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弘一法師作品《放下》

這件小而精緻的行書作品尺幅不過52.5cm×19.5cm,落款“弘一沙門演音書”。38萬元起拍,經近50輪競價,410萬落槌,加佣金最終成交價為471.5萬元。

據說這幅字在“文革”期間還有個小插曲:當時遭遇紅衛兵抄家,見此字說“放下”不好,欲要撕毀,陸伯龍家屬講此匾應讀“下放(下放勞動)”,竟免於一難。

「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弘一法師的書法,一直是近年拍場上討喜的拍品。“僅有兩個字的《放下》拍出471.5萬元,還是讓人意外。”

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陸鏡清說:“作品原是上海書畫家陸伯龍舊藏,這件作品的內容‘放下’與弘一特別契合,買家一定上了年紀且有人生閱歷,能拿得起放得下,也許他希望作品能伴隨自己中晚年的人生髮展。這兩個字對一個人的意義難以用價格估計,拍出高價可以理解。”

「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當代人能讀懂弘一法師作品的人有多少?甚至說收藏他作品的人能讀懂的又有多少?

弘一法師不僅在人生選擇和經歷上充滿了“傳奇矛盾”,更為重要的是他的確向世人呈現了書法以外的、可以留世的“東西”。

「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在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史中,弘一大師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詩文、詞曲、話劇、繪畫、篆刻、音樂無所不能。

出身豪門,天資甚高。早年即輾轉求學於南洋、東京、天津、南京等地,接觸蔡元培、曾孝谷、歐陽予倩、謝杭白等人。在那個時代裡,若大的年紀就到過如此多的地方、認識瞭如此多的高士實在是難得。更重要的是,他在世人認為極其輝煌的時候卻悄然隱退入了佛門。

作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二十文章驚海內”的李叔同來說,此舉無疑加大了自身的“傳奇性”和“矛盾性”。如果有人在經歷絢爛時能做到甘願平淡,這需要多大的自律!因此,俗塵中人對其產生了莫大的困惑和欽佩。

無論是他的人生傳奇還是他的令人激賞的“書外功”,都大大加強了他藝術價值中的精神性。據說,同時期的魯迅、郭沫若等人都曾以擁有弘一法師的一幅作品為榮。

「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弘一法師曾言:“十四、五時常學篆書,皆依西洋畫圖案之原則,弱冠以後茲事遂廢。今老矣,隨意信手揮寫,不復有相可得,寧復計其工拙耶?”

「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平衡和諧是萬物存在的最佳狀態,書法也不例外。由弘一法師不同時期的作品來推斷,他的骨子裡俊逸沉穩兼具。只不過,歷經諸多磨礪、學養深厚的他最終使得“淡遠”遮住了“靈動”。

1、早期書法

章法緊湊,筆鋒銳利,才氣縱橫,逸宕沉穩。脫胎於《張猛龍碑》並自成一格。三十九歲之前的書法作品集於《李息翁臨古法書》中。

「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2、中期書法

日臻成熟,跳出北碑影響,骨骼挺勁,筆畫稍瘦,起落嚴謹,放少斂多。一九一八年他出家於杭州虎跑寺,法名演音,號弘一。大師50歲左右的書法能感受到其平淡、恬靜、衝逸的神韻。

「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3、晚期書法

火氣消盡, 脫掉舊貌,用他自己的說法是:“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靜、衝逸之致也。”他強調書法如佛法:“見我字,如見佛法。”世人感受到的是滌盪俗念的寧靜淡遠,超凡入聖的至情,童趣與高度修養相結合的博大深邃。

「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當具備了一定審美能力的人在欣賞弘一法師的書法時,他們會從中獲得莫大的精神享受——空靈、含蓄、平靜……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樣:“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靜、衝逸之致也。”

「古今文化」弘一法師的“放下”

繁華歷盡,終歸平淡!

學會放下,才是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