洋陸軍由小站起家,以六鎮為種子,逐漸繁衍擴張,後來勢力達大半個中國,故將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除南方反政府武裝以外的軍隊都稱作北洋軍隊,籠統地這樣說是可以的,但不能細究。因為在這一時期包括北方的軍隊,有許多並非北洋六鎮所繁殖,而是另有系統,之後也並沒有經過北洋系的滲透與改造,只是依附北洋軍閥作為旁系而存在的,奉軍就是如此。文公直在《最近三十年中國軍事史》中有這樣的文字:“宣統元年,以第一混成協及獨立兩標合編為第二十鎮。於是北洋派之勢力遂自西而東,延及滿州,而胚胎為後來之奉軍。”這樣的說法顯然是不準確的。文公直此著,在北洋軍史無人問津或少有問津的上百年間,基本可以看作是這一領域的填空之作,其影響不可謂不大,因而後來寫史者也有人沿用此一說法,即將奉軍看成是北洋勢力在東北繁殖的結果,感覺很是不妥。

解密北洋軍閥三大派系

再說直系和皖系。

直軍與皖軍,是北洋軍的一對雙胞胎。後來北洋軍的首領袁世凱病死,這一對雙生兒弄不到一塊去,於是分家另立門戶,形成皖系與直系。

北洋政府掌握下的軍隊,其中有許多也和關外的奉軍一樣,與北洋嫡系並無絲毫血緣,而是獨立建軍後因勢弱而臨時依附者。這一時期有點類似於東周時期,而我們習慣所說的北洋三大派系,也就好比東周時期習慣說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一樣,只是擇其大者而言。東周時期的諸侯國何止五個、七個,而北洋時期的派系又何止直、皖、奉這三個。

在北洋時期,直系與皖系因本是同根,除安福小徐等少數人外,其界限多數十分的模糊。陳文運在回憶錄中,有以下的記述:“至於直系或皖系……由於大都是武衛右軍的人,這個界限就很難劃分,而且也常常互相轉化。

陶菊隱曾說過:“所謂直系、皖系亦不成其為系,只算得有利則合,有害則分,宗旨無定,離合無常的一個強盜集團。”陶老所說正是。正是因為直皖同根,又因利害所趨,故而原先被視作直系或皖系的某些將領在後來發生轉化的現象也並不鮮見。

儘管他們中的有些人曾一度可算是皖系將領,但與直系關係也並非敵對,故而皖系失敗後又成為直系將領也就十分地正常,甚至連轉化都算不上。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對於許多北洋將領而言,其所謂的直系、皖系分屬並不象有些文章所說的那般明確,有的怕是他們自己都未必清楚自己的派系所屬,有的純粹就是當時的報人或後來的文人主觀的拉郎配而已。

解密北洋軍閥三大派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