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願,是專業重要還是學校重要,清華老學長爲你解憂

高考填志願,是專業重要還是學校重要,清華老學長為你解憂

先介紹背景:清華 臨床專業醫學生。

你當年為什麼學醫?”

怎麼回答呢?當年我基本沒有想過我會學醫。

故事得從高三時班主任做的一場“勵志講座”說起。

於是幾個過去畢業的學生就來給我們講講大學生活。然後就有個在重慶大學建築學院念“嘗試規劃”的學姐把我們一群人帶進“坑”裡了。

於是高三那一年,重慶大學建築設計與城市規劃學院成了我去得最多的地方。

一次又一次,看他們做的模型,看他們在教室裡設計,隔著玻璃看他們在裡面搭模型,有一次和一個一直想讀清華的同學一起,在裡面呆了近兩個小時,然後站在三樓的露臺上,面對操場周圍綠樹的海洋,心潮澎湃……

在填志願的那個下午,我又去了重慶大學B區。在結構力學實驗室外面,隔著有些破的玻璃看陽光照在裡面那些高大的鋼鐵骨架上,空曠,但是震撼。

於是,那天晚上填志願時我填了清華,建築——出乎所以人的意料,他們本以為我會填北大工商。

那年我們班有十多個填建築或者城市規劃的,我們開玩笑說畢業了都可以組個建築公司了。

我們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為了那個玩笑的“建築公司”努力。

但是命運卻給我們一個更大的玩笑。

想進清華的同學比我高出了近20分卻沒有進清華,他到了同濟,讀城市規劃。

另外一個跟我一起報清華的,因為我填了建築,所以改填了數學。

結果我沒進建築,被臨床醫學錄取了。

十幾個填建築的,最後只有兩個真正讀了建築相關的。

2

就這麼進清華。

清華給我的第一層震撼是美,學堂路(我們讀書的時候這條路還沒有名字,我們叫南北主幹道)的高大筆直的加楊,是我對這個校園初見印象最深的東西。

三教對面的水利實驗室,下午五點左右,陽光剛好可以穿過一面面窗戶,在面向主幹道一面的玻璃上畫出一片黃暈,總會穿越回那天,看著那個站在結構實驗室外的我,一臉迷戀,和莫名的虔誠。遺憾,總會有一點。

但清華和協和聯合培養的臨床醫學八年制,緊湊的時間線,並不給你太多的時間感懷。

用很多醫學生都有共鳴的一句話形容:“哪有什麼美好的大學生活啊,分明是八年的高三!”

特別是在清華這種理工氣息重的學校,即便是臨床醫學,也打上了清華理工的烙印。

於是清華對於我的第二重震撼,是讓我知道自己有多不足。

我第一次也有覺得學不懂的課,比如《線性代數》;也有覺得自己都懂啊但是就是做不對的題,比如《大學物理》後來光學和量子部分,當力學延生到宇宙的時候,我真的就是做不對;還有被從頭虐到尾的物理實驗和電工實驗,特別是物理實驗,每次再六教做到快關門……就不要提每年春季學期的引體向上了……

但是第三重震撼的是清華的人:這世界尼瑪真的有啥都懂的人啊,真的有全方位碾壓你勝出的“學神”啊!

清華對我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學會心平氣和地接受,有人比你更好。

而我最大的榮幸,就是能和這樣一群人同行。

時至今日,大學同學那個群,仍然是最神奇的萬能會診群。你也許只是發了一張圖,有人就能給你列出一系列的診斷和鑑別診斷思路,甚至,還帶推薦的參考文獻。

3

因為讀八年,我比很多高中同學都更晚開始進入職業生涯。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和幾位金融行業的聊天,說到收入,最後一個同學總結性發言說:行業收入差距真大,金融行業起薪都比你們(醫療行業)高几倍。

那時候也不是沒有想過,如果當年我填的是工商管理專業,會怎樣?

但是清華改變了你的世界觀。

你身邊的那些人,用他們層次豐富的精彩生活,讓你知道,踏實而飽滿的生活,比錢更重要。

4

我仍然用另一種方式實現了當年的城市規劃夢。

我選修了城市規劃原理的課,雖然跟醫學沒有任何關係。

那個學期每週五早上很早起來,穿過建築學院的中庭,到那間教室裡去做一個未完成的夢。

我在建築學院裡,看那些在牆上的設計,看二樓那個巨大的斗拱模型,我和梁思成的雕像對視,我突然彷彿真的感受到了他的笑容,孩子般純真……

我又一次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建築模型,那些曾經讓我激動的模型建築。

我終於明白了讓我激動向往的,不是那些模型本身,而是每一件作品背後,凝結的心血和夢想。

我還記得最後一次課程結束那天,天空很藍,雲在這塊巨大的幕布上層層鋪墊渲染。

不知道六月的風,為什麼會吹出三月的乍暖還寒,只是在閉上眼的時候,聽得見風用主樓前那些旗杆,奏出的和絃。

那個關於城市規劃的夢結束了,但是新的夢想,開始了。

5

選大學還是選專業?

大學的價值,不是幫你找到一個好的工作。

而是給你一個更大的視野,一份更謙卑平和的姿態,和一顆永遠懷揣夢想的心。(感謝知乎網友的分享)

高考填志願,是專業重要還是學校重要,清華老學長為你解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