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铁芒萁(拉丁学名Dicranopteris dichotoma,英文名OldWorld forked fern),别名芒萁骨、芒萁、小里白。蕨类植物,芒萁草属于蕨类杂草,适合生长在PH值4.5-5.0左右的酸性土壤上,适合种植该种植物的土壤一般增施熟石灰改良土壤。常见分布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东南部及台湾,闽南地区以及印度南部、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西亚的低至中海拔山地的路边开阔处、丘陵坡或松树林下。

形态特征

植株

植株高达3-5米,蔓延生长。

根状茎横走,粗约3毫米,深棕色,被锈毛。

叶远生;柄长约60

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厘米,粗约6毫米,深棕色,幼时基部被棕色毛,后变光滑;叶轴5-8回两叉分枝,一回叶轴长13-16厘米,粗约3.4毫米,二回以上的羽轴较短,末回叶轴长3.5-6厘米,粗约1毫米,上面具1纵沟;各回腋芽卵形,密被锈色毛,苞片卵形,边缘具三角形裂片,叶轴第一回分叉处无侧生托叶状羽片,其余各回分叉处两侧均有一对托叶状羽片,斜向下,下部的长12-18厘米,宽3.2-4厘米,上部的变小,末回的长只3厘米,披针形或宽披针形;末回羽片形似托叶状的羽片,长5.5-15厘米,宽2.5-4厘米,篦齿状深裂几达羽轴;裂片平展,15-40对,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0-19毫米,宽2-3毫米,顶端钝,微凹,基部上侧的数对极小,三角形,长4-6毫米,全缘,中脉下面凸起,侧脉上面相当明显,下面不太明显,斜展每组有,小脉3条。

叶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无毛。

孢子

孢子囊羣圆形,细小,一列,着生于基部上侧小脉的弯弓处,由5-7个孢子囊组成。

主要价值

  1. 观赏
    价值:芒萁具有观赏用途。
  2. 编织手工艺品的材料:它的叶柄可以拿来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篮子或其它精巧的手工艺品。
  3. 芒萁是水土保持及改良土壤的好帮手,根茎匍匐横走于土壤表层,生长快速。具有水土保持的功效,也是火灾后可以急速复原的植物。
  4. 用于栽培灵芝的优良草本植物,实验表明,用芒萁栽培出的灵芝有效成分多糖肽的提取率最高是段木灵芝的3倍,而其药理作用与段木灵芝有类似功能。
  5. 天然染料。可以提取色素做天然染料用。
  6. 大量生长于酸性红壤的山坡上,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该植物对生态条件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
  7. 药用:中药的运用上,芒萁的根茎及叶可治冻伤,且一年四季都能采集利用。性味:枝叶、根茎:甘、淡。效用:枝叶:清热解毒,袪瘀消肿,散瘀止血。治痔疮,血崩,鼻衄,小儿高热,跌打损伤,痈肿,风湿搔痒,毒蛇咬伤,烫、火伤,外伤出血;烫火伤;毒虫咬伤。
    药用验方:1、治尿道炎、小便涩痛不利:芒萁骨(叶柄中间的白色髓)30g,水煎服。2、治阴部湿痒:先用千里光、臭牡丹、金银花藤各适量,煎水洗;再用芒萁骨根9g,研末,调入千里光膏内擦患处。

延伸阅读

到烂泥冲"割鲁基",勾起了多少郴州宜章桐木湾人的昔日往事!

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鲁基

走进妈妈的“割鲁基”时代!

“日头一出千条须,阿妹上山割鲁基。鲁基割得多,家婆笑呵呵。鲁基割得少,骨头麦渣骂得倒。骂呀尽几骂,肚里想得化,只怨爷哀穷,爱捱咁细嫁。”---《割鲁基》偶然看到这个源自客家的割鲁基歌,感到无比亲切,虽然我不是客家人,但割鲁基,对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来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鲁基

鲁基,俗称:铁芒萁(一种蕨类植物),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遍布山野又方便收割,易于晒干且燃烧起来火势旺盛,因而作为主要燃料被农家普遍使用。在过去,农村普遍使用大口灶,配上大锅头,煮饭,炒菜和煲热水全都离不开它。郴州宜章桐木湾所属的烂泥冲,满山都长满了鲁基。

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鲁基

没有娇美的身姿,没有木兰花的香味,只有瘦长的身干

为了解决“烧”的问题,勤劳的农村女性视“割鲁基”为己任。

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农村火灶

割鲁基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易,是个十足的手艺活,它有一道复杂的工序:

工具

镰刀、钩绳、棕绳、竹竿(或两头尖的担杆)。

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工具材料

有些地方用竹篾,我们那用棕绳的比较多

前期准备

为了捆绑鲁基时更加紧实,我们一般用棕绳捆绑(我们当地叫箩索)。亦或者就地取材,拿镰刀割下小树枝、竹子,用来捆绑鲁基,不过这需要一些技巧。要找有些韧性不容易折断的树枝,如果树枝不够长,还要接起来。然后用一头扭成一个圈,再用另一头穿过这个圈,把鲁基捆紧。

她们会早早起床或是前晚事先将镰刀磨得又利又滑,这样割鲁基才能好像一阵风吹过一样,全面倒,又快又多。

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鲁基

上山

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鲁基

等到农闲又是晴天的时候,勤劳的桐木湾妇女就会想要去本村的山岭烂泥冲割鲁基了,她们常常不会单独行动,左呼又喊,结伴而行。很快乡村的道路上就集结了一群扛竹竿的队伍,竹竿尾上都缠着镰刀、棕绳,就像是一群整装待发的专业队伍,说说笑笑、嘻嘻哈哈地上山。

到了目的地,队伍便散开了,一人一个山头,找到鲁基长得茂盛且地势不陡的地方,悉悉沙沙地开镰了。只见她们迅速弯腰亮镰刀,镰刀所到之处,草纷纷倒下,左手趁势揽住,就像收割稻谷一样,动作轻巧连贯、娴熟自如,犹如风卷残云,转眼间,山上一大片 便成了空地,变成了一堆堆的鲁草。

如果渴了,就用双手捧起烂泥冲清甜甘冽的麻石山泉喝下。

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鲁基

待感觉割得差不多了,她们才停下来,将一堆堆的鲁草收集在一块,用棕绳或就地取材砍下的小树枝捆起来,捆绑成大小相当的4捆,再用钩绳将两捆绑在一起,这样鲁基不但紧实,而且竹竿(或两头尖的担杆)插进去后在路上行走时不会滑下来。待一切完毕,就大声呼朋引伴,“克回哟”,声音此起彼伏,如果有人还不够,就会帮她凑够一担,然后一行人就挑着鲁草悠悠地往2里外的家赶。

她们在搁着满满的不下百几斤的两大捆儿鲁基的时候,也总不忘趁机在山里寻找,看看有没有什么野果子,比如土茄子,可以顺便带回去,给自己的孩子当零食吃。

后期

把鲁基挑回家后,由于还是青草,不能烧,便让太阳晒几天直至晒干。然后把干燥的鲁基堆到杂房或屋檐下雨水淋不到的地方储存起来,以作备用。一些勤劳的妇女,有时连屋檐下、杂物房都不够她们放鲁基。

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鲁基

铁芒萁——儿时做饭的杂草

烧灶火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山乡在变。如今,人们普遍以石化气、天然气、沼气和电,使用煤气炉、沼气灶、电饭煲等现代化炊具,在大口灶里烧鲁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劳苦功高的割鲁女再也不用上山割鲁基草了。然而,这些桐木湾妇女在过去的日子里上山割鲁草所凸显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和刻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坎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